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安丘“共富快车”的多元致富路径

时事   2025-01-21 15:09   山东  

隆冬腊月,年味儿渐浓,在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的现代化地暖补热式大棚里,反季节鲜食红芽生姜破土而出,吴忠波、张彦香夫妻俩正在忙着出姜,为闻鲜而来客商们抓紧备货。“一年种两茬,价格在40块钱左右一斤,我的4个大棚一年收入200多万元。”吴忠波说。
近年来,安丘大姜助农增收、辉渠小米产销两旺、风筝工坊产品俏销全国……一趟趟“共富快车”接续发力,带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成为安丘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目前,该市已建设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电商直播等6类强村公司、103家共富工坊,带动200多个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


以党建引领壮大集体产业,铺好家门口的“上班路”



在本村上班,在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下,还能月收入三四千元,这是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胜利何家屯村村民赵娜以前盼望的事,如今成为现实。
2024年,村里成立了风筝制作工坊,让原先“富余劳力”变身“富裕劳力”,用欣鸢共富工坊负责人吴西华的话说,“共富公司”,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促进了村民增收。
走进胜利何家屯村欣鸢风筝加工生产基地,宽敞的加工车间里满是加工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风筝,经过12道工序,一只“多尾彩条”放飞风筝在工人们的手中加工完成。这一侧是加工场所,另一侧则是风筝展厅,只见上方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成品风筝。为了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工坊近期还新开发了4款种蛇元素风筝,更多新款将在年后上新,以迎接春季放飞旺季的到来。



“这里的风筝分放飞和文创两类,共60余种,年加工30余万只,主要销往欧美和中东地区。今年6月我们还新上了毛绒玩具生产线,制作的美女蛇宝宝和卡皮巴拉等玩具深受市场喜爱。”吴西华介绍道。他还表示村集体也通过场地入股的方式获得收入,这样一来一个工坊就能实现集体、村居双增收。
近年来,安丘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共富乡村”样板片区建设,不断提高村党组织领富带富能力和融合发展水平,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共同富裕。
针对家庭妇女、待业青年等不同群体,安丘市探索建设了唤醒老技艺、设置妈妈岗、繁荣新业态、融合农文旅、建设如康家园五种共富模式。目前已建成各类工坊30余个,涉及农产品、服装、手工饼、快递包装等多种类型。

优化市场、延伸链条,打通农品“出村路”

“今年小米收成不错,价格也合适,我的5亩谷子一天就卖出去了,咱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啦!”说到今年秋季收成,辉渠镇留山峪村曹德明说。
近年来,安丘市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不断探索新路径,因地制宜倡导特色农产品种植,多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
安丘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辉渠小米”名声在外,除了过硬的品质,还得益于该镇实行的“共富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辉渠镇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依托,与10个村、200多户村民签订“订单收购”协议,打造辉渠小米共富工坊样板片区2000亩,共增加集体收益7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950多万元。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辉渠小米梦工厂”,开发小米油、小米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小米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我们和农投集团深入合作,实行地块、品种、标识、标准、品牌、包装、销售、物流‘八统一’,加快小米一二三产业全链条突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辉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玉涛介绍说。
在销售模式上,安丘市建设“辉渠香”小米品牌营销中心、电商运营中心,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通过与瑞盛达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经由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安丘逐步让辉渠小米走走向了全国市场。
同时,该市高标准建设“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建成运营全省首个“齐鲁农超”实体展销馆,顺利打通北京新发地供销渠道,农产品年供高端市场20万吨。

以跨村联建活化资源要素,拓宽农村“致富路”

在安丘柘山镇,蜜薯变成了“金疙瘩”。“现在种20来亩地,亩产得七八千斤,一亩地换一万多元,现在转型种这个蜜薯真是种对了!”金钱洼村村民姚炳元提起自家蜜薯就乐得合不拢嘴。
依托蜜薯特色农业种植,安丘市柘山镇金钱洼村由原来的穷村、弱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钱洼”。
聚焦部分村庄数量多、规模小、资源散等问题,安丘市出台《关于实施“跨村联建、共富乡村”工程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着力深化村党组织“跨村联建”行动,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富带穷”,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181个联合党组织,覆盖453个行政村,以组织融合打破村庄界限、地域分割。
“通过镇党委牵线搭桥,我们联合党委与山东青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吸引投资2000余万元,流转了联建片区土地千余亩,新建育苗大棚22个,并建设种薯储存窖3个,可储存原种薯80万公斤,有效解决了单村发展空间受限、要素资源不足等问题。”柘山镇金钱洼联合党委书记郭世学说。
如今的金钱洼村,蜜薯种植面积达到一千多亩,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建设了育苗基地,仅凭蜜薯育苗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三四万元。
村集体收入多了,村民受益就大。村里建了文体广场、农家书屋,还成立了广场舞队,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共富乡村建设是开展“跨村联建”的关键。安丘市将“跨村联建”工作与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打造相衔接,谋划“党建+产业”地图,指导每个联合党组织规划确定1个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凌河红芽姜、柘山蜜薯、辉渠小米、石埠子草莓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项目137个。
2024年,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强村共富”行动,新成立62家强村公司、共富工坊,发展农旅融合、电商直播等特色产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新的一年,在安丘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脚步在不断迈进,共富的故事还在不断书写。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单娜

编辑:王昕

一审:夏鑫

二审:赵来春

三审:李建江

除了转发,记得点赞+在看 


安丘融媒
安丘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平台:发布政府声音,传递民声民意。安丘市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