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迎吉祥。
小年(Xiao Nian ),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
作者:小兵
今天是小年,小年是祭灶王爷的日子,怎么祭呢?其实也简单,过去民间有“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之说,到了近代,才演变成了“糖瓜祭灶”。
据史书上记载,最早“祭灶”称“纪灶”,只是单单纪念人间熟食的先灶者,后来才演变成了祀灶神。《论语》中就说过:“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后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二十三,为祭灶君日,所谓东厨司命也。皆于上灯后祀神,以糖瓜,糖块及什锦南糖为供品……故称“黄羊祀灶”看久已不见此典矣。”
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要升天去见玉帝,凡间百姓们唯恐灶王爷说自己的坏话,于是个个用带芝麻的糖瓜来孝敬灶王爷,就想粘住他的嘴,这便是人们俗称的“二十三糖瓜粘”,人们希望施点小恩小惠,便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美好的心愿流传至今。
记得小时候过小年这一天,母亲不仅会买些糖瓜,还要买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江米条,也就是俗称的“祭灶果”,那甜甜蜜蜜的味道,不仅粘住了孩子们的嘴,也溶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本名张小兵,网名小兵,工人,1970年入厂直至退休。喜欢旅游,摄影,写作……喜欢用笔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朗诵简介
朗诵者:网名悦竹,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五十年代初。《清雅诗苑》主播。现已退休,热爱生活,喜欢运动,跳广场舞及旅游。喜欢用声音传递美好,传播正能量。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清雅诗苑,你们的关注支持就是我们成长与进步的动力!
如您有好的原创优秀作品(各种类型诗文,散文,朗诵不限)投稿请联系添加微信号13294092828
注:添加好友投稿时请注明详情
本文章图片出自网络如侵权请迅速告知
本文章文本均为原作者原创,非本人同意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