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秀绝活 源源“绿电”海上来

政务   2024-10-24 17:57   广西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不仅是“十四五”期间全国第一个获批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上、上、上,到位,对接成功!”10月15日晚,在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施工现场,随着一支长111.5米、扫风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叶片成功与轮毂对接,编号为A82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2023年,作为沿海省份为数不多的海上风电开发处女地,拥有大规模近海风能资源的广西奋起直追,拉开了海上风电建设的大幕。

一名工人正将轮船运输过来的叶片卸载下来。

这也是“十四五”期间全国第一个获批的海上风电项目。截至今年10月23日,该项目共完成76台风机吊装,其中63台已实现并网发电。
向海图强显身手。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沙欣宇告诉记者,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先在海底打桩,然后安装导管架,吊装塔筒、风机和叶片,但北部湾海域地质复杂,海床覆盖层浅、岩石硬度高,同时要克服水深、浪高和涌急等困难,施工难度极大。

叶片吊装入位后,工人们在风机内部拧紧螺丝。

“90后”的沙欣宇是一名资深海工类技术人员,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漂在海上”,在茫茫的北部湾海面应对和处理各类技术难题。
“经反复论证,工程师们决定采取三桩导管架嵌岩基础施工方案,让导管架底部3个支腿精准插入海底工程桩内,再通过高强度注浆粘结,让重达750吨的导管架稳稳伫立在海中。”在沙欣宇看来,先桩法的导管架定位安装如同在海底“穿针引线”,精度控制严苛、作业难度极高。

工人们乘坐轮船抵达点位,准备登上风机进行工作。

接下来是塔筒吊装环节,塔筒最大直径7.5米,单套重约549吨,总高达111米,相当于搭起30多层楼的高度,同样考验施工人员的细致和耐心。
顺利吊装塔筒后,风电机组的主角——风机和叶片随即登场。南国早报记者探访项目现场时看到,风电机组的轮毂中心距海面有130多米高,施工人员正利用吊机在百米高空进行组对吊装。

运输风机塔筒的轮船缓慢靠近施工装吊船,它们将在天气良好时被一一安装上去。

“叶片是玻璃钢材料的,非常脆弱,一个小的晃动就可能导致叶片损坏。”该项目的施工方——中交三航风机吊装项目经理季延帮说,叶片安装并不容易,尤其是叶片的叶根部分,有170颗螺栓,需要每颗螺栓都精准对接轮毂上的螺栓孔。

两名工人返回海上升压站,他们身后就是成片的海上风机。

通常,指挥人员会在高空实时下达指令,指挥吊机操作人员调整叶片姿态,同时让变桨操作人员调整孔位误差。一切精准对位后,一台风电机组才算完成吊装组拼作业。

100多米的叶片被缓慢吊起。虽然叶片已经十分巨大,但在广袤的大海中,还是显得十分渺小。

“能以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广西海上风电事业,并见证‘零的突破’,是人生一大幸事。”沙欣宇很感慨。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先后有2000多人参与建设,最初单台风机基础嵌岩施工需要一个多月时间,如今最快只需20天,创造了多项海上风电工程纪录,嵌岩施工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轮船停靠在风机阵中央位置的升压站下,这里是海上风机的控制枢纽之一。

巨轮远航,渔船晚归。从0到76,高耸的“大风车”与美丽的北部湾交相辉映,绘就出一幅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在北部湾这片壮阔的蔚蓝海面上,未来会诞生更多的风电机组,这些“海上巨人”持续稳定地提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将源源不断的电能送入千家万户,让北部湾的海风点亮八桂大地的灯火,为我国新能源建设奉献广西力量。

南国早报 2024-10-24 002版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彭庆/文 游拥军/图

编辑:苏世钰

初审:黄诗林
复审:陆春霞
监制:何秋珊
出品:东兴市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广西东兴”

广西东兴
全面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好东兴故事,传播正能量,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着力打造国门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