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冰雪看吉林”崛起篇|我在吉林等你之冰雪振兴新动能

政务   2024-12-09 17:49   吉林  

人文经济学的冰雪实践,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是冰雪新生活的新动能。在这一新引擎推动下,冰雪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途中绽放出新的风采,成为一道靓丽的新景观。





冰雪丝路新风采

吉林省副省长杨安娣长期在基层工作,并在多个岗位担任领导,特别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吉林大地深情挚爱,对冰雪产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到省文旅厅工作后,促使我重新认识冰雪的价值,重新思考吉林的区位优势。在走访了国内外许多地方的旅游产业后,对吉林的旅游定位有了新的感悟。”杨安娣在与我们畅谈冰雪情缘时特别强调,2016年不仅是吉林冰雪转型元年,更促使她对“冰雪丝路”重新认识和深入挖掘,最终将这一概念和构想系统化、理论化。

如今,国家7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冰雪丝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冰雪丝路”正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之中。

杨安娣回忆说,从2018年底开始,吉林省提出“冰雪丝路”概念和构想以来,不断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她通过连续3年向全国“两会”提交政协提案和民盟中央“直通车”的推动,以及持续举办“冰雪丝路”高峰论坛、“冰雪丝路”粉雪联赛等方式,推动“冰雪丝路”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谈到“冰雪丝路”的由来,她说,2018年9月,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东北地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省文旅厅积极挖掘吉林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比较优势的冰雪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寒地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探寻破解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难题,由此提出了“冰雪丝路”构想。

推动“一带一路”新实践,构建创新协作开放新平台提出的背景,主要是深度推进文旅融合的创新思路;对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东北振兴“一带一路”、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和新发展格局,通过数十位历史文化、冰雪经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专家学者的系统研究,最后提出“冰雪丝路”的新概念。

“冰雪丝路”的提出,体现了吉林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作风,是“一带一路”在东北地区的再挖掘、再实践。从地理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身也是北半球黄金冰雪经济发展带。覆盖了欧亚两大洲北纬40度主要的冰雪经济国家。依托“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冰雪丝路”开放合作,既深化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机制,使我国冰雪产业发展从一开始就放在国际化框架下,又深化了国内南北、东西协作,使冰雪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协作、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实体经济领域,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推动南方游客“北上西进”。

这一概念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探索东北地区发展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新路径。到2020年,全国已经有28个省区市提出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经济,推动了冰雪场馆设施建设。促进了冰雪相关消费,带动了国产冰雪装备设备、个人用品快速发展,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开创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新领域。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10亿人次参与冰雪旅游的大国市场优势,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冰雪经济格局。深化“一带一路”,推动“冰雪丝路”建设,统筹南北、四季、国内、国际冰雪市场,构建创新、协作、开放、高质量新平台,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挑战的重大战略选择和创新之举。

“冰雪丝路”还是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文化赋能。

专家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挖掘,对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他们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辽阔疆域上,自唐渤海时期,就形成了以寒地商贸往来和文化传播为主要特色的东北亚大通道。从唐代到明清,在这条冰雪大道上,鸾铃响彻,车马驰骋,若干个网格化的商路、驿道、交通线,叠加成脉络逐渐清晰的“冰雪丝路”。

这是一条贯穿南北、纵横东西、直达中枢、连接四海的战略通道。从渤海上京(今黑龙江宁安)起程,沿着图们江,抵达日本海,与东方海上丝路衔接;沿着鸭绿江东行,依傍辽东半岛,便可直通中央政府(西安等地)。

一条“冰雪丝路”衔接陆上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传至今天的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推动了东北亚地区的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蒙元时期,这条路横贯吉林全境,西接内蒙古草原衔接草原丝路,与中亚、西亚和欧洲隔空对话。专家们认为,这条大通道是东北亚地区文明互鉴最为重要的历史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独具魅力的“东北亚冰雪丝路”。

