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这是晚唐诗人皮日休发出的咏叹。“汴水”指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也被人们称为“古汴河”。在安徽,有一座城因运河而生,它的名字叫宿州。
隋唐大运河宿州段长141.5公里,是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通济渠总长的五分之一。千余年来,她滋养着这里的人民,对城市发展和文化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苏洋 摄
初冬时节,泗县城东的古运河南岸,嫩绿的麦苗正向阳生长,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几只鸭子快乐嬉戏着,游客三三两两走在北岸的小道上,边行路边赏景,好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时光回转至一千多年前。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通济渠全长650公里,它与邗沟一起,成为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交通动脉。
通济渠开通后,地处水陆交通“十字路口”的埇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津渡口和军事、商业重镇。
唐朝中期,宰相李泌两次上疏强调埇桥作为漕运咽喉的重要战略地位,建议于此设州置郡。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为保漕运,析徐州符离县、蕲县和泗州虹县设立宿州。北宋时期,宿州迎来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水陆驿站四通八达,工商贸易繁荣兴盛,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地人口。当时的大文豪苏轼乘运河之船来此,写下了一阙《南乡子·宿州上元》,称赞这里为“此去淮南第一州”。
南宋时期,宋金屡次交兵于淮、汴之间,皆为争夺控扼宿州的主动权。公元1141年,宋金以淮河为界议和。对峙局面的形成,让通济渠失去了沟通南北的作用,加之泥沙淤积、缺少疏浚,河道渐渐废弃不用。但是,通济渠河堤(隋堤)一直是人们出行的另一条通道,现在的泗永公路,基本上就是修在隋堤之上的。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时至今日,在总长约180公里的大运河安徽段,除了泗县段部分河道有水外,其余尽皆湮没。大运河泗县段现有运河故道28公里,其中泗县城东的5.8公里运河故道,2014年被列为大运河通济渠段7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段)之一。
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活态遗址 吴天元 摄
今年84岁的姜治怀老人,是泗县泗水街道曹苗社区的居民,打小就生活在运河边的村子里。他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在河里游泳、捉鱼摸虾,吃的菜都是运河水浇灌的。现在为保护运河遗产,原来的村庄整体搬迁,村民都住进了附近的楼房。现在的运河故道,依然发挥着防洪和灌溉作用。
姜治怀老人有时会和家人一起沿运河散步,看到两岸绿意盎然、风光秀美,还有很多人游览、拍照,老人非常开心。
目前,在这条弥足珍贵的活水脉络上,泗县先后建成了古运河遗址公园、十里运河烟柳、运河小镇、运河人家景区、中国古鞋博物馆、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不断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全面讲述大运河故事,使古汴河焕发出新的生机。
什么是“一眼千年”?没来宿州市博物馆前,它仅仅是四个字,来到后,立即就具象化了。
三楼走廊有一幅巨大的“壁画”,它不是艺术作品,而是从灵璧凤山大道运河遗址考古工地搬来的隋唐大运河遗址地层剖面,长约54米、高4米,是目前全国展示面积最大、结构最完整、文化层最全的隋唐大运河遗址剖面。粗糙的泥沙淤积层及夹杂其间的石块、瓦砾、陶瓷片、动物骨骼等,生动地展示了运河河道里的时间密码,诉说着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灵璧凤山大道运河遗址发掘区 资料图片
2021年8月至次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灵璧凤山大道运河遗址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完整的河堤、河道、河坡,船底摩擦河底痕迹,以及木岸狭河遗迹等,发现了主副航道的漕运模式和利用自然河道拓宽通济渠的证据。同时还清理出大量瓷器,涉及全国多个窑口,为南北瓷器往来贸易提供了佐证。通过清晰完整的隋、唐、宋(金)、元、明、清的时代地层考古,人们可以了解运河的开挖、使用、疏浚、清淤以及废弃的全过程。
走进“汴水咽喉”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蕲县界碑。此碑发现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埇桥遗址南端,是大运河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石碑刻之一。碑文不仅记载了蕲县境内东西南北的范围,同时也明确标注了蕲县到周边重要城市的确切距离和方位。因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蕲县界碑被安徽省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复制展出。
“风花雪月”四系瓶 资料图片
水运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展柜里,大运河宿州段出土的瓷器、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见证了那段“桨声灯影、商贾云集”的繁华岁月。其中镇馆之宝之一的“风花雪月”四系瓶,出土于埇桥小隅口,是金代磁州窑系产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此瓶肩部剔刻缠枝花图案,线条流畅、大气,腹部开光,内行草书“风花雪月”四字,造型古朴挺拔。作为一件盛酒器,“风花雪月”四系瓶完美结合了书法艺术、酒文化和制瓷工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
随着大运河水运的繁盛,沿岸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宿州本土窑口的萧窑,始烧于隋唐,兴于宋,在金末成为绝响。萧窑与芜湖的繁昌窑和淮南的寿州窑并称为安徽三大古名窑。在宿州市博物馆内,展示了很多出土的萧窑瓷器,它们都是大运河留给宿州的宝贵财富。
大运河宿州段出土的大量文物,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珍视现在和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
“您要的肉包子来喽,慢用啊!”
冬日的清晨,走进宿城大河南街的早点铺,一碗油茶、几个包子下肚,立即感到周身温暖。遥想千年之前,在东林草堂居住的白居易,某个清晨也会来这条街上,寻几样早点果腹吧?
