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单位
能否进行航拍测绘?
正确答案:个人和单位在取得相关资质后能进行航拍测绘。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七条至三十二条、《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某测绘公司工作人员林某在不具备无人机驾驶资质,且未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飞行申请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自己组装的无人机进行拍照测绘,被某战区雷达检测为异常空情,耗费大量资源处置。
最终,该测绘公司和林某向有关单位赔偿损失费用12万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
是否能随意破解
无人机禁飞
限飞功能?
航拍涉密场所
是否违法?
测绘项目转包
是否可信?
正确答案:不可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某境外组织负责人“琪姐”以商业拍摄、建筑测绘等名义,教唆境内人员黄某某拍摄涉及重要军事设施照片384张,并要求黄某某通过网络向境外传输。
最终,黄某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万元。
此前
国家安全部
曾多次发布提醒
涉密场所不要拍
为何会危害国家安全?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一批军事爱好者偷拍敏感军事装备的违法犯罪案件。
个别“军迷”为个人猎奇炫耀、博取流量关注,非法获取国家军事信息,并扩散至互联网,被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对国家军事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泄露建造进度。新型军事装备尤其是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研制周期较长,境外敌对势力可以通过分析个人私自拍摄的照片等相关资料,准确推测军事装备的建造进度,进而对其列装部队服役、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进行预估和研判,并可以此为参考准备反制措施。
——泄露行动部署。境外敌对势力可以通过解析军事装备的原始图片,获得拍摄日期、定位数据等关键信息。个人私自拍摄的照片具有任意性,相关内容的发布、传播无法得到事前监管,从而使军事装备部署位置、使用频率等重要信息暴露的风险性大幅提高。
——泄露技术细节。军事装备的外观不仅可以反映装备的整体参数、用途等一般信息,还可能隐藏关键的技术细节。军事爱好者拍摄的照片极有可能直接展现相关细节内容,一旦相关资料落入境外敌对势力之手,在专业情报人员的分析下,技术细节暴露的风险将大幅提高。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原文来源:国家安全部、
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话框发送对应【关键词】获取 精选内容
行业甄选
测绘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其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