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法,拯救你的拖延症!简单有效,立刻马上看完!

政务   2024-11-03 07:30   北京  


在点开这篇文章之前,你的思绪是否正被这些念头缠绕:


 “脏衣服嘛,不急,攒几天一起洗,省时又省力。”


“报告?还早呢,截止日期一个月后才到,我半个月就能搞定,时间多的是。”


 “任务虽未了,但劳逸结合才是正道,刷会儿手机,就当给大脑放松放松。”


“今天好累,跑步先放一放,明天再跑也不迟。”


……

尽管古训常鸣:“今日事,今日毕。”但马克·吐温那略带调侃的话语也时常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别把事情拖到明天,你可以拖到后天嘛。”“拖延”仿佛自带一种魔力,无论我们如何挣扎反抗,如何抵死不从,它总是会卷土重来,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离 2024 年结束不到 60 天了,或许有什么方法可以摆脱拖延症吗?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拖延

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


拖延,是一种明知会让事情变糟却仍然推迟的非理性行为——似乎只要不立刻面对问题,一切就还能缓一缓。

即使我们对“拖延”的后果心知肚明,仍然难逃其手。仔细观察会发现,立 flag 最多的人,往往最拖延:他们热衷于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却在执行时屡屡受挫,无法将美好的愿景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但先别着急自我否定或泄气沮丧,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才有的问题,而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大脑科学和动物实验的结论都表明,拖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将近一半缺乏自律的人是受基因影响而更容易拖延。

确切地说,“拖延”源自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两套大脑系统的对决。边缘系统注重眼前利益,对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反应强烈,比如逃避困难任务带来的短暂轻松感;而前额叶皮层则负责处理长期规划、后果评估和冲动抑制,促使我们关注长远目标,即使这意味着要放弃眼前的舒适或乐趣。

如果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不够强大,或者我们对长远目标的重视不足,就更容易被边缘系统的即时冲动所驱使,选择拖延。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往往较弱,因为他们的前额叶皮层仍在发展中,还不足以与强大的边缘系统抗衡,容易被当下的新鲜事转移了注意力,导致本该着手执行的任务一拖再拖。因此,年纪越大理论上越不容易拖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即便月龄超过 360 个月的大龄宝宝也常常被拖延困扰。这并非因为前额叶皮层不够强大,而是现代环境的诱惑实在太多,让边缘系统频频“上头”,不断叠加一层层 “buff” 。面对琳琅满目的即时满足——无论是刷短视频、玩游戏,还是即时社交和购物——我们的边缘系统不断被激活,短期奖励的吸引力大大压过了长期目标的理性追求。前额叶皮层的理性规划能力虽然仍在,却在强大而随处可见的感官刺激面前屡屡败北。

由此可见,拖延既有先天的成分,也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强化。不得不感叹,会拖延的是常人,不拖延的是超人。

DDL 确实是第一生产力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对 800 多项关于拖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终找出了 4 个最可能导致拖延的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

我们可能会因为任务难度太高没有信心完成而迟迟不敢开始;也可能因为任务太简单感觉索然无味缺乏激情,而没有动力投入;甚至可能是因为害怕成功后带来的更大责任和期望,潜意识中自我设限。然而,在截止时间(DDL)面前,所有的借口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再没信心的考试,也会临时抱佛脚;再没意思的任务,也会加班埋头干。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研究证明,一个和拖延有强关联的影响因素,就是任务完成(或回报)与现在相距的时间间隔。无论是科学分析还是经验总结,都一再验证了这个共识——拖延虽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问题,但 DDL 无疑是克服拖延的最强利器:越到 deadline 时刻,越文思如泉涌;能拖的时间越少,执行的动力越强。

是时间而不是理性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偏好,那么,想要打败拖延,或许我们也需要借助时间的“魔法”,推动我们前行。

“2+3+5”

轻松搞定拖延


被誉为美国“时间管理之父”的阿兰·拉金(Alan Lakein)提出了利用零碎时间的“瑞士奶酪法”,该方法强调将大任务切分为多个小块,就像瑞士奶酪中的孔洞一样。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零散的时间段见缝插针,我们可以逐步完成这些小任务,而不必等待大块的时间来集中精力。具体方法可以总结为“2+3+5”的公式——

