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人日节:女娲造人,敬畏天道;夸父逐日,持守人道

文摘   2025-02-04 00:00   山西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人类是自然之子,却也是万物之灵。

“人日”的说法起源很早。

西汉东方朔作《占书》,书中记载:“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传说女娲创世之初,创造了世间万物。

她先是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最后于第七天创造了人。

因此,我国古代将农历正月初七视为人的生日,俗称“人日节”。

01

女娲造人,敬畏天道

中国的神话中有女娲造人,西方的神话里有上帝造人。

这是先民的智慧。

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之子,要服从自然,服从天道。

西汉东方朔在《占书》中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

古人认为,如果正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也预示人寿年丰,天下大同。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和天道的敬畏。

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也就不能忤逆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做事。

天道的规律,一定高过人的小聪明。

人类要懂得谦卑,对天地,对鬼神,对大自然,都有敬畏之心。

现在很多人什么也不怕,没有一点敬畏之心,这是很危险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地鬼神是敬畏,更是内心原则的守护者。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02

夸父逐日,持守人道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留下,于是就开始逐日。

他奔跑不息,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

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

传闻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人们解渴,让人们消除疲劳,重新踏上旅程。

人类是自然之子,却也是万物之灵。

除了天道之外,也有人道要坚守。

所谓人道,是生生不息的努力,是惠及他人的福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一直在努力奔跑,努力做事的人,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

《易经》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夸父身死,却留下桃林,护佑后来人继续努力。

人类渺小,总要互帮互助,才能一直繁衍至今。

心存善念,帮助别人,不只是一个人的福报,更是人类族群的福报。

在人日节这天,人们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一方面是祈福,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

一方面是骄傲,表达对人本身的尊重。

励志君说:

假期再美好,也只是暂时的休憩,生命若无奋斗,人的价值便无处显扬。

新的一年:心存敬畏,努力前进,心怀善念,帮助他人。

这便是“人日节”的意义所在吧。

励志语录
看励志语录,获人生智慧;将语录照进现实,让励志成为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