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武汉红色场馆丨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武汉中学
文摘
2024-10-31 22:31
湖北
蛇山北麓、黄鹤楼之侧有一条街叫粮道街,得名于清代曾设在此处的粮 道署。这里历史上就是兴教办学之地,明代有勺庭书院,清代有江汉书院。粮道街上的武汉中学,是以这座英雄城市命名的一所中学。走进校园,满眼都是夺目的红色楼宇。操场一角,几间小小的青瓦白墙红柱房子,在现代化校园中不张不扬。这里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所在地。董必武在1963年所写的《私立武汉中学简记》一文中说:“私立武汉中学设在武昌,是几个抱有革命宗旨的人创议办起来的一所中学,我是创议人之一。”青年时代的董必武从投身辛亥革命到参加反袁护法斗争,亲自品尝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滋味。五四运动前后,他在上海霞飞路渔阳里居住了一年多时间,不仅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还结识了仅一街之隔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他们几乎天天见面,热烈讨论匡时济世之良策。董必武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像俄国那样实行阶级革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这样,董必武自觉地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决心“从头来”。他认为中国要实行革命,必先唤醒和组织群众。如何着手呢?他们商议的结果是“目前能够做的是办报纸和办学校两件事”,准备在学生和民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运动”,为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新的事业,走出一条革命的新路。董必武回到武汉后,马上与黄安(今红安)同乡好友张国恩着手筹办报社,但由于经费募集不足,办报计划未成。接着,董必武和张国恩就积极倡办学校。他们先后联络了罗田的江文波、黄安的倪季端、沔阳的刘鼎三、汉川的李缄三、汉口的刘质如、蒲圻的雷大同等同学好友,于1920年3月创办了武汉中学,当时称“私立武汉中学校”。校址选在湖北省教育会西北角涵三宫街南面小巷内,也是前清支郡师范甲丙堂旧址。校内有教室三间,办公室一大间,风雨操场一个,还有大小几个院子,有可供学生食宿用的两排房间,教室内还剩存一些桌椅。房子虽僻陋,但整修以后可以用几年。开办经费在创办人中募集,为了提供个人分担的20元开办费,数九寒天,董 必武毫不吝惜地典当了家里最值钱的一件御寒皮袍,这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广为传颂的佳话。1922年,董必武又利用军事活动中募集到的六七百元经费, 将武胜门外的彭杨公祠改建为武汉中学二部。应当说,武汉中学是董必武亲手创建的,没有董必武便没有武汉中学。在董必武的主导下,武汉中学的革命色彩十分明显:允许男女生合校;成立学生会和班会,提倡学生自治;采用白话文教学;倡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报纸书刊,关心国内外大事,通过恽代英的利群书社为学生购买《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读物。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的谢甫生于1921—1924年在私立武汉中学校读 书。他曾回忆称,董必武承担了两个班的国文课,陈潭秋、李汉俊、恽代英 等人都在学校授课。担任社会科学教员的李汉俊讲经济学,会分析资本主义 的性质、特征,他还会编写政治问答读本,并解答“什么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等问题。正是在武汉中学的学习,提高了谢甫生的政治觉悟,由此走上了革 命道路。私立武汉中学是一所新型学校,它是武汉乃至湖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的宣 传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湖北的发源地。董必武在《私立 武汉中学简记》中说:“1920年秋,武汉中学成立已经历了一个学期,湖北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由我和陈潭秋、张国恩(几个月后他就不干了)等组织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传播,在武汉中学内很少受到阻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叫SY)在湖北也是由武汉中学学生开始发展组织。”1920年夏天,陈独秀、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后, 李汉俊就立刻写信给董必武,建议他在武汉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董必武 立刻约陈潭秋等积极酝酿建党。后来,李汉俊直接回武汉同董必武面商此事, 董必武表示“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经过反复商讨,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刘伯垂、张国恩、包惠僧、郑凯卿、赵子健7人在武昌抚院街董必武、张国恩的律师事务所召开会议,正式宣告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秘密机关设在武昌多公祠5号,挂“刘芬(即刘伯垂)律师事务所”的牌子作掩护。不久,董必武等人又成立半公开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作为党进行公开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湖北著名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如黄负生、刘子通、施洋等,都是研究会的骨干。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开会地点一直在武汉中学教导处。由武汉中学教师 陈潭秋、黄负生、刘子通等人担任主编的《武汉星期评论》实际成为武汉共 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加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7名成员中有3人在武汉中学工作,所以当年武汉中学实际上成为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活动的主要据点。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还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 将其作为党组织的预备学校,开展青年工作和学生运动。1920年11月7日, 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人发起,在武汉中学召开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包惠僧作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宣读团的简章:“名称——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宗旨——研究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的理想。团的会议预定每星期举行一次。不论任何人,经我团团员一人介绍,就可以加入我社会主义青年团。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驻地暂设于武昌。”董必武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自从政治战争停止以来,科学领域里就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新思想正在向我们扑面涌来。我们该怎么对待呢?我们自然要投身到正在酝酿之中的新运动中去。参加这场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职。