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出去转了转?”张大爷刚走进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就有熟悉的医护人员打招呼。“刚买了点东西,顺便到这里开点药,测一下血压。”张大爷满脸笑容地回应。随后便有医护人员招呼着他坐下,开始测血压。居住在静乐县城的张大爷患有高血压,以前开药都要到县人民医院,走路需要近半个小时,还得排队挂号、开处方,有时碰到人多还挂不上号。自今年6月份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开业后,张大爷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以到达服务点。“和医院一样,开药都能走医保,还不用多走路、排长队。”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主要服务东城社区、儒林社区及周边地区,这个区域的群众到服务点步行不到15分钟。目前,静乐县城共有8个慢性病便民服务点投入运行,这些服务点组成了“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去年以来,静乐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巩固衔接和改善群众就医体验,首先在县城区域内构建“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慢性病患者方便用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易地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静乐县县城规模不断拓展,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原有的医疗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群众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静乐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带着问题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就医患者中老年人占比非常高,并且老年人腿脚不太灵活,到医院排队看病开药不太方便。”静乐县卫健局局长李俊德说。“静乐县中老年患者主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慢性病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需要长期服药,开药一直是慢性病患者心中的头等大事。”静乐县小康苑15分钟慢性病服务点负责人更熟悉基层情况。问清需求,明确方向,接下来该如何更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静乐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医疗集团、医保局、审批局等部门、单位与居委会一起,多次走访群众代表、部分慢性病患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协商讨论,决定参照“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做法,以县医疗集团一体化改革为依托,在静乐县城打造“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保障群众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到相关医疗服务。结合县城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交通环境、社区条件、诊疗需求等因素,静乐县在县城建设了8个慢性病便民服务点,点位之间距离适中,点位场所结构适宜,确保群众步行15分钟内至少能够到达一个服务点。走进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房间顶棚上蓝底白字的巨大标识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还有醒目的黄色数字“15”,象征着15分钟的便捷。“这就是我们服务圈的logo,简洁、明快、雅致,但也醒目,一眼就能看到。”静乐县在每个慢性病便民服务点附近的街道醒目处,都设置了“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统一标识,并且向社会公布了“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平面分布图和手机地图导航链接,以方便县城群众找到最近的服务点。
“请问有没有达格列净?”“麻烦给找一下立普妥。”“降压药有哪些?”……记者在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采访期间,不时有患者进来开药。“我们这里共拥有309种药品,全部纳入医保范围,能够满足群众基本用药。”服务点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服务人口中老年人占比高达70%,高血压、糖尿病困扰着很多老年人,那吃药问题就首当其冲了。所有这些药,我们都是平进平出的,不挣一分钱。”按照静乐县“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慢性病便民服务点配置的慢性病相关药品要达到300个品种以上。为保障慢性病患者基本用药和特殊用药,静乐县明确了45种慢特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等用药目录,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低于70%。在制定用药目录的基础上,静乐县医疗集团设立了中心药库,明确了药品采购主体、采购时限、配送主体、配送时限,完善了各服务点用药定期申报制度,缩短了医疗集团响应时限,优化了中心药库定期、不定期跟踪药品库存流程,并督促各服务点按群众需求及时配送、调换。目前可以供应服务点的中西药品种达到700余种。再大的医药机构也不可能把药品备齐,如果群众需要的药没有怎么办?工作人员从柜台里拿出一本慢性病服务及门诊短缺药品预约登记表给记者看。厚厚的登记表已经记录了一半左右,每行表格登记着购药群众的姓名、居住地、病种、需要药品、电话等信息。“群众登记以后,我们会立即把信息传回医疗集团,很快药品就会调拨下来,然后电话联系群众来取药。”工作人员介绍说。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慢特病患者用药网上预约机制,开通手机端查询预约小程序,有效解决了服务点存储药品有限、存储量大容易积压、品种少又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
“大爷,你这血压有点高,要按时吃药,明天再来量一下血压,连着量几次,我们看看怎么回事,好吗?”东城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在量完血压后叮嘱张大爷。按照实施方案中的配置标准,服务点至少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1名,面积80平方米以上,具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规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功能,配齐必要的医疗器具,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条件的服务点还可以开展疫苗接种、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等工作。家住在梅苑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附近的张女士已经85岁,常年的劳作让她患上了腰疼的毛病,前段时间开始在梅苑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治疗。短短几个疗程过去,她的腰疼缓解了不少。“以前嫌跑大医院麻烦就拖着不去看,现在这个服务点开了,溜达着就来了。就算有时候不方便,医生也会上门做检查。”张女士说,“在这里看病买药还能马上报销,方便又安心。”龙泉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更是开在美康苑移民小区内,有9名乡村医生,居民下楼就可以检查就医。据资料显示,今年1至9月份,梅苑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共服务患者27298人次,其中慢性病患者3400人次;龙泉社区慢性病便民服务点共服务患者9000多人次,其中慢性病患者2400人次。“便民服务点的营业,不仅方便了广大群众,而且减轻了县医院的门诊负担,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分流到服务点开药,使得县医院的药占比下降了4.7%,能够调动更多资源开展诊疗服务。”静乐县医疗集团院长段永强介绍说。截至目前,静乐县各慢性病便民服务点全部开展“配供药品、特药代购、门诊直报、慢病监测、健康咨询、慢特病申报受理、定期随访、慢病宣传”等一体化、连续性健康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到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静乐县构建的“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主要实行“1+n”模式,即以一个卫生院为龙头,与既有医疗机构共同编织成一张覆盖广泛的健康服务网,确保居民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静乐县还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开通了慢性病服务手机端——“码”上服务,并在该平台开展“慢性病服务大普查”“三类户健康动态监测”“慢性病申报及长处方宣传”等活动。截至目前,累计访客达7.5万人次,动态监测户数5600余户,患者累计预约表单7600余个,收到患者需求及意见233条,增加了群众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在“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暂时覆盖不到的地方,静乐县实施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不同群体,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体检。一般常住农户,采用就地就近原则体检;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群体,由属地卫生院提供上门体检服务,逐人逐户建立完善了健康档案,并在县内医疗机构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及时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的风险人群纳入健康帮扶范畴。同时依托健康帮扶动态管理系统,对纳入健康帮扶范畴的人群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人群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机制,落实好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措施,做好救治、康复等健康服务。10月29日,全市“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现场会在静乐县召开,总结推广静乐经验。静乐县县长居清平表示:“静乐县将持续完善‘15分钟慢性病服务圈’的运行机制、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盘点优化现有的闲置资源,合理整合盘活利用,听民意按需增设服务点位,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具备‘筛、防、诊、治、管’功能的慢性病服务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基层慢性病患者健康,不断提升县域医疗一体化改革成效。”来源:忻州日报
终审:杨强
复审:王国伟
初审:樊晶璟
编辑:张未平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hbfwz@163.com
新闻热线:18803508818
13903508888
1813505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