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共青团要始终筑牢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增强历史主动、彰显组织功能,主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下思考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大系统中谋划高水平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在“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的大视野中深化对学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定位的认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转化为加快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团上海市委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坚持为党育人作为主责主业,将引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作为时代责任,坚持在共建“大思政”中破题探路,在优主体、聚要素、谋布局、强机制上持续用力,在上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中找准定位,助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引领广大青年师生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一、发挥“联”的优势,构建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共青团要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持续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系统性成果。坚持用好党建带团建“指挥棒”。发挥好团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共建的学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不断完善与各高校党委重大事项函商机制,实现同题共答。推进团学组织“三结对”。健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常态长效化机制,完善市级机关团组织与高校团组织结对、高校院系团学组织与高中阶段学校团学组织结对、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导师与青马班学员结对机制,实现同学共长。推动育人链条“一体化”。紧扣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目标,持续优化高中高校学生推优一体化培养路径,推动培养档案和推优记录在全国的互联互通。形成资政育人“共同体”。联动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共育、课题共研、师资共享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团添彩。
二、优化“课”的要素,丰富内容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共青团要立足校园培养先锋力量,就必须构建符合团学组织特点的思政课体系。坚持一个传统。在重大事件、历史节点,上海团学组织集体备课、集中宣讲,既确保内容权威性,更在校园中形成共青团抓政治引领的强大声势。主导一项评价。始终掌握高校学生“第二课堂”评价主导权,用好“第二课堂成绩单”指挥棒,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出一批优课。逐年开展上海学校共青团专题微团课交流展示与技能比武,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精品团课,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探索一种模式。更多采用“大学生讲、中小学生听”的模式,推动高校团委承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高中阶段思政课程研发,增强“互动式”学习、强化混龄教育。
三、锚定“育”的目标,助力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青团组织坚持为党育人,就要在“五育并举”中找准定位。提高政治站位抓德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广泛建立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探索“沉浸式”育人的金字招牌。以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为契机,依托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在广大师生中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合力。聚焦科技创新抓智育。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求,在青年发展型街区、社区广泛设置创新实验室,引导广大同学深度融入“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着眼精神素养抓体育。深度挖掘青年味、群众性的体育大联赛项目,在品牌系列活动中涵养崇军尚武精神、培育学生“阳刚之气”。结合城市治理抓美育。针对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组织大学生在城市微更新、“美丽乡村”建设中献智出力。立足生产一线抓劳动教育。广泛设立大学生骨干培养实践基地,推动广大同学走进“田间、车间、直播间”为主要代表的“一、二、三”产业一线,“自找苦吃”、勇毅奋斗。
四、围绕“人”的核心,抓牢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共青团要始终成为引领青年健康成长的政治学校,必须强化团的干部就是思政工作者意识,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青年讲师。团干部要争当进课堂的“生力军”。以团干部上讲台为牵引,引导各级团干部特别是高校团干部端正价值观、练好基本功,把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提升直接面向普通同学的宣讲能力。团学骨干要形成规模可观的思政工作“常备军”。坚持高标准选拔、严要求管理,使各级骨干成为在校园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家里手。理论社团要成为善学善讲的理论宣讲“轻骑兵”。完善上海市大中学生理论社团宣讲工作机制,依托宣讲联盟、理论研究社团等载体,源源不断地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
编辑 | 玉新
责编 | 文君
终审 | 安静
来源 |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