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第十四师昆玉市——“南疆红枣品质形成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个奖项是对师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唐志华多年扎根沙海,致力于发展红枣产业的充分肯定。
唐志华在枣园查看今年的红枣品质。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倩 摄
志起黄尘 沙海扎根
2003年,唐志华和张英夫妻两人借着人才交流的东风,来到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当时的皮墨垦区一分场),成为现在一连的首任连长。初临此地,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撼。茫茫沙漠似无垠瀚海,黄沙漫天,不见绿草踪迹,唯有几株红柳在风沙中孤独坚守。这里气候干燥,夏季风沙肆虐,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但是他们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决心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希望——种植红枣。
初来乍到,种树的艰辛超乎想象。在沙漠里让作物存活需要付出成倍努力。“那时种树非常艰苦,每天都是很早出去,很晚才回来,整日在沙地里奔波忙碌,每次种完树回家,满身沙尘。吃饭也不方便,很多时候只能吃泡面,一个多月以后人就大变样了,变得又黑又瘦。”唐志华的妻子张英回忆道。
凭借顽强的意志,唐志华和当时的职工群众在这片不毛之地种下了希望的红枣苗。
志克万难 枣香情浓
种下的红枣树苗在浇水后得以发芽长叶,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强烈的风沙裹挟着干热风,如恶魔之爪,一夜之间,令新生绿叶失水干枯,职工群众满心的希望也如这脆叶一般支离破碎。唐志华望着受损的红枣苗,十分痛心。
面对这一困境,唐志华并没有放弃。他一方面鼓励职工为树苗喷施920激素,刺激其重新发芽生长;另一方面,为枣树套上塑料袋,减少风沙对枝叶的损害。
为抵御风沙侵袭,唐志华带领一连全体干部职工开始推行冬小麦地表覆盖种植,为红枣撑起天然屏障。在冬小麦的温柔庇护下,枣树苗开始茁壮成长,红枣种植成活率也大幅提升。
这一创新措施,为师市红枣产业规模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战胜恶劣环境的典范。
经过三年多的成长,当初种下的红枣苗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了香甜的枣子。2006年,师市成立枣业公司,全力打造“和田玉枣”品牌。由于红枣品质优良,二二四团的红枣在当时的市场上售价不菲,高达80元乃至100元每公斤,深受广大消费者追捧。红枣产业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师市其他团场的种植热情,还影响到了喀什和阿克苏地区。
当记者问及唐志华是否后悔来到第十四师,他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时我很年轻,想去闯一闯的念头让我无所畏惧,来到这里的这些年,我确实付出了很多,但看到职工群众因为红枣致富,我就非常开心。”
在品牌的带动下,师市的红枣种植面积如星火燎原般不断扩张。2008年,二二四团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自压式节水灌溉种植基地,相邻的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在二二四团的引领下,大力发展红枣产业。
创新领航 枣业焕春
2013年,塔里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师市农业农村局等多家科研事业单位,以二二四团13万亩红枣地为依托,开启红枣品质研究项目。唐志华作为塔里木大学研究生产基地导师,针对红枣生产中的树形、品质等多方面难题开展实验示范,全程跟踪协助。
“初期我们对这项研究课题的最终结果没有确定性,让研究进展工作举步维艰,所以我们科研团队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开展田间对比实验,同时在实验室测算分析枣果品质。尤其在树形改造方面尤为耗时,从结果初期的矮化密植栽培树形转变为高干大树冠的丰产树形经历了11年之久。”唐志华说。
从果实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到栽培模式的精细优化;从高光效树形的科学构建,再到配套技术的整合创新,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也正是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才让这一成果得以成功落地,有力推动了师市红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整个和田地区乃至全疆的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历经长达11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积累与全方位分析研究,今年10月,这项研究成功斩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最终成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综合应用。
通过研究,项目团队明确了红枣在和田地区、喀什、及巴州(且末、若羌)为红枣生产优生区,其品质在含糖量、固性物、糖酸比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表现出了地域与品质优势。
“这项研究成果将给师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截至目前,累计在南疆推广了新品种6.5万亩,新增销售额突破20亿元,新增利润突破14亿元。”唐志华说。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宝月
二审:尚群奥
三审:罗天慧
终审:吴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