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一阶段作为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学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高中物理这门科目也算是一门比较“拉风(分)”的科目;因此,同学们务必从高一一开始就要给予物理这门学科足够的重视!以下,笔者将结合高一这一学段的特点,谈谈高一阶段学习物理这门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具体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高中物理学科的难度和地位
高中物理相较于初中物理而言,难度上提升了一大截!这一点只要大家学完必修一的第一章,就马上会深有体会,这边不做详细的阐述。福建高考物理科目是以100分的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从分值上来看的话,高中物理学科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
2021年 | 55.68 |
2022年 | 56.49 |
2023年 | 51.23 |
二、尽快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大家不能全盘沿用学习初中物理时用的学习方法,而是有必要跳出“舒适圈”,摸索出一些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参阅本公众号《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一文)
如果把高中整个阶段物理的学习过程比作盖一座房子的话,那么,高一阶段扮演的就是“打地基”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一物理所学的内容包含运动学、动力学、功、能量、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除了“万有引力定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独立以外,其余的内容均会在高二物理的学习当中作为基础知识继续使用到。也就是说,如果高一的“地基”没打牢的话,高二的物理学习过程将会是举步维艰!就更谈不上高三阶段以及最终的高考成绩会如何如何地美好!因此,大家要摆正心态,从一开始就要尽力去好好学物理这一门科目。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高一阶段的物理学习当中,大家要有意识地开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这个体现在能够自主地去预习课本并发现问题;能够自主地在做题的过程中去总结一些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最终大家所能达到的高度,其实主要是取决于自身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理解——也就是常说的“悟性”(物理即“悟理”)。
三、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
初入高中,很多同学对物理公式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即只要记住并能写对公式就好。这个做法其实在高中阶段不大适用,因为高中物理的公式相对而言形式比较复杂,往往一个公式涉及的物理量的个数都比较多。从记忆层面来说,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话,是很容易把公式写错的。而只有在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再把公式记住,这样子才能把公式记得较为牢靠,且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笔者建议只要是课本上有给出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大家务必在理解完课本内容之后,花一点时间把公式再重新独立地推导一遍,这其实是一项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忽视的“基本功”。如果你能够把推导过程默写出来,就表明你真正理解了该推导过程以及公式的深层次含义;反之,只要你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卡在某一步,就意味着在该细节上,你还是一知半解的。此时,你就需要翻开课本再琢磨一下究竟问题是出在哪里,直到最后能完整地推导出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比较艰辛,但是只要你坚持去做,必定会不断地提高你学习物理的“底层能力”之一——逻辑推理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于学好高中物理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四、重视“图像”、学会“画图”
由于高中物理涉及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公式比较复杂,因此,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图像帮助大家理解相应的概念以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在高一阶段物理的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就不胜枚举。例如:运动学中常见的s-t图、v-t图、a-t图等;动力学中的F-x图、牛二F、m、a三者关系图等。从图像上的“点”——特殊点、“线”——斜率、“面”——面积等特点就可以直观地求出原本需要通过较复杂的公式运算才能算出的一些结论。
另外,大家在处理“运动学”问题时务必要学会画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务必要对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结合示意图分析问题往往可以帮助你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思路。
在考试答题时,你可以直接把图画在答卷上,不用担心画错,因为哪怕画错,也不会被扣分,画在答卷上的图本身并没有得分点。如果示意图画得很清晰的话(物理过程、物理量标得很清楚),评卷老师是可以直接从你所画的示意图上看出你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中你所书写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具体意义,这样子无形当中对提高这道计算题的得分是有帮助的。有的同学解答计算题时,书写的很多物理量符号都是“从天而降”,评卷老师压根就不知道哪个符号代表哪个物理量,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被“误判”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因此,学会“画图”是一个需要大家在高一阶段就要养成的非常重要的习惯!