2023年12月12日,第27届长春冰雪节在长春冰雪新天地举行开幕式。长春冰雪新天地占地156万平方米,打造冰雪丝路区、冰雪影都区等5大主题区域,设立30余项冰雪娱乐项目。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冰雪丝路”的独特魅力中,吉林基础条件优越值得高度重视。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冰雪丝路”上的中心区域。二是冰雪资源丰富。吉林省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和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估为“具备国际量级雪场深度开发水平,是中国最好的冰雪运动开发区”。阿尔卑斯山和洛基山等世界冰雪发达区域的实践已证明,冰雪经济无疑是以雪资源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

产业基础坚实,是第二个优势。吉林在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时,第一个以系统思维、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冰雪产业,为全国提供了吉林的探索和经验。目前,吉林省“西冰东雪”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和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两个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以查干湖等为核心的“冰经济”效应初显。冰雪主体实力突出,全国品质最好、接待人次最多、滑雪类型最丰富、设施条件最完善、山体落差最大、竞技条件最优越的雪场都在吉林。冰雪实践的创新在吉林,冰雪政策的引领在吉林,冰雪理论的突破在吉林、冰雪文化的生成在吉林,冰雪人才的培育在吉林,中国品质滑雪在吉林等等,已成业界共识,“雪文章”已经深植于吉林的经济和文化基因。

“冰雪丝路”的新风采,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冰雪经济,营造冰雪新生活,不仅有利于东北地区进一步释放冰雪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冰雪经济体系,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创新动能和特色战略平台。更重要的是,对冰雪文化的发掘和坚定文化自信,对增强精神力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振兴东北经济意义重大。

“冰雪丝路”研究与实践同步推进。自从2018年提出“冰雪丝路”以来,吉林采取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模式,不断丰富“冰雪丝路”的内涵和外延。吉林组织专家完成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和部分考古发掘;在第三届“雪博会”时,首次推出“冰雪丝路”宣传视频,与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省份联手推介丝路产品,并在第四届和第五届雪博会上相继推出“东北亚风情”“世界三大粉雪基地共赴粉雪之约”冰雪丝路嘉年华;与《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合作出版《冰雪丝路》专刊;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冰雪丝路”国际论坛,并积极推动纳入“一带一路”论坛框架体系。

专家们认为,冰雪丝路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也是世界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线。从未来冰雪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北京后奥运效应的区域在东北。吉林已具备与国际国内开展冰雪交流与合作的条件。保持创新引领和实践探索的动力和源泉,将“冰雪丝路”以独特形态,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充分发挥优势和核心地位,把我国冰雪经济发展同世界冰雪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古代冰雪丝路全新的时代内涵,将成为未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冰雪丝路”的构想是将极大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她放射出的光彩,将照亮千里冰封的雪野,带来金山银山的喜人景象。





冰雪产业高质量

冰天雪地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时代课题,冰雪价值极其丰富的内涵意义深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新质生产力,吉林冰雪发展实践给人留下的重要启示是,冰雪经济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经济,只有高质量的冰雪产业,才能持久,才不至于昙花一现。

2024年11月26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场,工人操控机械拆开冰垛外层的遮盖物。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哈尔滨2024年开年大吉,网红出圈火遍大江南北。现代传播手段将哈尔滨冬天的火爆景象传播到全世界。

媒体报道铺天盖地——

列车外是满目白雪皑皑的冰雪童话世界,车内则是温暖如春,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或换上东北花棉袄,或戴上狗皮帽子等特色服饰,或在东北风情浓郁的车厢里拍照打卡,玩得不亦乐乎。日前,以东北民俗风格精心打造的哈尔滨至漠河K7041次主题车厢旅客列车正式启程,坐在铺着红配绿大花布的床铺上,来自福建的游客小田吃上一口手中的冻梨,冰凉清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这种冰雪与民俗的趣味碰撞,让第一次来到黑龙江的小田惊喜不已。

今冬,冰雪龙江积极拓展“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做强做优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产业,持续释放冰雪产业红利,冰雪经济正在这个冬季“火”起来,“热”起来!

