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一座承载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然而,与众多古城一样,绍兴古城也面临着消防安全方面的挑战。据统计,古城内约80%的建筑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普遍较低,加之历史街区道路狭小,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为切实保障古城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越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古城消防安全工作,多次将其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并持续加大投入和改造力度。2024年通过实施“越·安全”古城消防安全提升行动,为古城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虽然是小超市,但是内部可燃物品还是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时刻注意防范;这个灭火器已经过期了,要及时维保更换,这次评定的是中风险,张贴的是黄色预警牌……”近日,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排查中发现,古城内一家超市存在电器线路敷设杂乱的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在现场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近期完成整改。为科学、高效推进火灾防控,有效消除社会面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今年以来,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对古城范围内的社区、经营场所全部实行消防安全“红黄绿”等级公示制度,根据场所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赋色管理。红色为高风险、黄色为中风险、绿色为低风险。
在鲁迅故里附近的某家民宿,由于消防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被评定为“绿牌”单位。该民宿负责人表示:“‘绿牌’不仅是对我们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肯定,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入住。现在,我们还能够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周边的消防安全状况,感觉更加安心了。”除了实行“红黄绿”等级公示制度外,越城区还结合古城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精心打造消防平安家园。通过增设热成像AR高位鹰眼、物联网广播、一键报警装置等一系列先进消防设施设备,将古城深厚的人文历史与消防文化深度融合。
在古城消防安全的提升过程中,越城区还注重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如建立了24小时网格化梯队巡查机制,通过群众自行处置、巡逻队先期处置、网格员到场扑救和消防救援站增援等四个层次的快速响应体系,实现了古城消防安全“1355”防控全覆盖,即群众1分钟自行处置,巡逻队3分钟到场先期处置,网格员5分钟到场扑救,消防救援站5分钟到场增援。同时,科学规划并构建“三圈一点”巡控防护网。该体系包括火灾预防防控外圈、中心圈、核心圈以及消防救援站点,通过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等工作机制,实现了“1+N”警力的最大限度前置,即消防专业队+“小喇叭”“夕阳红”“蓝马甲”等多形式群防群治力量。这意味着在古城范围内,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消防部门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提升了街面见警率、灭火救援率和火灾前端主动感知力、控制力。
针对古城内部分道路格外狭窄,消防车辆无法直接到达的情况,今年越城区利用古城河网水系分布多的特点,在内河河流岸边增设消防应急取水点42处,这些设施由抽水泵、器材柜、消防栓等组成,操作简便且易于维护。发生火灾时周边群众可以开展自救,实现火灾处置“灭早灭小灭初期”。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建设古城消防平安家园,打造群防群治群宣体系,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消防智治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古城消防安全‘防’与‘灭’质效。”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越城区将继续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和改造力度,不断完善消防设施和应急救援体系,为古城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旅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