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庭牧场迎来“致富羔” 冬日里的增收新希望

政务   2025-02-01 11:20   青海  



近日,都兰县香加乡科学图村永军家的羊圈里,迎来了冬羔生产的高峰期。
记者在永军家的羊圈里看到,肥壮可爱的小羊羔在母羊跟前活蹦乱跳地撒着欢,永军两口子正在观察每一只母羊和小羊羔的身体情况,家里的小主人也加入这一行,和刚出生不久的“喜羊羊”亲密接触,或抱或跑,快乐的笑声充满整个牧场,它们的降临给家庭牧场带来了无限的活力,谈到冬羔生产情况,永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去年10月起,他家的羊开始陆续产羔,截至目前,已产冬羔500余只。“今年的产羔率非常高,我准备了足够的饲草料,冬羔预计五月份可以出栏上市,而且价格也不错,感谢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永军说。
2021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永军正式经营都兰香加乡呼瑞家庭牧场,秉承着生态、环保、创新、科技的发展理念,走向了传统天然散养和高效优质养殖相结合的模式,现草场总面积为2750亩,拥有农机具3套,养殖牛50头,羊1000余只。牧场自成立以来,主营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牛羊养殖、牛羊肉销售、奶制品等,在养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科学养殖不仅让牲畜有了较好的膘情,而且冬羔的生产期提前了,每年冬羔出栏便会给家里带来一笔不错的经济收入。永军说:“目前,通过畜牧专家技术指导和实践,牧场积极探索草原放牧+补饲和羔羊早期断奶舍饲等科学养殖技术,牧场引进的欧拉羊基本实现了‘一年两胎’、藏羊‘两年三胎’繁育模式,羔羊成活率、繁活率、商品率高达80%以上的良性发展态势。而且冬季羊羔由于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能够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节上市,往往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但是冬季产羔并非易事,需要牧民们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了确保母羊和羊羔的健康,牧民们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永军站在冬季牧场上就能望见不远处的家,即使这么近的距离他也必须留守在这里。永军告诉记者:“每年到这个时候,晚上我基本不能睡觉,因为每只羊生产的时间不一定,所以需要每隔一小时就到羊圈里检查一遍,是否有幼羔出生。”
近年来,都兰县立足自身优势、精准施策,深入贯彻产业“四地”建设总体要求,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落实衔接资金5414.1万元在都兰县7个乡镇37个村实施万只藏羊产业发展项目,改造提升畜棚773座,新建储草棚1402座,涉及农牧户共1630户5953人(其中脱贫户11户36人),预计户均收益达1.2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有效改善项目区养殖户圈舍、饲草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藏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设施化发展,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提升养殖业生产效率,提高出栏率。2024年,全县牲畜存栏量138.54万头,其中藏羊存栏量90.63万只,占全州藏羊存栏量的37%。全县藏羊出栏量达到41.5万只,占全州藏羊出栏量的37.7%。
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家庭牧场的发展,积极为牧民们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持。都兰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干事华旦冶西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牧场各级示范评定和扶持力度,并通过后期奖补项目,一方面增强示范性主体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让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他主体积极效仿,向各级示范主体学习,努力提高实力,积极做好农牧业生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县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这些可爱的羊羔,承载着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家庭牧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牧民们的辛勤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家庭牧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牧民们的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



(海西融媒记者:浩尔娃 吴燕华 巴图那生 张岩

— 推荐阅读 —

2024年青海省金融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海西“互联网+医疗健康” 赋能便民就医服务再升级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到朋友圈吧—


监制:谢涛

责编:李阳

编辑:霍世菊


海西发布
发布权威资讯,提供贴心服务,倾听社情民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