火爆的哈尔滨带来了许多新名词,这当然是新技术互联网的功劳。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哈尔滨了;有梗又有料;南方小土豆占领哈尔滨……

往年的寒冬季,被宰客印象笼罩的东北雪乡,是游客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今年,游客量实现南北逆流,东北老牌网红哈尔滨,已然展现出2024年第一个顶流城市的姿态。

在以流量为王的社交媒体时代,东北城市长期作为“梗王”存在。但哈尔滨并没有就此故步自封,继续将冰雪大世界、索菲亚教堂这种“老家底”掏出来推广。

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达历史峰值。

……

作为从那块黑土地走出来的东北人,看到家乡的蓝天在新年忽然刮起一阵狂飙,把多年笼罩在头顶的阴霾一扫而光,碧蓝如洗,心旷神怡,一派令人振奋的美好情景。

新年伊始,哈尔滨火遍全国时,我们正在吉林大地调研冰雪产业。由衷地为哈尔滨骄傲和自豪。白山黑水的冰雪情缘,他们对冰雪的情怀和执着追求,每每令我陷入深思之中……

不禁想起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随口化句为诗:冰雪不是无情物,倾注真情定灿烂。冰雪给哈尔滨带来了火爆,而火爆之后留下的应该是冰雪产业持久的繁荣,恒久的高质量冰雪产业,才是冰雪汪洋大海风光无限的定海神针!

连日来奔波在白山松水,从省会城市到长白山、查干湖景区,接触的各个层级的干部群众使我感受到,吉林的各级领导,正在把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冰雪产业的精髓深入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果实。

2016年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努力实践“白雪换白银”,走出吉林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冰雪新路,首先在思想认识上,从10个方面实现突破:

——引领冰雪产业,践行冰雪经济思想。吉林要成为践行冰雪经济思想的重要试验田、创新先导区,始终走在冰雪经济实践与思想的前沿。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培育万亿级冰雪产业;筹建中国冰雪经济研究中心,争出重大成果;持续打造开放的冰雪思想盛会,碰撞思想火花;探索研发“中国与全球冰雪竞争力指数”,对接国际发展。

——引领冰雪文化,筑就冰雪价值高地。冰雪文化是冰雪经济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吉林要深挖冰雪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冰雪文化引领的高地。以吉林“冰雪三宝”为本——“最美雪花飘落在吉林、最佳品质滑雪在吉林、最好冰雪故事在吉林”。将“冰雪三宝”艺术化,开发冰雪文化产品;将冰雪产品生活化,加大冰雪人口转化;将冰雪文化地标化,谋划国家冰雪博物馆;将冰雪故事国际化,让世界倾听吉林声音。

——引领冰雪旅游,建设冰雪经济中心。吉林要成为冰雪旅游先导者、冰雪人才首选地、绿色冰雪示范区,强力建设国家冰雪经济中心。“西冰东雪”,统筹推进长春和吉林市、大长白山、查干湖向海莫莫格三大冰雪经济增长极;成立吉林省冰雪标准委员会,推动吉林冰雪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用好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滑雪场联盟,建设国家冰雪旅游数据中心,服务全国。

——突破体制瓶颈,增加冰雪有效供给。发展冰雪与冰雪生态保护要相得益彰,这是吉林冰雪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多重利好战略背景下,推进冰雪资源体制改革;合理利用,推进生态冰雪场馆等重大项目落地;设立冰雪生态重大课题,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突破认识误区,构建全域冰雪格局。冰雪自然、冰雪生活以及相融共生的冰雪文化,都能产业开发,都是冰雪经济的主阵地。贯彻落实“一主六双”产业布局,做好“冰雪旅游东西环线”细化工作,加快完善各城市段精品旅游小环线,以双环线带动冰雪旅游带、冰雪产业集聚区、冰雪城镇发展;强化西部、优化东部,构建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全域、四季发展格局。

——突破效率限区,培育冰雪核心能力。协调“要素、效率、创新”冰雪经济三大发动机,以提升冰雪经济效率为核心,优化冰雪产业要素,搭建冰雪创新生态,着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金融助力,创新冰雪金融新模式、新路径;互联网赋能,培育智慧冰雪、冰雪装备新势力;全球引智聚才,构筑中国冰雪人才新高地。

