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灌溉新技术 保护生态建新功
1998年,谭言庆从西藏农牧学院水电系毕业,分配到林芝市朗县工作。他扎根基层,潜心钻研,一干就是21年,探索研究出了“江水上山”水能提水技术。该技术利用江河水自然落差进行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实现不用电、不用油,低成本、零排放提水灌溉。谭言庆及专业团队利用此项技术为南北山绿化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主动请缨 挑战困难
2012年,当他听说朗县政府聘请专家在研究利用江河水自然能量抽水解决灌溉时,无比兴奋,心想这不就是自己谋划多年、还没机会试验的“江水上山”技术吗?于是,飞快地跑回家,拿着成熟的设计图纸,找到领导请缨加入研究团队,领导爽快地答应并让他牵头研究试验。接到任务后,他连续十多天吃不下、睡不好,经常独自坐在江边反复推敲设计方案。几天后,他就在雅江边搭起了工棚,租来了工具,带着几个民工,开启了“江水上山”技术试验。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研究的设备成功地将河水送到120米的高度。可惜的是,正当准备验收时,雅江上游连日暴雨,河水猛涨,将浮船连同设备一起冲走,消失在雅江的波涛汹涌中。后来因岗位调整,试验就此中断,这件事也慢慢的沉寂下来。
抓住机遇 重起试验
2019年3月,自治区林草局党组为充实造林绿化和草原生态修复方面队伍力量将他调入,在拉萨市慈觉林村开启了第二次“江水上山”技术试验。这次谭言庆认真总结了前面试验的经验,对设备结构和安全保护方面作了优化调整,还引入了现代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随时蹲守在工地上和团队一起安装设备、焊接管道等。几天下来,他身上、脸上全是泥沙、油污,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叫累,一心想着,只要水能上山,树就能种活,这里的生态环境就会改变。2019年6月5日,自治区政府领导到现场亲自开机试验,随着阀门缓慢打开,机器便轰隆轰隆转动起来,不一会儿,远处山坡上一股水柱喷涌而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并甩开双臂一路小跑,奔向喷水口,谭言庆也边跑边擦拭着激动的眼泪,想起了局党组和领导对他的关心,想起了同事和朋友的支持,想起了家人的默默付出......
结合实际 推广应用
试验成功后,“江水上山”水能提水技术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两项;荣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纳入了国家林草系统科学技术推广项目库,全国各省(市、区)林草系统有关领导和专家前来观摩学习。
在自治区林草局党组的鼎力推动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江水上山”水能提水技术很快应用于美丽西藏建设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全区10个造林绿化项目和28个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中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14万亩沙化林草地焕发了生机。如工布江达县松多乡项目,今年秋天,在退化多年的草地上,当地村民第一次开心地用镰刀收割起黄灿灿的牧草,实现了农牧业增收和生态恢复良好的双赢局面。
发挥专业特长 服务南北山工程
2021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启动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作为林草工作战线上的一员,谭言庆多次参加南北山绿化水源工程规划工作,他往返于拉萨南北的山山水水,摸清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情况,多次为工程规划建言献策,助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同时他和他的团队不断研发,提升技术性能,提高设备效率,将“江水上山”水能提水技术推广运用到南北山绿化工程中。2022年6月在南北山白堆村工地“江水上山”设备吊装时,由于施工条件极其复杂,他亲自现场组织指挥,一块枕木被大货车碾压弹起击中他的右腿,他当场瘫倒在地上,抱着大腿不停挣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半小时后,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才强忍巨痛慢慢站起来,颤颤巍巍地继续指挥,直到设备全部安装完毕。由于治疗不及时,又没好好休息,导致他的右腿大面积淤血肿胀,不得不住院手术,近2个月才得以康复。
“青山拥南北,绿水绕古城”。在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拉萨城市周边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土壤环境不断改善,第一代播种的树种,已自然生长,甚至长出了不少“树二代”,原本岩石裸露的南北山披上了片片绿荫。
谭言庆同志在阿里地区狮泉河湿地公园江水上山生态修复项目引水管道中检查排除技术问题来源|区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