五、正确对待“做题”环节
在《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一文有阐述过关于“如何科学、高效地做题”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结合高一学段的特点,这里再强调以下几个细节:
1、不搞“题海战术”
有的同学刚进入高中怀着满腔热情,想说“撸起袖子好好干”,于是乎,同一门科目买了好几本参考书并且埋头苦做,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要对此类同学给予肯定,因为他们的学习态度是非常端正的。但是,他们忽略了做题的核心要领——以“质”取胜!误以为“量”上去了应该就一定会出成绩的,实则不然。
同时做好几本参考书的同学往往陷入了“会的题目重复做,不会的题目依旧是不会”的怪圈。其实每一本参考书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压根就没有必要买多本参考书。最高效的做法是以学校的练习册和校本练习为主要的题目来源,做完后花一些时间整理下错题。如果实在还“吃不饱”的话(对个别资优生来说),再有选择性地买一本难度大一点的参考书勾选个别自己比较薄弱的题目去做。
2、重视“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
虽然高中阶段物理的题目总体上比初中阶段难,但是,一份高中物理的试卷(包括高考卷)当中,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占的比例依然是最高的——大概80%左右。因此,在高一阶段(哪怕是到高三总复习阶段),务必要对“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结合课本的基础概念、公式就可以轻松求解基础题;如果再运用上一些常规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就足以应付大部分“中等难度的题”;这是大部分同学在做题时要重点下功夫的对象。
3、适应“多选题”
高中的物理试题多了“多选题”这一题型。由于“多选题”的选项的不确定性更大以及得分规则——漏选得一半,误选不得分,导致很多同学在面对“多选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既想把正确的选项选全,但又生怕选错一项”,结果考试的时候做一道多选题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因此,对于高一阶段而言,尽快地适应“多选题”这种题型也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那么,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去提高“多选题”的得分率呢?这边先从一类比较简单的多选题讲起:既答案选项的设置里明显可以看出“A和B是二选一、C和D也是二选一”,也就意味着此类多选题实则为“双选题”,这种多选题的难度相对就低一点。
更常见的多选题的四个答案选项之间是递进关系——某个选项要求的物理量是其他几个选项要求物理量的基础。也就是说,这类多选题可以从这个选项作为突破口进行分析,至于说其他几个更为复杂的选项能不能选出其中正确的,那只能“量力而为”地逐个进行分析,因为不见得大家能把所有的选项正误都搞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在做那种“压轴”的多选题(一般就是试卷当中最后一道多选题)的时候。不过,更多的时候碰到的多选题还是比较友好的,只要基础知识概念足够扎实,是可以把全部的正确选项都选出来的。
另外,有的同学做多选题的时候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靠“猜”或“凭感觉”来判断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个别选项,这是要不得的!因为这样子的风险太大了——“一招之失即会导致满盘皆输”。当然,在考试的时候,是可以结合“排除法”、“特殊值法”等非常规方法来巧妙应对多选题的,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当中,笔者认为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一个一个选项有依有据地去分析判断。
4、不要纠结“难题”、“压轴题”
高中物理的“难题”往往体现在题目涉及多个研究对象、多过程、思维量大、综合性强等方面;而“压轴题”一般是指高考试卷计算题的最后一题。由于现在的高一物理教辅书很多时候把高考物理试卷的“难题”甚至是“压轴题”提前下放到书中,这样子就会给大家一种错误的认识:误以为只有把这些难题搞定才能学好物理。
事实上并非如此,“难题”在一张试卷当中的占比就10%-20%左右,此类题目是用来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在高一打基础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一下子做不出“难题”或者“压轴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太纠结。当然,不纠结不代表完全放弃,实际上随着大家知识的积累和悟性的提高,很多所谓的“难题”到高三阶段自然而然都会迎刃而解,甚至在面对“压轴题”时,捞些分数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结束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同学们在高一阶段学习物理的时候遇到一些猝不及防或者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大家能够认真地去对待本文所提到的这些关于高一阶段学习物理的具体注意事项,并养成相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想在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开个好头”也不见得是一件难事!
【作者简介】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硕士;曾任教于福建省某所重点高中,有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和辅导经验。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如果本文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转发、点在看、点赞;若您有相关问题、建议等,欢迎在公众号对话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