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供不应求,全国都有订单!这道只能柴火慢煲的东莞美食,你可别还没吃过→

时事   2024-11-15 19:56   广东  
最近,李子柒的回归
引来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广泛关注

其实,在东莞虎门
有这样一种网红非遗美食
同样是从上山采摘开始纯手工制作
造型还多变喜人

它曾难觅踪迹
又在几年前一炮而红
登上了央视舞台......


今天,我们来讲讲
“林旁粽”
和传承人梁珍玲的故事

Part 1


上过央视的东莞网红美食
外国人都慕名登门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各地都有的传统习惯。通常来说,广东人包粽子用的是箬竹叶,形状为五角锥形。

而在东莞虎门有一种造型独特的粽子,当地人称为“林旁棕”,由一种长在林旁的叶子裹成,是虎门及周边镇区不少人童年时期的端午记忆。

▲“菜篮”款林旁棕,也形似“手袋”

梁珍玲是“林旁棕”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她的手艺源自于家婆林荣弟——和丈夫结婚后,每年端午节,她都帮着婆婆给家人包粽子,十年如一日,慢慢地也终于学会了这门珍贵的手艺。现在在东莞能批量买到林旁棕的门店只有这一家。

▲婆婆林荣弟(中)和刘珍玲(右)

林旁棕造型多变可爱,主要有8种造型,灵感均取材于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的所见之物,并且每一种款式的粽子都被赋予着美好寓意。

“以前写字是用毛笔,所以有“笔架”、以前吃肉的机会没有那么多,小孩有时候会背着‘鱼篓’和‘虾迳’去河边抓虾抓鱼,既好玩又能改善伙食、‘神靴’则是以前戏台子上唱粤剧的演员穿的鞋子、狗头确实是做不出一样的形状,把这个摆在门口,大家远远看到说‘是哦!有点像一只狗了哦!’......”梁珍玲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

▲林旁粽的8种款式和寓意

她重点为我们展示了造型最为喜人的“菜篮”的编制过程,只见四条叶子在她手指翻飞中,不到十分钟就编好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菜篮子,迷你可爱,造型时尚。


据梁珍玲介绍,8款造型中买的最好的是“笔架”,每年端午节与中、高考时间相隔较近,一些知道林旁棕的家长就会给家里要考试的孩子买“笔架”粽子吃,希望小孩能考个好成绩。






▲艺人王祖蓝也曾学着动手编制

在记者前来探访的当天,正好遇到一队来自马来西亚的食客慕名来访。

据陈先生介绍,他们一行人是来参加广交会的,每年都会选择住在东莞,通过网络视频得知虎门还有这样独特的粽子,特地驱车过来看看,“以前我带客户逛虎门会去黄河时装城买衣服、买包包,以后又多了一个可以去的地方。”

▲来自马来西亚的陈先生一行人

▲梁珍玲还用编粽子的手艺制作了周边产品

可将“林旁棕”挂在背包上


像这样外地人到虎门旅游、特地前来探访这一虎门特色手艺的情况并不罕见。

据梁珍玲回忆,平均每个月都会有外地人登门到访。每年端午节,还有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订单,“除了偏远地区,全国每个省我都邮寄过,还曾有个小时候就去了加拿大读书的虎门人,问我能不能帮她寄到加拿大去”,梁珍玲打趣道。


Part 2


纯手工制作
五人协作,一天至多也只能做百个

制作林旁棕,需要上山采摘新鲜林旁叶,经过清洗、削刺、分削成细条后的叶子才可用。


处理好叶子后,将4条林旁叶上下左右穿插、拉紧,如此反复,编织成不同造型的林旁棕,再从预留的小口中填充糯米馅料。最后用柴火慢煲五至六个小时,林旁棕才算制作完成。

林旁叶因长在山边的大树林旁上而得名,具有祛湿、驱虫的药用功效。起初是当地人为了哄小孩吃下这种健康食材,创造性地制作出这样俏丽的粽子外观。


经高温慢蒸,裹满豆类的糯米内馅充分渗入了林旁叶的绿汁,既有物料功效,生动的外形也彰显着劳动人民“指尖上的艺术”,吃起来清香软糯,独具风味。

梁珍玲说,为了提高效率,她也曾经尝试用高压锅煮棕,但这样做林旁叶的汁水无法渗透进粽子里,“还是要用柴火慢蒸,每次用柴火煲粽子,周围街坊都能闻到叶香,远远地就问我‘今天煲棕啊?’”


编制林旁棕的手艺起源于虎门怀德村一带,梁珍玲的“师父”——婆婆林荣弟,正是从出生于虎门怀德的外婆那儿学来的手艺。

但究竟由谁创作、何时起有,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是在田间百姓口口相传间传承下来,据梁珍玲估计,至今应已有五六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后,随着当地城市化变革,加上林旁棕原料采摘不易、编制手艺复杂,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会去学习这种传统手艺。

▲除了8种款式,梁珍玲偶尔也会创作新花样

这是端午节的“龙舟”,同样是取材于日常生活


在林旁粽还没有成为网红粽前,林旁棕在虎门人的日常生活中已难见踪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小时候还能看见村里有人会制作这种粽子;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都没见过如此娇俏可爱的粽子,“基本上65岁以下的没人会做了”梁珍玲说。

▲林荣弟(中)和女儿王曼玲(左)、儿媳梁珍玲(右)

梁珍玲和婆婆原本只是在端午节前制作一些赠送亲友。几年前,婆婆林容弟的小儿子为保护这门珍贵的东莞传统手工艺术,为“林旁棕制作技艺”申请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6年入选,12岁便熟练掌握林旁棕的所有工艺流程的林容弟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

林旁棕从鲜为人知到越来越火,转折点在数年前——东莞电视台来到他们家中,拍摄了这种独具莞邑特色的美食的制作过程。

节目在《生活大莞家》播出以后,林旁粽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来参观粽子的制作过程,老人也乐此不疲地讲述展示。

▲店里张贴的老照片

随着婆婆年岁渐高,传承林旁棕的担子逐渐交接到梁珍玲的肩上。

2018年,受到央视邀请,梁珍玲远赴北京参加端午特别节目《又逢艾香时》的录制,让这一代表广东地区特色的东莞虎门传统手艺亮相大荧幕。

▲梁珍玲曾到北京参与节目录制

林旁棕得以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订购的人数大幅增加。“每逢端午就忙得不行,家里五口人从早上起床就开始上山采叶、编棕煮棕,累得不行了就在窗台上睡十分钟”。

坚持全手工制作,林旁棕无法量产,即使生意再好,全家齐上阵一天至多也只能做百来个粽子,“再多我也没法做了”。直到现在,每年端午节都能接到省外的订单,“北京的订单最多,买来当作礼物派送”梁珍玲说。


梁珍玲今年61岁,已经退休,总算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专心传承这门手艺。

除了照顾店里的生意,偶尔她还会到文化馆、进校园、进企业去进行公益教学,“我们一直都是只要有人愿意学,全部免费教!但是确实比较难,很多人学两天就放弃了。比如文化馆举办的亲子活动,每一期20个人,大概能有1-2人能学会其中一种款式的编法。”


“林旁棕”的传承故事就讲到这里啦
欢迎分享转发
让更多人认识这种
古早的东莞饮食文化艺术




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
来源 | 文/金媛媛、图/虎门太平 金媛媛
编辑 | 金媛媛


往期|精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莞日报
“本土就是主流”,致力于推送新鲜资讯、政经大事、权威公告,以及时代洞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