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渝北区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这样说→

政务   2025-01-08 20:35   重庆  




在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

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们带来了一系列提案

擦亮为民底色

共鸣青年之声

快和愉小北一起来看看

他们关注了哪些呢?



陈雪纯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税务局

工作人员 





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今年我特别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我建议,一是优化招生环境。多方协同举办职教成果展、技能大赛,借新媒体平台宣传职校生成功故事。搭建规范平台,推行综合评价招生,拓宽中职招生渠道。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打造特色专业,提升竞争力。二是强化师资队伍,按需配足专业课与“双师型”教师,吸引企业人才兼职,落实职称评定等政策,提高教师待遇福利。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出台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激励政策,激发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研发中心,院校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余  沁




重庆空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维护女性生育权益

构建职场友好环境


作为共青团界别的政协委员,今年我将围绕维护女性青年生育合法权益提出建议。


我建议,一是营造职场友好环境。全面贯彻劳动法关于“三期”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明确用人单位在保障员工生育权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企业随意克扣工资或变相辞退“三期”员工。二是试点打造“生育友好岗”灵活就业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妈妈岗”“亲职岗”,让适龄青年能安心生育,不必担忧职业发展受到不合理影响。对于因生育暂停工作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及全方位支持,助力她们快速回归职场舞台。



李思鋭




重庆奥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地标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渝北人,我十分关注渝北的城市发展。今年我将围绕加强文旅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软”实力提出建议。


我建议,一是做好文化“引流”,挖掘老厂区、老街区等特色区域,将其改造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新媒体、自媒体拍摄短剧、电视剧、电影等;二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商圈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三是探索“联动”新模式,探索四川周边城市与区域内文旅建立深度协作关系,催生文旅新业态;四是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演唱会、体育赛事,推动“演唱会经济”,吸引外地游客,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促进外地游客集聚渝北,展现城市新风貌。



杨  薇




重庆市渝北区审计局企事业审计科

三级主任科员





优化运营,完善“定制”公交统筹机制


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今年我们关注到“定制”公交的管理存在精准化不够的问题。


我建议,建立健全“定制”公交和“冷线”公交统筹管理机制,明确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以专班方式进行统筹管理和调度;加强与市公交集团的沟通衔接,统筹全区定制公交线路,降低定制公交运营成本,节省财政资金;定期核实“定制”公交收入成本,适时调整与市公交集团的协议,压实市公交集团降本增效责任;对线网客流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停靠站点、发车班次,提高“定制”公交乘坐率,提升群众便利度和运营效果。



李  程




重庆八荒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经理





精准施策扩市场,非遗传承助发展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十分关注渝北的文化艺术以及其市场的发展。今年我将围绕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提出建议。


我建议,通过演出门类的分类,对演出项目进行针对性扶持推广。一是按照演出门类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场馆租金政策。热门演出按标准收费,传统艺术门类或需要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等演出打折收费,平衡演出市场,进一步提升演出场馆利用率。二是引进优秀的新兴演出门类,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打造有渝北辨识度的演出产品。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效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渝北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大家都在看

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渝北区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青春建功新重庆”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啦!
开课通知 | 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2025年春季课程报名开始啦
招聘|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招聘兼职教师,期待您的加入!
编辑 | 肖檬

校对 | 曹鸿森

校审 | 徐鑫

渝北共青团
共青团重庆市渝北区委员会官方认证平台。引领青年理想信念,传达青年友好政策,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彰显青年社会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