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精进》: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高手?

文化   2024-07-02 14:57   辽宁  

从大学毕业,到步入社会,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未必能用到太多。有多少人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又有多少人用自己学生时代学到的技能来为工作服务?

工作几年之后,从一个部门调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所掌握的技能有可能不再适用。

这些都属于“知识归零”。

有的人惧怕知识归零,一旦遇到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再用得上,他们会措手不及,会不知如何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判断这样的人不善于学习。

而善于学习的人通常不会害怕改变,他们会视改变为机遇。他们会快速进入新环境,充实新知识,从全新的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

你善于学习吗?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早上的时间你在做什么?听课还是睡懒觉?

上班的路上你在做什么?读书还是刷手机?

下班的时间你在做什么?学习还是玩游戏?

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你会清楚看到自己是否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是否是一个为了提升自我而不断学习的人。

对于一个脱离学校的成年人,学习的意识和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人生赢家的关键因素。步入社会之后的学习究竟有多重要?

不谈我们追求的高大上理想,只谈如何在现实中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是做好工作,二是经营好生活。

工作上,升职加薪;生活中,其乐融融。要做到这些,不用大脑思考,只管去做能够实现吗?

不学习的人始终会原地踏步,而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上,需要的却是大跨步前进。适者生存,不进则退,无论何种处境,我们都需要不断进步的能力,而种种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以增进。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你要具备一定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带出一个好队伍;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要具备为人处事和基础工作的能力,才能对上应付领导,对下维和同事;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要具备一定的育儿水平和教育能力,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娃。

这些能力和水平,不通过学习,哪里能来?

学习让我们获得人生路上需要的新知和智慧,提高对事物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改进我们的行为习惯,最终提高自身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肯定不无道理,书的博大精深,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世界。

除了书之外,我们同样可以向他人学习,人和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还记得大学时代的舍友吗?他是不是对你有相当大的影响?

身处社会之中,交际圈会对我们的自我认知和精神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有一个女领导向来仪表得体,落落大方,而且能力突出,务实能干。你能从她的身上学到什么?

你会受她的感染,每天检视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得体;你会受他的熏陶,每天不自觉地精神抖擞来工作。你会想,这么漂亮的领导,工作这么能干,我一定要干出业绩才行。

这就是无形中的以人为师。一个人受另一个人的影响,不一定是正经八本的学习请教,熏陶感染,也可能就够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收获金钱与物质财富方面,你可能会说,几十年前有很多下海的人,他们连小学的文凭都没有,不是同样富起来了吗?

文凭不代表能力,而没有文凭也不代表没有能力。仔细看看那些富起来的人,他们要么自身拥有很强的悟性,要么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智慧,从而转化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贫穷的本质》中总结到:穷人无法跳出自己的处境,因为他们的理性仅存于自己的信息资源和认知惯性当中。

这番论断重中之重有两点,一是穷人缺少信息来源,二是穷人的认知能力有限。

针对这两方面的缺陷,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是提升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可以通过书本,也可以通过与人交际。二是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书本,也可以通过以人为师。

《贫穷的本质》中描述到,印度很多穷人都非常聪明,可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开销更合理也更高效,他们同时还非常勤快,身兼数职夜以继日。

可惜的是,印度家长们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息,精打细算却把子女教育的钱都省下来了;印度穷人们也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常识,不知道只有在一个领域深耕才能成为专家。

闭门造车,凡事掌握不到脉搏的人,想要获得财富步履维艰,困难重重,而善于学习的人却能轻松把握事情的关键和赚钱的要领。

意识的落后、信息的缺乏,让穷人的上升通道更加狭窄,让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更加缓慢,甚至陷入越不学习越贫穷,越贫穷越不学习的恶性循环。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解决贫穷的问题,即解决物质的问题,基础无疑在于学习。

表面看起来一直在学习的人实则未学到什么,与看起来没怎么学习实则学到很多的人,是有天壤之别的。

身边一个朋友是个忠实的学习者。他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社群,有读书会、写作群、跑步群。

但是通过接触,我感觉到,他读的书并没有真正转化成自己的新知,他的写作能力没有太大长进,跑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真正的精进。

他只知道学习很重要,却不懂得学习是为了转化成自己的才能,这个转化过程也就是知识输出的过程。

一个人的学习是输入,而输出是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才能。

什么是才能?才能是一个人通过不断的学习锤炼而开发出的潜能。要把我们的潜能转化成才能,就要懂得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知道一味的学,即便参加再多的活动,加入再多的社群,在学习方面投资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将新知运用到实际,也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我们能够看到,没有哪个讨厌学习的孩子成绩会很漂亮,也没有哪个喜欢学习的孩子成绩会很糟糕。

成人也一样,善于学习的人将学习视为乐趣,学完之后,他们会不自觉地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

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当享受学习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会提高专注力与记忆力,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当厌烦学习时,大脑分泌的压力激素会降低海马区的功能,从而影响记忆力并最终产生降速的效果。

一方面,喜欢学习本身带来的愉悦感,让我们很自然的接受学习这件事儿,从而更加高效的学。

另一方面,不喜欢学习本身会产生强大的压力,从而严重影响人的记忆力。

有的人在闲暇时间会拿出手机来玩游戏,而有的人喜欢拿出书本,或者电子书来阅读,每种行为都会成为习惯。

我有幸成了后者,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我的切身体验是:读书时,我是愉悦的,因为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

学习被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会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进而步入高效学习的良性循环。

