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敏(河北)| 怀念手书写信的日子

文摘   社会   2024-10-08 10:33   湖南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欢迎阅读:






怀念手书写信的日子

 杨慧敏


   当世纪钟声90年代敲响的时候,但凡遇有逢年过节,各式各样的贺年卡、明信片、祝福微信和短信等,像冬季天空中飞舞的雪花,铺天盖地而来,而许多微信、短信又通常都是对方摘抄、转发或群发而已,这种形式化的节日祝福微信、短信等读来让人泛味索然。对于家人、同学和亲朋好友而言,仔细浏览过之后,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觉,大有扫兴和失之所望。由此,让我这个素有怀旧情感者,格外思念源远悠长民间传统中的家书文化。


  在过去传统的社会里,由于尚未发现和使用方便快捷的通讯设备,书信也就成为了大家、小家及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在书信形式和内容上尽显文采辞情,像《古文观止》中好多文章都是礼书信札组织而成,如《答司马谏议书》、《报任安书》等,像“见字如面”、“字如其人” 、“我手写吾心”等,这种带着写信人特有气息与温度的信札,传达得是人的一个内心世界,让收到信札的人阅读后,对信的内容总能回味无穷,爱不释手,直至铭记于心头。古往今来,书信个性化表达形式是任何通讯手段都无法取代的。许多礼书信札包括家书、信函等,因文字和思想境界度比较高,往往超越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局限,成为经济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书信从它诞生之日起,历经了千百年而不凋谢和衰落。“开拆远书何喜事,数行家信抵千金”,唐代诗人李绅在太平盛世得家书后喜极而泣。而在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战乱年月,则更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诗圣杜甫看来,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远远胜过千万两“黄金”的价值。

   记得上中学以后,每遇逢年过节,担任学校负责人的父亲总是嘱咐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拿起手中的笔,给在外工作的亲人写信。信的内容不要求水平有多高,但只要能表达出心意,写出自己真情实感即可。那时的我虽然并不怎么经常写信,但偶而也代替姑姑给远在部队服役的对象写信,天长日久,竟然摸索出了写信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老师嘱咐学生给在外亲人写信的教导,虽然内容要求并不复杂,只是能够抒发情感而已,语言也显得略微幼稚,但还是深得长辈鼓励和赞许。在他们看来,孩子能亲手动笔写信,证明他们已经长大了。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由于分管部门工作和任务的需要,我接触了省市新闻媒体多位老师和朋友。平时,我们除了依靠现代化通讯设备联络外,但更多的时间还是经常互通书信,交流工作学习生活和写作方面的经验,彼此逐渐达到了增进友谊,加深感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之目的。现在,我偶然翻阅早年与亲友、老师、同学和朋友之间的纸质信(函)件,总有一种宛如饮玉液琼浆的快慰之感。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地方经济的繁荣富强,人们已习惯用视频电话和手机微信进行沟通交流,书信似乎已经从人们的交流手段中渐渐淡出。爬格子使用了四十多年的笔杆子,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自己真情的游走,信纸上便留下一行行“心声”。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但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却遥远了,情感深度也逐渐变浅了,在电话和手机的无线两端,人们的感情细节已无从寻觅,似乎被飞流的电波删节了一样。此时,追忆在书信交往的日子,当然有失落,也有期待;有泪水,也有喜悦。记得季羡林先生曾说:“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力量维系家庭和睦,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岁月流逝,世事嬗变。如今,随着个人交往方面彼此越来越少,情感变化也如此薄弱,人生失去了的东西,也似乎像是浮云从眼前飘过一样。也许,我与同龄人生活方式略有不同,自己存有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之感,活得不够洒脱和浪漫。但我在这寂静的日子里,仍习惯时不时拿起笔,写着没有地址和姓名的信件,写着无人欣赏的短文怀念过往。这种甜甜的、涩涩的感觉,又有何君能真正体验过?手敲击着面前的键盘,诉说着自己的心声,但总感觉还是不如用笔写出来那样的亲切。因为,不知这冰冷的电脑、体滑的手机,会不会感动远在天涯海角的故友新朋?我想冒昧地问一句过去的知己,你还记得用笔杆子写信的日子吗?反正,对于手书写信的日子,我是心系不忘,情怀已旧。

                                                     2024,09,30,17:00完成初稿

      



作者简介:杨慧敏,男,残疾人3,大学文化,中共党员,80年代初在乡镇参加工作,后调入国家税务系统从事机关文秘工作,业余爱好写作,偶有作品在国家、省、市等报刊和微信公众号发表,现在是《河北日报》社特约通讯员。





作家摇篮
学习的摇篮,进步的阶梯,写作者的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