我们应当去向现存的旧社会……的各种不合理现象进行斗争。”他号召进步青年克服困难,“从细微小事做起”,去“建树起伟大的功绩”。他最后引用国际歌的歌词说:“不要把我们看得分文不值。”这是我们见到的董必武成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最早的一次讲话。他的讲话,大大鼓舞了与会革命青年的斗志。后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发展到武汉地区许多大中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先进知识青年。在党的创建时期,董必武和陈潭秋等紧密结合,奠定了湖北地区党组织的坚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为党组织的发展奋斗不息。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小小红船承载千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航程。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 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 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 席了会议。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董必武是受到 李汉俊的信邀后,与陈潭秋一起被大家共同推举赴会的。在这次大会上,他 们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的发起人、见证人。“进步青年”陈潭秋1919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在五四运动期间表现积极,经黄冈老乡倪季端介绍结识董必武。因志同道合,一见如故,他们结下了革命友谊。1919年秋,23岁的陈潭秋应董必武的聘请到武汉中学担任英文教师和班主任。他们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从左到右)——武汉中学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从此,他们就“有意识地学习俄国革命,以武汉中学为据点进行宣传和组织 工作”。李汉俊出生于湖北潜江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04年,年仅14岁的李汉俊东渡日本求学,他通晓日、德、英、法四国语言,留日期间开始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十分勤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李汉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18年自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李汉俊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精力,在《新青年》《劳动界》《共产党》《星期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译文和文章90余篇,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在内的整整一代革命青年。1971年,85岁高龄的董必武回忆李汉俊时说,“五四运动时,各种思潮都表现出来”“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他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由于李汉俊也在武汉中学授过课、做过演讲,因此可以说,从武汉中学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1920年3月,武汉中学正式开学时,董必武亲笔在学校正厅的北墙上题写了一副对联:右为“金石长不朽”,左为“丹青本无双”,横批“朴诚勇毅”。为了以革命精神培养训练学生,董必武提出以这四个字作为校训。私立武汉中学从1920年创办到1928年被国民党桂系军阀封闭,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但在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在“朴诚勇毅”校训的浸润下,学校师生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党、团组织,声援并参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运动,都非常活跃,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起义的火种是从武汉中学播撒的。首先,黄麻地区的马列主义是从武汉中学传入的。董必武在武汉中学任教期间,曾 于1921—1923年先后3次回黄安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武汉中学学生,特别是黄安、麻城籍学生每逢寒暑假回乡时,董必武都要求他们深入城乡作宣传,还亲自教授他们接近群众、发动群众的具体方法。黄安青年党员张行静在武汉中学读书时,从董必武那里获得一本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 《共产党宣言》。他如获至宝,反复研读,写下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1926 年毕业时,张行静将《共产党宣言》带回了黄安,传递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这本《共产党宣言》历经沧桑,见证了黄麻革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壮志豪情,作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至今仍珍藏在红安县博物馆。其次,黄麻地区党组织是在武汉中学建立的。武汉中学开学后,黄安、 麻城、黄陂籍的一批学生先后进入学校学习,或当校工,董必武先后在这些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1923年冬,武汉中学第一期学生将要毕业,学生中的党、团员要回到家乡去。鉴于黄安尚未建立党组织,董必武便在武汉中学建立党的黄安工作组,随即派学生回黄安发展党员,建立并逐步扩大党组织。1924年,董必武又在武汉中学建立了党的麻城工作组。1925年寒假, 学生们受董必武派遣,回麻城创建了中共麻城特别支部委员会。再次,黄麻起义的领导骨干大多是在武汉中学读书时走上革命道路的。黄麻起义总指挥部10名领导人中,就有5位毕业于武汉中学,其中潘忠汝在黄麻起义时任总指挥。黄麻起义的骨干分子之一、后来成长为共和国中将的詹才芳回忆道:“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黄安、麻城两县逐渐有了共产党的影响和活动,最初在那里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是一些进步青年。其中有许多是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同志的教育与影响下加入共产党的。我因家境贫困,不堪忍受为地主当长工的生活,于1924年到武汉谋生。我每天为人从长江挑水,过着艰难的生活。不久,我找到董必武同志,他把我安排在武汉中学当校工。从此,我开始了自己半工半读的生活,并在董必武老师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从武汉中学传入,党组织在武汉中学活动,领导骨干由武汉 中学培养,正是烈火黄麻,星火武中。用生命和鲜血铸写的“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熔铸成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武汉中学是红安精神的孕育地,“朴诚勇毅”是红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的武汉中学,始终秉承“朴诚勇毅”的校训,高举“人格教育”的旗帜, 在继承学校光荣传统的同时,积极吸纳时代精神,守正出新,在开放与融合 中创新学校文化,不断提升办学的质量与水平,成为武昌粮道街上一道靓丽 的风景。(作者:刘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