大河南街,是宿州城区最古老的街巷之一,因曾位于隋唐大运河南岸而得名。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斥着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杂货铺和小吃店的老板,用最朴实的宿州方言与顾客交流着。油茶、煎包、馓子、鸡蛋饼、酱牛肉、麻辣烫,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味蕾。
大河南街以北的商业区,是古汴河曾经流过的地方。唐宋时期的宿州城,是跨运河而建的。河北岸为州署衙门所在地,河南岸为居民住宅和商业区。因为缘河而生,通济渠沿岸城市多呈狭长布局,直到今天,宿州老城区的商业中心依然围绕着西关大街至东关大街一带,可见大运河对宿州城影响深远。
在大河南街与淮海路交叉口西北侧,立着一块埇桥遗址碑。1987年,市政建设时在这里发现了埇桥遗址,并就地保护。此处所说“埇桥”是一座桥梁的名称,它架在宿 州城内的运河之上,始为有柱石桥,方便南北两岸百姓出行。
北宋时期,满载货物的商船一艘接着一艘,从埇桥下的汴水经过。但是,有柱石桥不利于航道通行,时常有船只因交通拥堵、大风大浪而撞到石柱上,不仅导致船只受损或沉没,而且使得桥梁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宿州知州陈希亮将埇桥改建为“飞桥”。整根的木材并列卯接榫合,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用成排的木材链固杵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这座桥,是迄今可考的世界第一座大型木拱桥。无柱飞桥给当时汴河的运输带来了极大便利,宋仁宗对此赞赏有加,下令汴河沿线各州县都仿效宿州架设此桥。《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便是以它为原型的。
如今,埇桥遗址早已没有桥,也看不到东流的汴水,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繁华,车流如织,人群熙攘。
从埇桥遗址一路向北,过小隅口和万达CBD广场,再沿着环城北路向西,就来到了宿州古城墙的脚下。据史料记载,宿州古城墙始筑于唐元和四年,也就是建置宿州的那年。古城墙最初为土城墙。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垒石为基,用大砖筑墙,周长1115丈(约3716米)。后经多次重修。到上世纪70年代,仅余不足300米作为原宿县人民政府的北院墙,现为埇桥区政府大院的后墙。
扶疏亭 苏洋 摄
古城墙上有扶疏亭,始建于宋代,中间几经毁建。据《明·宿州志·古迹志》记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厅处之,名曰扶疏。”“扶疏余韵”为古宿州八景之一。明清时期,古城墙为宿州州衙的后墙,其前院有谯楼,用作守望和报更。“谯楼暮鼓”也是古宿州八景之一,而今谯楼早已损毁,暮鼓声不得再闻。只有古城墙依然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墨竹碑拓片 资料图片
大运河的印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宿州人的生活。在埇桥区、灵璧和泗县,有很多以“汴河”“运河”为名的道路、小区等,皮影戏、十番锣鼓、红烧汴河杂鱼等与运河有关的非遗和美食,也在不断释放独有的魅力。
“咚,咚咚,咚,咚咚咚……”甲辰年的一个冬日,午后的暖阳洒满宿城,宿州大运河遗址公园里,埇桥区三里社区艺术团正在排练鼓舞《精忠报国》。
作为宿州市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的一部分,大运河遗址公园部分区域已经建成开放。居住在附近的人们,空闲时常到这里散步、打鼓、抖空竹,或者跳广场舞,乐享美好时光。
穿过千帆广场来到河边,微风拂过,柳枝轻摇,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顺着河水的流向前行,不远处有一面古铜色的历史文化墙,其上镌刻着宿州大地上古代先贤的故事。
千年运河,滋养宿州。在这里,大运河不仅仅是一个流淌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承载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古汴河湮没后,人们开挖了一条与之平行的河流,并将其命名为新汴河。
宿州新汴河景区 苏洋 摄
出于“治理淮河”的需要,1966年11月至1970年春,数十万热血儿女一双手一把锹,肩挑手提,历经一千多个日夜,开挖出新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新汴河流经宿州市的埇桥区、灵璧县、泗县,于江苏省泗洪县入洪泽湖,全长127.1公里。
作为宿州乃至皖北和苏北地区一条重要的省际航道,半个多世纪以来,新汴河发挥着防洪、排涝、灌溉和航运等重要作用,造福着沿岸人民。
汴河博物馆 苏洋 摄
2012年,宿州市开始建设新汴河景区。主景区按“一点两线”布局,“一点”即表现宿州人民治水精神的大型雕塑“远航”,“两线”即北岸历史线和南岸民俗线。其中,北岸设置了大泽惊雷、垓下之战、符离鏖兵、抗日烽火、淮海硝烟等十三个节点广场,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南岸则是通过古汴遗韵、人杰地灵和艺苑民风三大板块,深度再现了宿州多彩绚烂的民俗文化。这里春天花开香十里,夏天荷塘月色醉游人,秋天落叶缤纷遍地黄,冬天白雪皑皑伴梅香,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新汴河和古汴河跨时空互相辉映,给宿州带来了诗意和灵气。结合大运河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宿州市正从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等多方位发力,努力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谱写古“运”新生的绚丽华章。除了大运河遗址公园和新汴河景区外,灵璧县的新汴河景观带、泗县的运河生态长廊等,都是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喜爱的打卡点。
大运河与宿州的故事,在千年水脉中荡漾,在古“运”新生中传扬。现在的宿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宽敞整洁、环境清新优美,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云都”等多个亮丽的名片。大运河作为宿州的母亲河,将会陪伴这里的人们,从灿烂的过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文 / 李锋 王云)
来源 | 拂晓新闻网
编辑 | 李何晴
审核 | 沈杨、吕盼盼、谢文东
承办 | 拂晓报社
投稿丨2202425525@qq.com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