——突破市场盲区,培育温暖冰雪品牌。用“暖元素”推介“冷资源”,打破思维定式、打开市场通道,持续打造“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品牌。突出特色,目的地形象品牌更具象;传递温暖,城市品牌更亮丽;优化服务,中国“品质滑雪”品牌更鲜明;打造“雪博会”品牌载体集成,营销矩阵更具集客力。

——突破交通偏区,畅通超级流量通道。大力推进交旅融合,完善旅游双环线交通与公共服务体系,打开吉林冰雪超级流量通道。推进沈白高铁项目,建设中国最美高铁冰雪旅游带,直通京津冀,远景由烟大海底隧道直通山东半岛及长三角;建设长春、长白山“双门户”,优化东北冰雪旅游格局。

——坚持产业主体,构建现代冰雪经济。坚持冰雪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面,形成产业集群,生成产业生态。优化“4+X”冰雪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冰雪商贸、冰雪装备等关联产业;推进政策集成创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冰雪经济体系;集聚高端冰雪创新资源,成为世界冰雪经济第三极和东北亚的冰雪经济核心区。

——坚持协同发展,开放共享冰雪力量。在协调、共享、开放的理念下,构建国际、国内、省际、省内协同机制,壮大吉林冰雪朋友圈,不断发出吉林冰雪最强音。鼓励省内东西冰雪流量互换,共同建设东北冰雪经济功能区;加强京吉、京浙协作,推动冰雪经济南北合作;以吉林省为核心区,推进“冰雪丝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在东北地区的再挖掘、再实践;筹办“冰雪丝路”国际论坛,推广“冰雪丝路卡”、组织“冰雪丝路杯”滑向世界。

十个方面的突破和探索,表现了吉林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入手,把吉林的冰雪实践、冰雪理论、冰雪思想、冰雪精神融为一体,反映了开创吉林气派、中国景象、世界水平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是冰雪产业的核心。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及产业链条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创新未来产业,是吉林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这是2022年9月20日拍摄的长白山天池。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长白山管委会的领导有着切身体会,宣传部部长孟凡迎在与我们彻夜长谈时多次谈到,作为世界闻名的风景胜地,发展无疑是必由之路,关键是如何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管委会面前的一道严峻的时代课题。

“不去盲目追求数量,要在小众高端有品质上多动脑筋。”孟凡迎讲述了一系列高质量发掘长白山景区的设想。如冰上瀑布,中外瀑布多得很,但皑皑白雪的冰峰之上“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的景观世界上还十分罕见。如何将这一奇景效应放大,考验着长白山管理者的智慧。

“还有温泉漂流,也是稀缺资源。”孟凡迎的心中装满了长白山的奇山异水,作为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他不仅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深情。如何高质量发展长白山的冰雪旅游资源,是他近些年来久久思索的课题。

像孟凡迎这样的干部并非一人,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超也是擅长思考的领导干部。高质量发展,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一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矿泉水上漂流怎么样?一定大有发展潜力。”随着王总的讲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矿泉水上漂流的奇妙景观。

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获得了长白山交通运输独立经营权,有出租车80台,运输客人车1000台,还有两个森工企业。2014年上市后,与打造景区国际化相适应,向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景区经营管理上加强创意和服务,改变长期困扰的“一日游”——看完天池基本就没什么可看,向二日、三日游转变,让游客住下来,玩得开心,始终是公司经营的重点。挖掘重点项目、南方重点客人的潜力,公司今年重点经营好两个滑雪场,一个一天接待1500多人,一个一天接待3000多人,突出粉雪的体验式旅游。针对滑雪发烧友的兴趣,经营好两个公园,西坡的雪谷公园设计的游玩项目技术含量更多一些,吸引游人前来体验,感受其中的魅力。

2024年6月13日拍摄的《粉雪传奇》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游客的个人感受上。为了让游人玩得尽兴,他们设计的游玩项目增加技术含量,增强新、奇、巧、特。针对许多人来到长白山都想把自己的感受传递出去的心态,他们开辟了“孤独邮局”与明信片业务,游人在长白山的体验和感受场景,可以通过视频发出去,还可以通过语音与亲朋好友互动体验。

