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宁县罗桥镇沿边村,有一家传承六代、名为“豆轶坊”的豆制品作坊。第六代传人陈治国,曾经是国内一家上市企业的高管,4年前返乡接手祖传作坊。
“豆轶坊”生产的蒲包茶干中,有一款4块茶干的小包装,名为“得胜茶干”。“阜宁是革命老区,流传着许多抗战故事。豆轶坊‘得胜茶干’的故事,也是诸多红色故事中的一则。”陈治国说。
▲ 陈治国在展示新四军战士赠送给祖辈的墨盒
“我的母亲姓赵,做豆制品的手艺是祖传的。”陈治国说,据《赵氏家谱》记载,清朝同治年间,罗桥乡官浦村(现罗桥镇沿边村)的赵太源逃荒到上海的松江巷,给一张姓做豆制品的老板当伙计,学成手艺后,回到老家自己办起小作坊,做起了豆制品,走村串户挑担叫卖。
同村有位秀才,名叫陈谱,一日走到小作坊,见豆浆在石磨间汩汩而出淌入缸中,且豆浆即将溢出水缸,秀才随口一句“好一个豆溢坊也。”秀才的一句话,让赵太源的小作坊从此有了自己的名号——豆溢坊。
赵太源去世后,赵家做豆制品的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到了陈治国母亲这一代,赵家已经打破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将“豆溢坊”传给女儿。
2020年,豆溢坊传到陈治国手中。为了适应现代经营模式,他注册了“豆轶坊”商标,随即启动互联网销售模式,产品同时走进地方连锁商超,开启了传统产业的新篇章。
“1943年12月,豆溢坊传到第三代传人赵安芝的手中。那时候兵荒马乱的,靠这门手艺养活一大家人很不容易。”陈治国说,赵安芝夫妇凌晨3点多就起来干活,天蒙蒙亮就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叫卖豆腐、茶干。
一天清晨,在邻村小赵庄挑着担子吆喝卖豆制品的赵安芝,遇到几名手拿枪支的年轻人,为首的大个子操着山东口音上前说道:“老乡,我们是新四军,已经一天一夜没吃饭了,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吃的?”听到“新四军”三个字,赵安芝放下心来说:“我豆腐卖完了,担子上还有点茶干。”他将茶干一人4块分发给几名年轻人。对方刚接过茶干,就听到不远处有密集的枪声。大个子让赵安芝早点回家,并大声说:“撤。”
回到家后,赵安芝把遇见新四军并送出茶干的事情,跟家里人一五一十地说了。家人安慰他说,幸亏遇到的是新四军,要是遇见敌人就麻烦了。
十多天之后,“豆溢坊”门前来了七八个人,正在晒豆子的赵安芝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正是那天早晨遇见的大个子。大个子拉着赵安芝的手说:“可找到你了!茶干吃了还没给钱呢,今天我们是专程上门来道谢的。”
乡亲们听说赵家来了新四军,纷纷赶来看热闹。那个说话有山东口音的大个子告诉乡亲们,他是新四军,姓袁。那天打敌人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幸亏遇见赵安芝,每人得到4块茶干,打了胜仗。他让两名战士将刻着“得胜茶干”四个大字的牌匾,抬到赵安芝的面前:“以后打敌人还需要乡亲们的支持,这块牌匾表达我们的小小心意。”听完事情的经过,乡亲们也都鼓起掌。
临别时,大个子从怀里掏出钱和黄铜墨盒,塞到赵安芝的手里,说:“钱是茶干钱。这个墨盒,是我参加夜校学习时,首长亲自奖给我的,今天把它送给你,留个纪念。”赵安芝接过钱和墨盒,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我从小就听这个故事长大,后来在外求学、工作,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陈治国说,直到2020年返乡创业,想在茶干包装上寻求突破口时,忽然想起儿时长辈们经常讲的这个红色故事。
于是,他想找到牌匾和墨盒。“据母亲赵梅香回忆,小时候牌匾挂在外祖父家老屋的门楣上,几十年风吹日晒,后来坏了,不知在哪里。那个墨盒应该还在,她替外祖父翻盖草房子的时候,曾发现用一块红布包裹着。”陈治国得到这个信息后,在90岁高龄奶奶的指挥下,把老宅杂物间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一个破旧的柜子里找到用红布包裹着的墨盒。
阜宁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关于抗战时期新四军部队赠送豆轶坊祖辈墨盒的情况说明中,是这样描述的:今有豆轶坊收藏抗战时期新四军部队赠送祖辈墨盒款,为当年豆轶坊蒲包茶干传承人为我军义务提供茶干食品所获回赠。该墨盒特征为:墨盒材质为纯铜,盒盖上刻有“努力学习”及“五角星”与“党徽”标志,盒底为书法篆刻字样。此墨盒藏物在地方现存红色文物中尚未发现同品,弥足珍贵。
“得胜茶干”背后的红色故事
传承的是不仅是美味
还有背后那些尘封的往事和红色精神
展现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谊
阜宁县融媒体中心公益广告展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