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大地军民 同心合力谱华章

文摘   2024-11-28 09:01   云南  


云南是红军长征途经地,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解放战争重要战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战事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边疆省份,12万余革命烈士长眠于云岭大地。鲜血凝成的双拥光荣传统,历来是云南军民战胜艰难险阻、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几十年来,云南军民赓续血脉、薪火相传,军爱民、民拥军的思想根基不断厚植。自1992年以来,全省已有16个城(县)累计66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军地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和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扎实开展双拥工作,服务改革强军、练兵备战更加有力,支援地方建设发展更加有效,全社会拥军崇军爱军氛围更加浓厚,全省双拥工作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云岭大地军民同心合力谱华章。


庆祝建军97周年慰问演出。欧阳治民 摄



凝聚做好 双拥工作强大合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迈进新时代的云南双拥工作,初心本色不变,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制度机制保障持续强化,齐抓共管格局不断构建,凝聚起军地同心做好双拥工作的强大合力。


高起点推动,全面巩固党对双拥工作领导。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站在强国强军的政治高度,站位国家、国防、国门谋划双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双拥工作的领导,立足军地急需、双向支持,持续建立完善双拥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军地互办实事、互解难题机制流程,进一步汇聚军地资源和智慧力量,聚力支持部队备战打仗、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力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简调整政府机构的大背景下,省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不断调整完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高标准搭建,全面推进双拥工作机构建设。全省各级统筹发挥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工作、拥军支前军地协调三个组织体系的强大组织力,严格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地双向兼职等双拥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省、市、县、乡、村五级16295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体系的保障力,推动党领导下的双拥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政治优势充分彰显。军地各级紧紧围绕改革要求,第一时间调整省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覆盖省级有关部门和驻滇有关部队。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不断档、事情有人办”的要求,及时协调军地解决有关问题。各级双拥办全部调整至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参谋、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得到巩固和提升。


高效率协同,全面构建双拥工作体制机制。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主动适应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建立健全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专题会商会议等制度。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立后,厅党组班子第一时间走访驻昆部队,召开双拥座谈会、军地协调会、联络员会议,畅通高效的军地互访沟通、双向支持需求提报机制基本建成。省双拥办以协调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逐级分解落实。与此同时,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滇部队全面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党管武装书记述职考核,军地各级抓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压得更实,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更加有力。


开展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苑彬 摄



扛起服务 备战打仗政治责任



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云南人民“一切以参战支前为中心”,喊响“宁可自己挨饿受穷,也要让战士吃饱住好”的口号,千方百计搞好支前保障与供应,涌现出一大批英模功臣。仅麻栗坡县,就有37人被授予荣誉称号,5人荣立一等功,19人荣立二等功,175人荣立三等功。


进入新时代,备战打仗是强军兴军的中心任务和鲜明指向,是全军的主责主业和第一要务。双拥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政治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支持部队备战打仗方面拿出了云南作为、体现了云南担当。


2019年以来,云南各级全力配合驻滇部队调整改革,做好转隶移防、人员分流安置、军事设施保护等工作,解决新组建部队、移防换防部队用水用电、信息网络联通等基础设施问题。


驻曲靖市某部,当地人员在军事训练场内生活耕种了60多年,成为军地“头疼”的历史遗留问题。省级层面多次召集专题会议部署推动解决,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军地协同、挂牌督办、加强指导,协调军地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合力攻关,最终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妥善解决了几十年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难题,得到军地各方面好评。


对于部队在移防换防期间遇到的难题,本着“特事特办、办就办好”的原则予以解决,确保部队改革顺利推进、集中精力练兵。省市县三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承担拥军支前职责,整合党政军警民应急处突力量,有力配合了边境军事应对行动,各项保障工作受到驻滇部队充分肯定。云南探索形成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德宏模式”,为中央出台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有关政策提供了实践支撑。在重点战备方向,落实交通运力、医疗救助、粮油储供、通用装备维修和生活补给五大类2000余个保障点,为任务部队“走打吃住藏”提供坚强的支援保障。


全省各级坚决扛起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政治责任。各地全面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等制度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创建“绿美军营”活动,围绕道路设施、生态绿化、氛围营造等6个方面内容开展攻坚,先后投入资金整治639个部队营区周边环境问题。道路宽阔平整、环境干净整洁、植被郁郁葱葱……走进驻滇部队营区,无论是闹市之中,还是深山丛林,一座座美丽的营院都是当地亮丽的风景线。谈及绿美军营创建,官兵们细数变化、交口称赞:“环境更美了,学习生活更舒适了,双拥文化也更丰富了……”


