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西市林泉镇,隐藏着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合心村。每当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宁静的田野上,合心村便以它独有的方式,缓缓苏醒。朝霞、田野、果香,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田园画卷,让人心向往之。 合心村距离黔西城区7.5公里,距离林泉镇政府11公里,仿佛是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高速、高铁、清毕公路穿境而过,为这个宁静的村庄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村庄,探寻合心村的悠悠历史,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走进合心村,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高楼。它们高低有序,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楼房,是村民们用汗水和智慧建造起来的家园,它们见证了合心村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繁荣的历程。 合心村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明代时期,这里曾是水西宣慰府的一部分,属于“化沙”土目。那时的合心村,地势平坦,地质肥沃,资源丰富,是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据《潘姓支谱》记载,首个潘姓族人从江西吉安带领族人迁徙至此,落业潘家沟(今合心村)。他们在这里开垦农田,男耕女织,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随着周姓、赵姓、唐姓、蔡姓、卢姓等各家族纷纷落业潘家沟,村内居住人口不断增多,潘家沟迎来了新的发展变迁。 清代时期,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合心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康熙五年,黔西府设立,合心村隶属于黔兴里。那时,村民们以土墙、木顶茅盖、石盖房为主,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心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人口集中、姓氏聚族而居的村落。 民国时期,合心村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心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实行了包产到户,合心村的农业生产总值翻了好几倍,人民群众从不能解决温饱到走上了奔小康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心村更是抢抓国家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发展道路,大兴农业发展,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山改、大修供水供电工程、新办学校、通村通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村教育、卫生、生产生活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林泉镇合心村蜂糖李成熟采摘 范晖 摄
近年来,合心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玉米、烟叶、高粱、小麦、红薯、土豆等为主。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酒用高粱、大棚蔬菜、蜂糖李、猕猴桃产业等特色农业项目,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合心村始终坚持“产业先行、群众主体”的原则,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模化。如今,特色农业已成为合心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山上“果园”,山下“田园”的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在探访合心村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几个身着苗族服饰的村民。仔细询问下来,我们了解到,合心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有汉族、苗族两个民族。汉族占比较高,但苗族同胞的文化传统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合心村的语言属于黔中语言体系,简单通俗易懂,接地气,生动幽默有风趣,节奏感强。这种独特的语言文化,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他们交流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说到民俗文化,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合心村的婚俗民风。林泉镇合心村田园美景 侯进勇 摄
合心村的婚俗民风以明媒正娶一直沿袭至今。从上门提亲到“看人”“烧香”礼,再到送日子环节,每一步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感。这种传统的婚俗文化,不仅体现了合心村村民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和尊重,也成为了他们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的重要方式。 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更是将合心村的民风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春节期间,在外游子都会提前回到家中,腌制腊肉、做丰富的菜肴、祭祀先辈、吃年夜饭、给小孩发放压岁钱……整个村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欢声笑语。端午节时,村民们会在大门边挂上艾草、采集新鲜粽子叶包粽子……中秋节则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林泉镇合心村菜花风景 范晖 摄 据统计,合心村辖8个村民小组592户2619人,有党员、预备党员47名。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同心协力,通过科学建立健全完善农村组织体系,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自治制度体系;推行“五民主三公开”制度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基层治理的作用。以自治激发乡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村级现代治理,以德治引导乡风文明,充分体现了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开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积分超市及“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示范户评比活动等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如今的合心村,已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精神文明、稳定和谐的新农村。 诚挚邀请您和我一同走进合心村,走进这段悠悠历史,感受它的淳朴与厚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7-4222228 投稿邮箱:qxfb123@163.com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