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务,你脑子里会有哪些关键词?麻烦、累、不爱动弹、找人做……
家务劳动里最频繁出现的就是打扫卫生,过去,打扫工具主要四大件:抹布、扫帚、簸箕、拖把,考虑周全些就再加上水桶,这五大件在阳台或者厨房找个角落就能安置。
这几年接触更多家装案例,发现大家的需求明显升级: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电动拖把、蒸汽抹布、自动擦窗机……
在打扫卫生这件事上,但凡能省点劳动力的就尽量省去,随之而来的烦恼是这些工具如何收纳?许多屋主提出要设计一个家务间或者家务柜,集中收纳跟打扫有关的工具们。
家务间,为何存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件多了,容易七零八碎放在各处,需要用时可能根本想不起来。这几年流行的家务间,最大优势是将大部分家务劳动相关的工具集中收纳。
不少人对家务间的初印象来自日本住宅:有限空间里,居然会有一个集中处理家务、管理工具的空间,羡煞人也!
日本都市生活研究所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人们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处理家务?
答案让人震惊:平均每天花费3小时24分钟。
既然家务要耗费如此多的时间,房子设计时当然要考虑如何减轻家务量。
很多日式房屋布局,家务间跟厨房、卫生间相邻,力求家务动线最优,所需物品就近收纳,在空间设计中还考虑到了时间因素,创造多项家务同时发生的可能,比如洗衣房紧挨厨房,炖汤时正好洗烘衣物。
所以家务间的存在,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提高家务效率,让家务变得更加容易。
家务间,如何设计才合理?
尽管每家户型有所不同,但是合理好用的家务间却有相似之处,好用的家务间设计时要从5个角度考虑。
①家务动线最短
家务间“选址”很关键,不少人将家务间安置在阳台,而发生家务的场景多发生在卫生间、厨房、餐厅,中间隔着一个长长的客厅。上文提到,家务间要有利于提高家务效率,我更倾向于家务间靠近家务高频发生的位置,将家务动线控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避免做家务的人频繁穿越客厅或餐厅。
②考虑干湿动线
家务打扫涉及用水,比如清洗拖把、晾晒抹布等,家务间设计既要考虑干湿区域互动顺畅,也要考虑到是否有潮湿物品可能被收纳进入封闭的柜体内。
③根据内容物规划收纳空间
当前多数家务间的需求集中在收纳打扫工具。这个收纳空间需要多大,是哪种结构,应该由所需收纳的物品决定,在设计前,建议先罗列所有要收纳在此处的工具清单。
④考虑用电需求
打扫工具已经智能化,大多有充电需求,在设计家务间时务必要留出数量合理、高度合理的插座。
⑤预留未来准备
需求从来都是变动的,所以在设计家务间时最好留出20%富裕空间作为未来可变的调整区间。
来看一个我曾经的设计案例。红色区域为家务间,它紧挨厨房、卫生间、餐厅,临近家务最高频区域,实现“家务动线最短”。
黄色区域是设备间,配有水池,做家务时用水、晾晒动线也是极为顺畅,满足“干湿动线合理”。
上图为实景拍摄。这个家务间是把洗烘衣物、收纳打扫工具合二为一,为了方便操作,没有装门,用一个帘子做视觉上的遮挡,最大化利用空间。
设计方案时屋主只明确要收纳吸尘器,其他打扫工具处于迭代换新的阶段,要等入住后才能确认需求,所以这里没有设计复杂的内部结构,充分留白,只预留插座,后期物品到位再采购收纳工具优化整体收纳效率。
这个家务间不仅为未来可能增加的工具留足了容量,还考虑到了家务间本身清扫需求,注意门帘与地板的高度关系,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可以自由进出。
没有家务间,创造家务角
如果不是从房屋装修开始规划,无法实现一个完整的“间”或者“柜”,怎么来收纳跟家务相关的工具?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来看下面这个被创造出来的“家务角”案例。
从餐边柜、冰箱可以猜到这是餐厅一角。
这个角落紧挨厨房和北阳台。
北阳台作为生活阳台安装了洗衣机、烘干机、水池。这里将家务主要相关的做饭、洗衣、打扫功能进行了“三分离”,但它们都集中在一个小的区域范围内。
这个角落主要承担集中收纳用电打扫设备的功能,简化打扫工作的准备动线。
看起来mini的角落空间,用磁吸收纳盒和收纳抽屉两个最常见的收纳道具,发挥立体收纳优势,提升收纳容量。
虽然只有小小一角,但是收纳设计合理,拿取、组装工具时,可以手脚并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多余动作。用带轮抽屉,而不是常见的洞洞板收纳方式,避免不常用的扫除工具落灰。
从家务“间”到家务“角”,一字之差,空间容量却有天壤之别,但这就是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难题,需要我们积极接纳当前的空间状态,勇于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家务间还是家务角,都只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形式,背后真正的需求是如何提高家务效率、减轻家务负担,掌握这个真相,再去设计你家的家务工具收纳空间时,就能因地制宜,产生更多设计可能了。
欢迎大家添加编辑微信,加入到装修情报的滚叔辅导群,了解更多装修案例,装修干货,以及建材团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