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遗 度新春丨葫芦雕刻:方寸之间刻出大千世界

民生   2025-02-02 17:25   天津  

过!年!啦!


GONG

HE

XIN

CHUN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文化记忆。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重大。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这古老的节日在世界舞台上正绽放出独特的华彩。作为民族瑰宝,非遗文化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厚重,品非遗,度新春,就让我们一同沉浸在宁河的非遗文化中,感受那份经年累月的魅力。


葫芦雕刻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在古代,葫芦一直被人们当作镇邪的宝贝。葫芦雕刻,历史悠久,顾名思义,就是用刀在葫芦上雕刻后,在雕刻的印记上进行着色。经过雕刻的葫芦可以用棉布及手对其进行盘玩,增加了人们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不褪色、形象生动的特点,随着时间的积累,葫芦变换出不同的色泽,所雕刻的画面、诗文表现出与开始不同的韵味,作品更加古朴耐看,令人爱不释手。



      

       芦台葫芦雕刻,十分注重葫芦的选材和题材的设计,首先是葫芦的挑选,要选皮质厚实、细腻的葫芦。在设计雕刻的题材时一定要依据葫芦的自身气质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刻出的葫芦与雕刻的内容融为一体,经久耐看。2022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冯皓, 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学习实践,从中国水墨画法、书法及印章艺术中吸取了丰富艺术营养并融汇到葫芦雕刻中,从而形成了水墨、书法、印章、线雕为一体的特色葫芦雕刻。形成了自己独有风格,其作品刀法拙而不滞,游而不腻,线条流畅俊秀。题材有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等,经过艺术创新,赋予全新的雕刻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非遗就在身边

是我们烟火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在传播非遗文化时

非遗也在滋养我们

让我们寻遗、拾遗

感受到那些岁月沉淀下的
传统文化底蕴
代代传承 永不磨灭





视频 | 李腾 向谦 航宁 春祥

综合丨宁河融媒 宁河区文化馆

融媒体编辑丨梅芳





扫描二维码

查收这份2025年新春贺词!



宁河融媒
广泛的政策普及,全面的资讯通道。了解民生动向,现场传递活动热情。感知身边的你我他,全心全意为民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