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国画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弛自幼受父亲知名山水画家张大昕庭训,耳濡目染之下,也深深迷上了绘画,并赴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师承中国山水大师陆俨少先生,后东渡日本,在多地举办展览五十余次并出版多本画集,广受欢迎。
2008年归国后,作品《红满山》应邀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奥林匹克艺术中心荣誉收藏;在陈佩秋先生的指导下创作水墨长卷《海上揽胜》献礼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极大。
2013年11月 第十七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世贸商城
2012年11月 三山五岳——上海名家山水画展,上海美术馆
2012年11月 第十六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世贸商城
2012年8月 上海名家汇云城——乐震文、张弛、姚继良书画联展,温哥华国际画廊
张弛五十多年来深入研究笔墨技巧,体悟写意诗情,她笔下的山水远观见势,近观见质,虚实相生间更透出“画外有意,意外有妙”的境界。
国画大师陆俨少评价,“黄山谷赏梅诗有‘淡薄似能知我意,幽闲元不为人芳’之句。论者谓得梅花之神。我观张弛女弟之山水画清新娴雅,庶几近之……”。
著名国画家陈佩秋评价,“作品色彩墨韵清新,用笔娴雅,大有夺得沪上山水画冠军之能”。
著名国画家陈家泠评价,“张弛敢做山水大文章,将传统山水的皴法和着墨笔,使群山逶迤,互相映衬,群峰在逶迤中很有升腾的感觉。”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评价,“张弛画的水,其势恢宏轩昂,气吞山河;其神清新灵动,风韵浓浓;其形虚实相兼,空灵剔透;其情刚中入柔,情意绵绵。”
著名艺术评论家尚辉评价,“张弛笔下的山石刚劲而内蕴深秀,北宗山水画法于她的笔下获得了苍中见润、奇中见平的融合。”
同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海派绘画名家,乐震文、张弛夫妇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以从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呈现出各开生面的艺术面目。
在艺术评论家尚辉看来,乐震文、张弛的山水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卧游逍遥的文人山水画,而是以山水建构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国家史诗叙事。
他们是用崭新的笔墨语言恰到好处地将自己对时代变化的内心感受化为笔底精彩的千山万水。近年来,乐震文、张弛伉俪举办的展览数量不少,几乎无一例外予人眼前一亮的观感。每一次办展,他们都不愿重复过往,执意带着诚意满满的系列新作与观众见面。对于绘画这件事,乐震文与张弛坦言未必有自觉探索、创新的意识,事实却是,他们一次次用中国传统笔墨创造着惊喜。
中国传统山水画存在着诸多程式与限制,这对艺术伉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宽中国笔墨的表现范畴,证明没有什么景观是不可以用中国笔墨表现的,并且牢牢“锁”住中国画的韵味与意境。例如,他们赤心寻源,画梁家河、黄土地、大别山等红色足迹,让笔墨荡涤着的精神力量;他们将目光敏锐投向现代景观,画“一江一河”、标志性新貌,为城市留影,替历史存档;他们于冰封之地用心感受静穆的伟力,画南极以及南极的生灵,传递对于人类与自然相处法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