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美
自从AI陪伴机器人在2025年CES展火了之后,一批AI陪伴小机器人凭借可爱呆萌的形象,火速出圈。特别是日本企业推出的一款毛茸茸小机器人——钱包妖精,受到了很多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还有三星推出的混动机器人,这款黄色的机器人带有轮子和传感器,配备投影仪,可以玩游戏、回答问题,甚至在墙面放映电影,成为家庭娱乐的新选择。
诸多AI陪伴机器人的出现,让这一赛道成为2025年AI应用落地中“最靓”的风口。不少大厂离职创业者“跑步入场”;多个项目背后闪现多个头部机构身影。
一位已经出手AI陪伴机器人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些AI陪伴机器人通过AI能力的加持,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情感陪伴的朋友,成为市场上新的需求。
据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陪伴类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50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5%。
▌新晋玩家不断涌入
AI陪伴机器人的大爆发,吸引了新晋玩家的涌入。《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该赛道动态频传,新项目持续成立,资本也在加速押注。
最新入局的是维他动力,其不仅创始团队豪华,且受到了投资机构的青睐。
披露显示,维他动力创始人兼CEO余轶南来自于地平线,为前副总裁、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另两位联合创始人分别是地平线前软件平台总架构师、智驾创始团队成员宋巍,和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
而在维他动力正式成立一个月后,多家头部机构就出手押注,包括高瓴资本、元璟资本、柏睿资本(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出资创办的投资机构)、百度风投和初心资本等。其中,地平线、高瓴资本为领投方。
对于融资后的计划和打法,《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维他动力方面询问,对方表示,“节后回复”。但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AI陪伴机器人或是维他动力的创业方向。
无独有偶,最近才完成新增股东变更的灵童机器人,业务聚焦的也是AI陪伴机器人,并在形态上进一步细化到“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陆杰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将发力“桌面级陪伴机器人”,同时与市场上大多数人物IP相结合,打造具有“灵魂”的AI硬件,而这家AI陪伴机器人身后已汇聚了科大讯飞、策源资本等机构。
再者,原小鹏汽车内饰设计负责人孙兆治创立的AI陪伴机器人公司——珞博智能,也悄悄完成了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据介绍,公司目前已完成前三轮原型机的设计开发,首款产品定位为“AI潮玩”。
上述已经出手AI陪伴机器人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拥有强大而智能的情感交互系统,能够精准地感知和理解人类情绪变化,并轻松驾驭各种互动游戏,带来情绪价值的满足,是这类AI陪伴机器人最大的特点。
“比如当你开心,AI陪伴机器人会用欢快的语调回应你的喜悦;当你疲惫或沮丧时,它会敏锐地察觉到情绪的低落,用温暖的话语或者轻柔的音乐安慰你。”
此外,还有一些AI陪伴机器人会与IP人物相结合,比如白素贞、法海,或者年轻人喜欢的动漫人物海贼王等,根据人物性格特点,为机器人定制互动对话功能。“这些对话会根据每一位种人物性格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对话内容和回复,为消费者带来惊喜。”上述投资人称。
另有AI陪伴机器人创业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IP的角度来看,某些IP本身就具备了‘情绪价值’和‘陪伴’功能;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则为这种‘情绪价值’和‘陪伴’增添了理解、学习的互动能力,比如敏锐地捕捉周围环境细微变化,精准识别语音指令,以完成查询天气、设定闹钟,以及调整空调温度等任务,这些都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需求。”
在一些众筹平台上,《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市场已经开始为这类需求买单。由可触未来开发推出的AI桌面机器人——Looi Robot,截至目前已获得了超4000台的募集总数量,众筹金额超最初目标金额百倍。与此同时,该款AI桌面机器人还得到了众多科技博主和马斯克的“点赞”。
2024年末,可触未来还获得了来自XBOTPARK基金、奇绩创坛、FutureX Capital的投资。
▌一个“千亿级”市场正被打开
“情绪价值”撬动了AI陪伴需求,一个新的“千亿级”市场正被打开。截至目前,尽管赛道内创业者众多,但AI陪伴机器人市场价格却千差万别。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一款来自日本、于2018年就已发布的机器人LOVOT,在国内售价高达7万元,而前述众筹的Looi Robot,价格为129美元;另一款在海外众筹平台上线的AI宠物Ropet,众筹价格则为199美元。
同为AI陪伴机器人,为何价格相差如此之大?上述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主要区别还是在于产品定位,以及传感器和面部控制技术。
据介绍,LOVOT最大特点在于能进行逼真的情感交流,比如丰富的表情。LOVOT的眼睛由多层2D显示屏构成,能够展示超过10亿种微表情,眼球移动、眨眼速度和瞳孔宽度都经过精密计算,以达到自然模拟人眼的效果。
情感反应上,LOVOT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触摸、压力、距离等,对人类的抚摸、拥抱等行为作出情感反应,例如发出咕咕声或闭上眼睛。
面部表情上,则通过视觉、听觉等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算法,让机器人实现面部和肢体动作的精准控制和协调,让机器人在情感智能大模型的调动下做出眨眼、皱眉等多种人类微表情,达到真实的情感培养需求。
除了触摸传感器、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上的成本,LOVOT的软件成本则包括大模型、实时处理和云服务支持。
其中,情感计算是LOVOT这类表情陪伴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的语音、表情、生理特征等多个维度的情感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和建模,陪伴机器人得以实现与用户的深度交互。”不过,该位投资人谈到,国内的AI陪伴机器人目前大多还是多模态交互,从界面、手势、语音等方面入手,为产品交互增添趣味性。
在情感计算上,Meta、谷歌以及国内的科大讯飞、字节等企业,在情感大模型研发中已取得显著进展。
Meta的SpiritLM模型可捕捉语音中的细微情绪变化,为AI陪伴机器人提供更加自然的交互能力;字节的豆包在节前发布的实时语音大模型,也能感受到用户情感,且自带情绪和情感,可以随时打断对话,互动更加拟人。
截至目前,包括微软小冰、谷歌AlphaGo、以及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开发的人形医疗助理机器人Grace,均涉及“情感计算”。而AI宠物、AI手办、AI潮玩等,更多的是则是以“外表”+多模态形式,占领消费者心智。
比如在CES上圈粉无数的Mirumi,就是凭借超萌和治愈系的外表,吸引了消费者的喜爱。Mirumi 创造者日本机器人公司Yukai Engineering表示,Mirumi对情绪价值的定义非常具体和简单,以致于在互动时做得十分“精准”。
上述AI陪伴机器人创业者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AI陪伴机器人通过情感交流功能和娱乐角色特征,正成为智能家居及娱乐领域的延申。“不管是AI宠物、AI手办、AI潮玩,还是AI桌面机器人,只要定位精确,就有望赢得市场。”
截至目前,《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上述闯入AI陪伴机器人赛道的企业,将快速突破硬件部分,之后牵手国内大模型公司,而上述突破情感大模型研发的企业以及大模型“七小虎”们,也将“攻城掠地”,抢占新一波大模型技术落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