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建路,你最先想到的是龙潭、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还是宏艺、华宇、天美……
在整个城市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路仍然保持着数十年的原貌。
五十年代的新建路
1949年太原解放后,随着政务机关单位在“西门外”建起办公楼,才有了填护城河修建马路,按照当时的起名习惯,这就有了新建路。虽然叫“新建路”,但其市井历史却可追溯到宋朝。
在1000多年的沧桑岁月里,这里曾有过阅武门、振武门,通汾门、阜城门之类的老地名,因为从宋开始,这里一直是太原城西城墙外侧,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老人称其为“西门外”。
宋元朝代名气最大的园林叫柳溪,当时北方民谚留下“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佳句,就是指的新建路沿街的景致。其两侧历史悠久,从柳溪、旱西门、水西门、西羊市、都司、庙前等地名就能看出来。
如今的新建路
到了八十年代,新建路便已脱胎换骨,高楼林立、绿树夹道、繁花似锦。街心绿化带碧桃和国槐相间而栽,每年的“五一”节前后,碧桃盛开,满街红遍,蔚为壮观。
如今的新建路
以往的印象中,新建路两侧的垂柳是主街景。但这两年好多市民路过新建路都会不约而同拿起手机驻足拍照,新建路中间隔离带里的月季花太漂亮了,而且是从北到南,一路不断,堪称“月季”大街,毫无疑问太原街道的颜值担当!
起初,宽阔的行车道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半,但现在的非机动车道只剩下过去的三分之一,更多路面划给了机动车道,只有人行道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宽阔,三车道的机动车道以及只够两人并排而行的自行车道,也让它拖着疲惫的身躯撑起人们每日的通勤。
新建路改造迫在眉睫!
这条道路的改造曾多次出现在往年的工作计划中:
2022年太原市部分城建道桥项目建设计划名单中,便已列入“新建路”。
2024年的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也提出:杏花岭区将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历史底蕴深厚、民生资源集聚等优势,加快推进三墙路、新建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及早实施,全面推进保护性、功能性、保障性、社会性“四个更新提升”,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终于在今年,新建路改造工程再次迎来新进展!
1月11日上午,市政建管中心召开2025年项目工作谋划部署会。会上计划建设科负责人汇报了2025年工程项目谋划情况。
会上文件显示:2025年将启动新建路(北沙河南沿岸一迎泽大街)市政道路配套设施改造工程。
图源太原市政建管中心官方抖音号
建设地点涉及迎泽区、杏花岭区,预计总投资3.52亿元。
新建路北起胜利街,南至迎泽大街,全长约3.8公里,其北部跨过胜利街后连接大同路,南部越过迎泽大街连接新建南路、平阳路,是太原南北走向的主要街道之一。串联太原市政府等诸多职能区,周边居民区、学校、单位众多,在城市中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述。
在太原府城中,新建路、三墙路、建设路、五一路、解放路这五条道路承担起了无数居民的日常通行。
在最近几年太原市城市道路大改造中,建设路、五一路、解放路已经“脱胎换骨”,并不约而同的或多或少的建立了立体交通体系。未来改造完成的“新路”必将大幅改善周边居民的日常通行条件,并带动沿线环境同步提升,值得期待!
还请大家持续关注住在太原的后续报道,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新建路改造的实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