文明浸润 新风扑面——商洛市探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实践

时事   2024-12-31 09:36   陕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漫步街头,车水马龙,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志愿服务开花结果;徜徉村镇,村规民约口口相传,乡里乡亲和睦相处,移风易俗倡树新风……遍布城乡的文明之花五彩斑斓,在秦岭深处的商洛竞相绽放。
近年来,商洛市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瞄准建设“中国康养之都”和“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城市定位,把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以“四聚四心”模式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文明创建“利民心”
“改造后的桂花路,路面变宽了、交通更畅通了、环境更美了。”说起家门口的桂花路,镇安县永乐街道镇城社区居民阮英文很是自豪。
改造前,桂花路坑洼不平,宽度不到4米,只能过三轮车,“脏乱堵”是留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改造后,该路段进行了绿化、亮化,宽度达10米,还增设了人行道、开通了公交车。
桂花路的变化是镇安县城市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镇安县不断整治环境卫生,增设智慧路灯、充电座椅等便民设施,既擦亮了人居环境的“面子”,又丰富了城市文明的“里子”。县城里过去的老旧街巷,如今变成了繁华街区;过去坑洼的路面平整一新,破损的墙面重新粉刷,车辆停放规范有序。
文明实践“暖民心”
“你这种身体状况要少吃点盐,适量运动,情况就会变好的……”12月13日,在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的文明实践公益行动中,来自镇安县医院的志愿者汤正忠医生在为村民做检查。
这样的义诊、义演等活动很接地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针对“一老一小”群体,镇安县开展系列关爱活动,真正把暖心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今年以来,镇安县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爱心人士持续为群众送理论、送文化、送健康、送技术、送温暖。截至目前,“文明栗乡·礼仪镇安”文明实践汇聚志愿团队210个,志愿者人数超1.2万人,开展孝老敬老、“学雷锋,我行动”、移风易俗、送文化下乡等活动近2000场次,服务群众12.4万余人。
文明培育“润民心”
12月25日,2024年第二期“商洛好人”发布仪式在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发布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5类32名“商洛好人”。
2024年,商洛市评树“商洛好人”83人,推荐10人入选“陕西好人”、3人入选“中国好人”、2人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如今,商洛市持续打造“文明商洛·好人之城”品牌,秉持“多元化配置、系统化选树、立体化推广、全程化跟踪”理念,创新“1+3+N”典型培树模式,将典型选树触角延伸至基层,树立更多群众身边看得见、信得过、学得到的平民英雄;编纂《好人事迹丛书》,打造网上好人馆,积极开展道德典型百村示范巡讲、身边榜样进校园、百姓名嘴讲模范等活动,利用商洛花鼓、商洛道情等形式,推动先进模范事迹进企业工厂、社区村落、机关学校,让道德典型选得准、立得住、传得开。
文化建设“惠民心”
在商洛,越来越多富有地域特点、反映时代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正在成为涵养商洛群众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不竭源泉。
“厚葬薄养假孝顺,天价彩礼拆姻缘,建房攀比腰压弯,随礼泛滥要不得……”9月27日19时,2024年第三季度“陕西好人榜”在洛南县发布,来自当地的文艺志愿者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
今年以来,洛南县通过深入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群众口味喜好,编撰排演具有“泥土味”的小品、快板书、戏曲及各类文艺作品25件,走村入巷为群众送戏曲、送文化、送电影1320余场次,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的文化引领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文超

       辑:冀柯均     责任编辑:宋乔飞

       核:杨   森            发:张力宏



商洛日报
商洛最权威资讯平台,每日推送各县区热点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