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变高标准农田,是全国冶金矿山首例。”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经理黄克斌介绍。原东山铁矿采场,从1954年露天开采,经过近60年的挖掘后,留下巨大的东山坑,成为这座城市难以抚平的“伤疤”。2012年,东山采场完成开采,当年3月便开始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尾砂入坑回填工程。经过长达11年的尾砂回填、复垦治理,2023年8月底,终于回填完毕,昔日矿坑正逐步恢复自然生态。▲ 60亩水田原始地貌。
地平出来了,
要干点什么才好呢?
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通过集思广益,
决定借鉴周边村民经验种水稻。
“我们利用和尚桥采场内排土,回填到原来的矿坑里,为复垦耕种打好底子。”东山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负责人刘兵介绍,“为攻克土壤改良这个关键难点,我们在尾砂之上又覆盖了60公分高隔离层、1米高的耕植土,来保障土壤质量。”“先期完成60亩水田的治理,技术方案获得了国家专利1项,另有3项国家专利申请已被成功受理。今年7月,我们在这60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水稻,同时,将不远处凹山人工湖丰富的水资源,引入水稻田灌溉,既保证了水质达标,也节约了资金投入。”刘兵感慨地说。就在今年夏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王运敏得知消息,还曾兴高采烈地来到这里,对东山采坑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十分肯定。从高空俯瞰
一个巨大的扇形稻田
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形
一株株稻禾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
11月28日,迎着冬日的阳光,两台大型收割机从早上8时许,一直忙到傍晚,一茬茬稻谷被整齐割下、脱粒……
另一边,在部分倒伏的稻田里,几名生态修复公司的职工穿梭于田间地头,拿起镰刀加入到割稻子的行列,看着稻谷颗粒归仓,现场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稻子难种,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次种得很成功。”种粮大户陶世根一直负责这片复垦土地的现场田间管理,“饱满度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专家来看过后,也相当认可了。”
他跟在收割机后不时弯下腰捡拾遗漏的谷穗,“可不能小看这几个谷穗,这都是大家的辛苦得来的,粮食是一点都不能浪费。”
陶世根预测这次收成亩产约在600-800斤。“后面我们的品种还要更新,明年的亩产争取达到1400斤。”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陶世根对未来信心满满。11月28日晚上临近7点,黄克斌兴奋地给记者发来检测数据截图,“太好了!水稻的检测数据非常好,目前看来没有有害物质,明天就能拿到纸质报告。”
黄克斌说,今年这片复垦的稻田产出的粮食,将带着合格证书走上餐桌。“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快废弃矿坑复垦治理,力争明年年底建成300亩农田。”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生态重构。如今,在南山矿这座百年矿山上,多处昔日伤疤发生绿色蝶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现代农业、旅游发展融合共进,越来越多的废弃矿坑“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