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析”的血透室 守护患者“生命线”

时事   2025-02-03 22:01   吉林  



挂上大福字、贴上窗花,伴随着除夕的到来,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里的年味涌上心头。由于血液透析的规律性,决定了这里的医护人员春节期间不能休班,这里除了映入眼帘的节日气氛,一切如平常般忙碌。



开机、自检、装管路、预冲……早上6点,袁戈和其他几名值班的护士就来到科室,为病人透析做检查、准备。随着透析患者陆续到来,袁戈和同伴们忙碌在每一个透析机器旁。大家在保障透析患者安全上机透析的同时,嘴里还不停叮着:“阿姨,体重又增加了,一定要管控水!”“叔叔,血压又高了,要定时吃药,饮食要注意低钾。”……一声声唠叨声中,袁戈和同事们对患者的关心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袁戈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她最担心的就是透析患者因为过节而忘记控制饮食,导致摄入水分过多。为了避免出现意外,预防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发生,不仅要面对面提醒患者们,还要在微信群中经常提醒。


7点多,透析患者们陆续来了,袁戈和同事们穿梭于各个透析床位,为患者评估体重、穿刺上机,不敢有半点马虎。随着透析床开始运转,工作的严谨与紧张继续升级。“患者的透析时候,时刻都要盯住了。”袁戈告诉记者,由于透析患者使用的针头较粗,再加上患者需要长时间躺在透析床上,透析针头被无意拽下的情况也会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袁戈和同事们就需要一遍遍巡查,看看针头、帮患者盖好被……细小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做。


“各项指标还可以,继续保持。”袁戈鼓励88岁的周大爷说。袁戈告诉记者,老人患上尿毒症一年多时间,从身体到心里,都有很多不适应,为了让老人减少心里压力,她和同事们都会格外关注老人。最近,老人的女儿工作忙,把老人送到医院后,就要马上去工作。透析时,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和同事们就会马上来到老人身边。“这些孩子可好了,每次来都特别照顾我。”周大爷感谢地说。

相邻透析床,53岁的王先生已经透析10多年,最开始的时候,他得知自己患上尿毒症,曾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幸运的是有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陪伴,让他又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妻子在家忙着做饭呢,我自己来的。”看着王先生现在开朗的样子,袁戈告诉记者,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医护人员不仅要帮助他们缓解身体上的疾病,更要帮助他们化解“心病”。每天,除了时刻盯着机器的运转,患者的情绪变化也要时刻关注,看见谁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了,护士们就会寻找机会多跟他们聊天、多关心。


忙碌中,从患者上机到患者下机,4个小时的血液透析结束了。袁戈和同事们没有休息,又为下午来的透析患者认真检查机器、冲洗管路。“血液透析患者是特殊群体,透析治疗一刻都不能耽误。”袁戈介绍,透析患者每周3次规律透析治疗已成了维持生命和保障生活质量的必须一项,这就决定了血液透析中心的医护人员没有长假和休息。春节期间,患者们在与家人团聚时,难免会忘记疾病,让自己大吃大喝,造成过多的摄入水分和高钾食物。如此一来,突发情况经常发生,导致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比平日里更加忙碌而紧张。


“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袁戈说,14年的工作经历早已经让她习惯了自己的岗位,每逢节假日的时候,为了不让患者们感到焦虑和孤单,她早已经习惯了把节日淡化。别看工作很忙很辛苦,可令她们开心的事儿还有很多,如今的透析患者中,有90多岁的老人,有透析20多年患者,还是小姑娘时就来透析,后来结婚生子……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重拾生活的信心,有了新的奔头,成为给予她们最好的回报和感谢。

“很多时候,我们同样被患者感动着。”袁戈看着窗台上的一包糖果和一袋瓜子说,患者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离开透析室时,经常悄悄地用小温暖、小心意感谢她们的付出。


长春日报融媒体记者/摄影:于慧

编辑:于小清  初审:呼特 王海涛

复审:刘   刚  终审:吕方 徐   微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掌上长春
掌上四海风云,笔底万象长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