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重要部署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性和遵循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薄力量,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植于历史、服从于政治、着眼于经济、植根于文化,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意识:
一、锻造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各民族在共同推进祖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终煅造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守牢“四个共同”的正确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这“四个共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巩固过程的高度概括,明确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时代之问,正确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家底”和“家史”,从而自觉抵御各种错误史观的干扰。
(二)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四个与共”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血肉相连;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交融汇聚、多元一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可以说,这“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巩固过程的系统概括,奠定了社会整合的文化基础,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提供了彼此依存的情感纽带,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苦难、化解危机、实现复兴的内在支撑。
(三)筑牢“三大体系”的中华民族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史的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才能正确回答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引导各族群众看清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走向与未来;才能推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两个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巩固的道理学理哲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好理论基础,不断厚植中华现代文明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二、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空前增强。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
(一)切实增进我国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各族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年党和国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法治理念。要牢记“国之大者”,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基础;要大力提升执法公信力,让各族群众在依法保障自己合法权益中切实树立起现代化的法治信仰;要正本清源,明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初心和本意是着眼于“合”,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合民族团结这个根本目的,而绝不是为了使各民族群众“分”;要把维护国家统一的根本利益与地方自治的局部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法制统一与政令畅通的现代化治理要求与地方自治结合起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要全面贯彻正确落实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上突出其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推进各级党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所作为,形成可知可感有形有效的社会评价;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按照“四个特别”标准推进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做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三、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
正如1847年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各民族相互往来,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中,演化成了一个十分密切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各民族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长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一)加强“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民族地区还是相对贫困地区;但从客观事实上来说,我国各民族是对称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汉族作为主体民族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外源性动力,而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和边疆地区,特别是西藏作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国家重要生态和安全屏障等,为汉族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边疆安全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能源和安全防护等坚实基础。其实,各民族在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是不断深化“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过程。
(二)大力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和关键所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要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更坚实物质基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破除妨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各族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奋斗。
(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各族群众携手共进,以共同实现现代化来发展繁荣起来,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初心使命和根本立场,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本质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与各族儿女的发展振兴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命运共同体本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多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把握好民族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任务和奋斗目标。在发展理念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自觉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和整体利益高度出发,切实把改革发展的成效体现到“三个意义”实效上来。在发展思路上,要找准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和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实现各族群众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四、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何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和文化传统,即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眼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激励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和精神基石;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架起各族群众融入现代社会和实现民族团结的桥梁;要通过喜闻乐见的中华文化符号拓展各民族共享的精神文化载体。
(二)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城乡建设规划、重大活动中广泛使用。要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优秀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网络艺术作品。要加大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办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要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与共。
(三)全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御外侮、各民族团结奋斗建设新中国的故事;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深化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要创新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度和凝聚力。
(作者:马馨怡 邓新星 系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 审:李智博
副 编 审:张鹏
编 校:谢冉娜嫫
编 辑:张琼
来 源: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西藏先锋”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