2 分钟——分解任务


“瑞士奶酪法”的第一步,就是将任务分解成足够小。

即使某项任务需要 10 个小时来完成,也并不意味你要等到能抽出一整块 10 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开始。实际上,很多步骤在 15 分钟、10 分钟甚至 5 分钟内就能完成。

例如,今天花 10 分钟列清单,明天用 10 分钟整理资料,后天用 10 分钟草拟大纲。这样的分割不仅让任务变得易于着手,也让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原本庞大的任务将被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设定的时间限制越短,我们就越容易起步,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对于 “拖延钉子户”来说,可能即便 5 分钟看起来都像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那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门槛——1 分钟或许太过短暂,但 2 分钟,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却足以让我们完成许多小事,比如整理桌面、回复一封简短的邮件,或是进行一次简短的冥想放松。

同样地,在家里看电视剧的时候,利用 2 分钟的广告时间起身把脏衣服塞洗衣机里,或者出门倒个垃圾,在不经意间推动个人向更加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转变。

3 秒钟——动力破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着手一项工作最棘手的部分就在于“开始”,因为开始往往伴随着对未知的恐惧、对任务难度的预估不足,以及种种可能阻碍我们迈出第一步的心理障碍。打破拖延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破冰。

一个极短的或微小的目标有助于冲破动机的表面张力,但是,对于“拖延钉子户”而言,这或许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点”来作为行动的催化剂。这个“执行点”就像是一声枪响,它标志着比赛的开始,也激发了运动员的潜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设置这样的“枪响”——一个明确的、具有仪式感的开始信号。比如,在“开始”前,来一个 3 秒倒计时:“3、2、1,开始!”这个简短而清晰的仪式感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增强紧迫感,从而降低心理障碍。

5分钟——战略延长


当我们已经通过 2 分钟的“任务分解”和 3 秒钟的“动力破冰”成功迈出第一步后,接下来面临的就是如何持续并有效地推进任务。这时候,5 分钟的“战略延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初,你可能只是设定了一个 2 分钟或 5 分钟的微小目标,但一旦开始行动,往往会发现,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这时候,不要急于停止,而是可以尝试给自己再增加一点时间,比如再延长 5 分钟。这额外的 5 分钟,虽然看似不长,但却能让我们在已经启动的动力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任务,完成更多的工作。

比如,在写作时,原本可能只打算花 5 分钟构思大纲,但一旦思路打开,就可以再给自己 5 分钟来细化某个章节的内容;在学习时,原本计划用 5 分钟复习一个知识点,但发现掌握得还不够牢固,就可以再延长 5 分钟来巩固记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为什么是延长“5 分钟”,而不是一鼓作气延长“ 30 分钟”或“ 1 个小时”呢?因为“ 5 分钟”的时间长度既不会让我们感到过大的压力,也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效率下降。当我们知道自己只需要再坚持 5 分钟时,心理负担显著降低,这使得我们更容易保持专注。

通过 2+3+5 的组合策略,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打破拖延,逐步实现目标。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作和学习,还能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动力。

拖延,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中寻找自由,突破时间的束缚。因此,对抗拖延的关键,是学会在自由的时间里见缝插针。这是一种高效利用时间和灵活应对任务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和利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碎片。

对抗拖延,不仅关乎如何开始,更在于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中灵活而高效地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时间的主动权,使时间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而非阻力。


参考文献

[1]皮尔斯·斯蒂尔.(2019).战拖行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ISBN:9787559629388

[2]简·博克.莱诺拉·袁.(2021).拖延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0273723264

[3]张顺民. (2020). 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及神经基础[D]. 西南大学.

[4]Ferrari, J. R., Díaz-Morales, J. F., O'Callaghan, J., et al. (2007). Frequent behavioral delay tendencies by adults: International prevalence rates of chronic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4), 458–464

[5]Le Bouc, R., & Pessiglione, M. (2022). A neuro-computational account of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1), 5639.


策划制作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推荐

1.这个“餐桌炸弹”,很多家庭都用过!下次服务员端上来要小心......

2.一女子把药掰开吃致昏迷!这五类药千万别掰开吃,否则……

3.这4个“毁眼”行为不要再做了!再不注意,眼睛真的要“报废”了……

4.这种行为千万别做了!不仅会让人脑震荡,严重还会丧命!

5.一个人胖不胖,看“圆度指数”,比 BMI 更靠谱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