“西坡最大的特色是1442级台阶,通过这些台阶攀上天池主峰,风光无限。”王总对如何将沿途风景与攀登健身结合,与观景欣赏结合,与人文历史知识结合,充满兴趣,他要把这一段行程,真正打造成游客的健康快乐驿站。

高质量的冰雪产业必然与金山银山紧密相连。王俊超兴奋地说,长白山的客源不愁了,门票要提前预约,一天只能承载一万人。门票到了夏天就更紧张了,要提前5天预约才行。2023年的游客275万人,今年增长得更多。哈尔滨火起来带动了东北冰雪旅游,到长白山的游人也越来越多……





冰雪动能正腾飞

冰雪经济要发展,冰雪产业要腾飞,必须找准发展的动力,找准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和能力,是冰雪新生活带动经济腾飞的真正动力。

“冰雪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吉林冰雪产业正在踏上高质量发展的腾飞之路”,张宪玉教授对此体会尤深。

谁也不会想到,整天在长白山转悠的张教授竟然不是东北人,他出生在河南林县。在北京联合大学他的办公室,听他娓娓道来,他的冰雪情缘以及高质量发展冰雪产业的研究成果。

虎年春节刚过,张宪玉又来到长白山。

近年来,张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特色小镇、冰雪四季发展与规划、森林与自然旅游、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足迹遍及北京市、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等多地,为这些地方提供咨询服务,是深受欢迎的专家学者。

2007年末,张宪玉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学的是城市规划。他的老家虽然冬天也下雪,但对冰雪的缘分还是由于毕业后赶上了申办冬季奥运会成功。他说,我的终身爱好与两个热爱冰雪的“外省人”有关。

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开展冰雪运动的热情,冰雪活动在有条件的省区得到快速发展。

“两个四川人,一个是好利来创始人罗力,一个是万达的老总王健林。”张宪玉教授讲起这两个人充满感情。罗力在好利来全国连锁店开到600家的高峰时,投资建设了万龙滑雪场。带着5000万元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成为张家口崇礼七大滑雪场之一。张宪玉被罗力的精神所感动,跟随罗力开始冰雪运动,并从此爱上了冰雪,钻研起冰雪,成为小有成就的专家。

张宪玉与吉林冰雪在2016年相遇。

从此他与冰天雪地结下情缘,且感情日益深厚。这一年,杨安娣紧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论述,从中看到了吉林冰雪产业的巨大发展机遇,开始谋划吉林如何利用冰雪资源,吉林冰雪如何起步的战略问题。

正如谈起当年起步艰难经历时杨安娣所说,当时在全国范围寻找冰雪理论方面的专家,特别是研究冰雪产业、冰雪经济的专家凤毛麟角。杨安娣是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吉林省主委。通过民主党派,她发现了张宪玉,并邀请他加入吉林冰雪研究团队。他们精诚合作,用三个多月时间实地考察,分析研讨,梳理提炼,对冰雪产业认识不断深化。

在长春举办的第七届吉林冰雪产业国际博览会现场,参观者在冰雪运动装备展台参观、咨询(2023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那时全国几乎没有人能讲清楚冰雪产业、冰雪经济。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只有冰雪运动,没有冰雪经济、冰雪产业。”杨安娣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艰苦努力,对冰雪产业、冰雪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初步成果终于问世。在向吉林省政府领导汇报后,向冰雪进军开发金山银山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9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成为全国首个发布冰雪产业强省文件的省区。这份文件的价值不仅在于全国首个,更重要的是再现了冰雪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价值和潜能。

“吉林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冰雪产业提供新动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2023年12月14日,张宪玉风尘仆仆从长白山赶到长春,出席吉林第七届雪博会。当天晚上,尽管时间很晚了,他依旧精气神十足,向我们讲述长白山美好的前景,特别对吉林高质量发展冰雪产业充满激情。

他告诉我,吉林从2016年起,对冰雪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当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还一以贯之地把高质量发展冰雪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动能。特别是《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吉林省对中央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创新性贯彻落实。