如果你很难找到学习的快乐,那就从自己能够完全沉浸的事物开始,从能够带给自己最小乐趣的形式开始,让学习终究服务于你。

与喜欢学习的朋友共同交流讨论,读一本有感召力的好书,聆听一个充满魅力的名家演讲,加入一个发现新生事物的社团,这些都是你找到学习乐趣的不错选择。

从你填满好奇心开始,从你为理想的生活打拼开始,从你为实现追逐的梦想奋斗开始。从这些对于你来说自愿、而非被迫的情景开始,寻找学习的乐趣。

订立明确的目标,就是在学习的海洋中定位航行的方向,也是学有所成的助推器。

学习最怕的就是跟风,别人学什么我学什么,无论是不是我们需要提升的方面,我们都想学。别人学英语,我也学英语,别人学写作,我也学写作,结果往往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坚持不下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必不可少。比如我在职场中,口才欠缺,我就卯足力量,在口才上努力精进,并定位口才提升到什么程度。

我希望开会发言镇定自如,我希望当众表达畅所欲言,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最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我们的学习一定收获满满。

模棱两可的学习目标,会让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对学习起不到太大的促进作用。

别人学英语,你也跟着学兵英语,但是英语学完之后,没有用武之地,你不会出国,工作中也不会用到,说得再流利也没有用。

学习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自我提升、补足短板的手段。

了解自己的无知之处,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提升自我。就像木桶的短板,我们要知道提升哪块木板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木桶。

这个短板是什么?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晰。

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就是越是成绩差能力弱的人,越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而越是无知的人越认为自己聪明,越难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有一个方法让我们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短板,那就是知识输出法。

所谓知识输出法就是将我们自身已经拥有的智慧、能力,或者通过学习获得的自认为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考试、讲课、教给他人或者演讲、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出来。

在输出时,一旦你无法掌控局面或者无法做到自己心中有力量,这项技能就是需要学习补充的短板。

如果有两种学习方式可供你选择,一种是一天学习三个小时,另一种是三天连续学习,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你会选择哪一种?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天学一点,坚持每天学”的这种方法,最有利于大脑记忆,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可以让大脑获得愉悦感,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刚开始我们也许很难做到每天学习一小时,我们可以从第一天学习10分钟开始,第二天学习20分钟,第三天再递增10分钟,每天增加一点点时间会让我们更容易坚持下来,到了自己理想的学习时间,便可以固定下来。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让我们对学习产生愉悦感,并转化为自我肯定。此时,大脑受到“奖励”,就会分泌出“幸福因子”多巴胺,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你也许会说,在工作中学习,没办法给我带来乐趣。如果我说,让你成为工作中某一领域的专家,这个你应该不会排斥。

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达人,你会得到他人的充分认可,心中获得满足感,此时多巴胺又出现了。

而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领域,也离不开学习。

定下适合自己的跑道,在这个跑道上不停的学习深耕,然后前进,哪怕动作慢,也会到达终点。

有的人一年读100本书,但是问其读了什么书?取得了书中的哪些启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读书相当于没读,读再多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有的人一年要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付出昂贵的价钱和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他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中,也就是没有必要的输出,久而久之将学到的内容被淡忘,最终所有的付出都是浪费。这样的培训班上得再多,对于个人成长也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善于记住那些使用的信息,容易忘记未用的信息,而使用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输出。当你进行输出活动时,会使用各种搜集到的信息,于是这些信息便在你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融入你的血液,从而对你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会学习的人一定懂得输出的重要性。实际上,提升的过程就是大量输入与有效输出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学习是输入,实践是输出,那么输入和输出分别占比多大比较适中呢?

本尼迪克.凯利在《大脑认可的学习方法:揭秘科学性学习》一书中介绍了一项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记忆时间与练习时间相当于学习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对于成人来说,两者比例约为3:7是最佳的。

自我提升的程度与实际中有效的说、写、做等输出量成正比,应用知识越多越实,我们成长的空间越大。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输入过剩而输出不足的尴尬。

你对眼前的自己满意吗?你对生活的现状满足吗?

哪怕有一点点改变现状的想法,就从学习开始吧!

只要你愿意,学习可以提升你的能力,可以提升你的素养,可以提升你的价值,最终改变你的现状。

桦泽紫苑在《学习的精进》一书中说到:如果不行动起来,人生是不会改变的。要想改变行动,就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信息与知识。吸收新知识就会孕育出新行动,这就是所谓的“习惯”。

相信一句话,只要学习定有收获,只要学习定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在一天天积累中产生的,行动起来,一步步逼近无限成长。(END)

 

读你所爱,值得一看的好书(分类索引)

往期文章精选,这里一网打尽!

往期好音频(分类索引)

往期好视频(分类索引)

跃迁,成为高手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
《运动改造大脑》:运动的好处之多,超乎你的想象

《天道》:聪明与智慧的区别,一个看局部,一个看大局 《遥远的救世主》

为什么跨界学习很有必要?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附视频)

《把时间当作朋友》:开启心智,与时间同行

《学习高手》拉开人生距离的,是这些学习方法

掌握这个方法,会让你成为学习的高手《费曼学习法》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这10本书认真看完一本就够了!

公号新规,只有“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每期推送哦!
大脑帮,聚焦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
       


大脑帮
思维认知跃迁、学习方法论、演讲口才、实用心理学、身心灵成长。分享对应电子书,爱尚阅读——升级和重塑你的“大脑操作系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