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感恩教育活动。王静颐 摄


驻军部队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黑开先 摄



千方百计 解除军人后顾之忧



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倾心为优抚对象解难题、办实事,畅通军人“后路”,稳定军人“后院”,优待军人“后代”,千方百计为官兵送温暖、解难题、传真情,营造了浓厚的爱国拥军氛围。


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建以来,将一大批军人军属关心关切关注的“操心事”办成了“暖心事”“贴心事”。全省安排退役军人保障资金300多亿元,妥善接收安置退役军人近1.7万名,接收安置随军家属1500余人次、保障军娃就近就便优先入学1.5万余人次,保障8万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军人军属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不断增强;《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云南省进一步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陆续出台实施;全省退役军人保障资金逐年增长,抚恤补助标准实现连续5年增长。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贴心温馨措施陆续出台实施,一件件具体的实事落实落地,让驻滇部队军人军属、广大退役军人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军地22部门联合制定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残疾军人、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制发优待证80.3万张,在全国首次举办军休干部集体金婚庆典,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真切实在。


紧盯“四个100%”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第30年在全国率先高质量完成年度转业军官安置任务,退役军人事务部连续6年转发云南省经验做法,超额完成离退休军人和伤病残士兵“三年移交”任务。


全省出台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达38项,各级金融机构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款1.14亿元,连续多年举办“戎归彩云南 就业再启航”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全国首批创建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率先举办省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新增退役军人就业人数连续两年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


全省各地的火车站、客运站、机场,“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引人注目;积极组织军地联合举行军事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烈士光荣证》颁授等活动;广泛开展送立功喜报、军营开放日、悬挂光荣牌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持续开展“双拥模范”“最美拥军人物”“最美退役军人”和“尊崇英模、学习英模、关爱英模”等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涌现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昌群、岩罕陆、安晓华,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宋妍嫱、赵春良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全省各地建成双拥主题街道、公园、广场等400余处,军地联合命名国防教育基地67处,昆明市打造“征兵号”地铁专列,双拥氛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质感,下大力解决涉及部队官兵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部队官兵不为退役安置担心、不为家属就业分心、不为子女教育忧心,全身心投入备战打仗,有效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


部队官兵走进校园开展国防教育。马亮志 摄



积极支援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烙印在人民子弟兵的基因里。


驻滇部队官兵始终把云南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着眼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为民爱民中践行宗旨使命,积极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志愿服务,还是抢险救灾、疫情防控、强边固防,总能看到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的身影,涌现出排雷英雄战士、“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感谢部队消费帮扶,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记者跟随驻曲靖市马龙区某部领导走访当地部分农户,养殖户孙水才言语间充满感激之情。去年,孙水才喂养的数十头黑山羊到了出栏季节,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销路不畅。部队领导得知后,主动联系驻训部队,购买了孙水才的黑山羊。“现在我们在家就能销售,出门就能上班。”当地农户陈伍金说,自从部队开展消费帮扶以来,自己依靠规模种植瓜果蔬菜,收入增加不少,还通过部队搭建的就业平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技术工作。


同心同德,双向发力。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省军区统筹派出10万余名民兵1000多万人次奋战边境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保障边境安全;武警云南省总队圆满完成COP15第一阶段会议、南博会等重大会议安保任务;驻滇部队实施“挂百村扶千户帮万人”和“蓝天”“云缨”系列帮扶行动,助力103个贫困村如期脱贫。


驻滇部队还积极支援地方发展,扶持红色老山、独龙牛、藏香猪等特色产业项目300余个,建立“阻断基诺族贫困代际传递奖助学金”“梅里星光”等助学金40余个;建成一批“红军”路、八一学校等,备受群众赞誉,为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云南全省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16个州(市)与驻滇边防一线连队开展军民结对共建,9个城市与海军11艘舰艇“城舰共建”,推动新时代军民共建向边境、海域延伸,开创了结对共建新格局。


在沿边地区,军地持续巩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成果,持续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全面实施边境网格化管理,探索推进“党 群+基层治理”、村(社区)“五户联防、十户联保”模式,沿边一线结成“营连站所对乡镇、基层班排对村组”500余个共建对子,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成为边疆和谐稳定的政治基础。


军地还全面实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感恩教育、沿边“红旗飘飘”工程,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军地共同谱写“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维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新时代云南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


云南的历史是红色的历史,云南各族人民血液里流淌着爱党、爱国、爱军的红色基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在云南历久弥新。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完善双拥工作机制。”新时代新征程,云南军地各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政军民一条心,东西南北一盘棋,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权威发布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信息,解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全心全意为云南省退役军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