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重阳,童心暖阳——明德幼儿园“重阳节活动

教育   2024-10-12 18:58   河南  
爱在重阳
童心暖阳
明德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







重阳节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由来

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最早的记载源自《吕氏春秋》中的《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汉代时重阳有了求寿的习俗。《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传统习俗

登高望远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东汉时期,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会有大灾大难,家人如果佩戴上茱萸,登山饮菊花酒,就可以消除灾祸。到了这一天,桓景依言,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晚上回到家中,看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便会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现在登高不仅是为了避灾祈福,也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欣赏秋景的健康生活方式。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

赏菊饮酒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放的时节。传说赏菊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后人纷纷效仿他,于是就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后来民间还将农历九月称为“菊月”。而饮菊花酒早在汉代就已盛行,汉刘歆《西京杂记》中就有:“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祈求身体健康长寿,是重阳节必饮之酒。


重阳敬老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古时民间在重阳节就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重阳节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爱老的内涵,可以说这是重阳节在新时代的新表现形式,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而且相比佩茱萸、饮菊花酒做诗词这些古人的风韵雅致来说,抽时间陪伴父母、尊老爱老也更容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绘画送祝福




      丹桂飘香,又逢重阳好时节。孩子们用一幅幅绘画作品感受长辈的辛劳,在绘画过程中升起了无限的爱与感恩。











     

          

























美食敬孝心


      尊老、敬老、爱老从我做起。把尊敬爱老的传统美德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中。让孩子们去爱身边的每一位长辈,感受爱、表达爱、分享爱。

















   

           

重阳孝先行




      在宁静的家中,一场温馨的爱正在悄然上演。小朋友那小小的身影,如同温暖的小太阳,散发着无尽的爱意。













     

          

   

           

真爱暖重阳




      传承敬老美德,孩子们带着食物看望老人,孩子们唱歌、捶背、捏腿、喂食物,孩子帮爷爷、奶奶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从自身做起,尊敬长辈,关爱老人,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孝心在行动


       爱在重阳!陪伴是最好的礼物,明德教师和长辈开开心心过重阳。谈天说地,和明德老校长郑老师一起用心解读教育,幸福玩游戏、唱歌,跳舞,欣赏幼儿成长,幸运抽大奖……共度美好时光。






































莫道桑榆晚

为 霞 尚 满 天

 对老人的尊敬与爱

 不止于重阳

 还有每日的点滴相伴

  珍重珍惜和长辈相伴的每一天 

 重阳佳节

  祝福天下老人

福寿安康   吉祥如意


END


编辑:吴晓丹

校对:郭娟

编审:白雪



登封明德幼教
先锋明德幼儿园从成立之日起就立足回归人性本真的生命教育,以圣贤经典启迪智慧,以文化践行唤醒良能。重建师道尊严,传承人间正道,为家庭养育孝子,为国家培育栋梁。秉承华夏民族博大的智慧、广阔的胸怀,愿与社会有识之士共振奋民族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