《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阐明未来一段时期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发展方向。

据介绍,规划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吉林省提出用5到10年时间,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万亿级规模,其中发展冰雪产业是重要一环、关键一环。

吉林省已经建成46个滑雪场,雪道总数347条,雪道总长度298公里,雪道总面积1032公顷。《规划》是全国完成的第一个省级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吉林省还对冰雪产业发展进行基线研究,通过现状分析、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企业走访,发现存在问题和痛点,总结对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的实践借鉴经验。

吉林省如何构筑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在发展冰雪产业时如何实现区域内外联动,这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实效。《规划》提出要构建更加有机、协调的“4+X”产业体系:具体是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贸、冰雪金融、冰雪交通等为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在冰雪运动方面,吉林省拥有冰雪运动国家级特色学校302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5所,每年浇冰场400块以上,近800万人次参与近300项系列冰雪活动。未来,吉林省将引进更多国际冰雪赛事,打造本土冰雪赛事品牌,促进冰雪运动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提高冰雪赛事场地场馆建设水平,发展多样化群众体育活动、冰雪专项户外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动冰雪运动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型。

在冰雪装备方面,吉林省将加快推动重型冰雪装备、轻型冰雪器材与智能型装备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冰雪装备本土化,积极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核心技术,打造东北亚冰雪装备制造业高地。重点在创新能力上、引进高端装备及个人器材上、平台承载能力上有所突破。

新雪季迎来了各地五彩缤纷的冰雪活动,在长春市、吉林市,在长白山、北大湖和查干湖,无论是冰雪文化创意,还是景区设计开发;不管是一项冰雪活动的内涵,还是冰天雪地中的奇思妙想,都力图融入高质量发展因子,让高质量发展冰雪的新动能推动金山银山的开发。

融合式构建“冰雪+”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冰雪发展的重点。近些年来,吉林着力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为核心,冰雪相关产业为支撑的“4+X”现代化冰雪产业体系。在“冰雪+”战略下,还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发放消费券拉动冰雪消费,协调银行为企业融资授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雪具大厅内,工作人员为前来体验滑雪的游客发放雪具装备(2023年1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吉林市是“雪博会”中的一员“大将”,以雾凇闻名遐迩。在吉林市一些冰雪景区采访时,市文旅局的领导介绍说,吉林市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还有全省唯一的地市级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借此统筹顶层设计吉林市冰雪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其域内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和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亦是国内知名景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拥有雪道64条,雪道面积239公顷,高速缆车14条,最大运载能力达每小时2.6万人次,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度假区。

银装素裹,群山苍茫。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人头攒动,到处是身着五颜六色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有的刚刚归来意犹未尽,有的正在做热身运动试图一显身手。这些操着不同地区口音的滑雪爱好者,正在享受着冰雪高质量发展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长白山冰雪旅游展现旺盛新活力,目前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说,长白山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不断打造产品业态、优化游客体验、完善旅游要素,推动文旅行业提档升级。

预计2025年,沈白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北京至长白山的最短运行时间将压缩至4小时左右,沈阳至长白山最短运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高铁打破交通瓶颈,将长白山直连京津冀大都市圈,长白山区域面临历史性发展新机遇。

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到来必须有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机遇会悄然而逝。长白山管委会的领导者非常清楚机遇意味着什么。只有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机遇才能转化成价值,才能创造财富。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李南哲对此感受深刻,他从宏观层面描述了长白山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特别对制约长白山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进行了深入分析,很有独到见解。他说,要瞄准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创长白山旅游千亿级新时代,任务艰巨,还有许多工作有待突破。

冰雪的新动能在于高质量发展,冰雪产业可持续也在于高质量发展。热闹的冰雪产业背后,是吉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而干部群众干劲的源头,是高质量发展理念。这种冰雪发展理念,描绘着吉林冰雪宏伟蓝图,推动吉林冰雪产业向着冰雪新生活目标奋勇前进。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迪扉

统筹:孟煜恒  

审核:朱宇琦

动燃二道
聆听二道韵律,感知二道燃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