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这里是君君~
26考研的小伙伴们,这些问题你们都搞清楚了吗什么是考研、考研需要关注哪些时间点、考学硕还是考专硕、考研都考什么、目标院校怎么选、考研信息都在哪搜集......
如果你还没搞清楚就先不要着急忙慌开始备考,请先看完这篇文章~我会尽我所能地把你们的疑问都解答清楚
26考研,指在2025年12月最后一周参加考试,2026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对于应届生来说,一般也就是在大四上学期参加研究生考试,在第二年的4-6月份被正式录取。25年9月 公共课及各院校公布考试大纲
25年9月中旬 预报名
25年10月中旬 正式报名
25年11月中旬 线上/线下确认
25年12月中旬 下载准考证
25年12月下旬 初试
26年2月 公布初试成绩
26年3月 公布国家线和34所院校自划线(随后开始复试、调剂)
26年5月 复试、调剂工作完成,院校公布拟录取名单
26年6-7月 发放录取通知
- 培养目标: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课程设置: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句话概括:一般只有好学校才有保研名额,参加12月考试的为统招)- 录取形式:不用参加研究生统考考试,分为保本系、院系交流(保到外系)、外推(保到外校)三种形式。通常来说,保本系较多,外推其次,院系交流最少。
- 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①GPA ②英语成绩 ③科研经历和竞赛 ④社团活动及其他荣誉
- 时间:12月下旬考研初试,初试通过后3-4月考研复试
- 考察内容:一般包括专业课1、2,英语,政治(管理类联考等特殊专业除外)
(一句话概括:应届生一般考全日制,在职一般考非全)- 报考对象: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主要报考人群是应届生及未工作的往届生)
- 报考对象: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主要报考人群是在职人员)
- 授课方式:业余制授课,上课时间多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
- 档案管理:不转档,且部分专业需要提供工作单位信息,且有工作经验年限限制
(一句话概括:A区比较发达,国家线一般比B区高10分)- 名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 竞争强度: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
- 名单: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 竞争强度:大都教育资源稍弱,B区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
国家根据当年的考研的整体趋势制定的一条分数线(分为A区、B区),是参加复试的最低标准。除了总分要过线之外,每一门科目也必须通过单科线,比如英语单科线、政治单科线等等(总分超过国家线但未过单科线=不通过)院校线就是在国家线的基础上,院校根据相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有的学校的院校线就是国家线,有的学校的高于国家线。我国有34所高校的录取分数可以不参考国家线,而是以自划线为标准。因考研填报志愿的特殊性,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如果无法顺利进入复试,这时就需要进行调剂,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争取其他院校的复试机会。经过考核,学校会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面试通知,并向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放调考试档案的“调档通知”,考生经复试合格后入学。注意事项①报考自划线学校,没过复试线,过了国家线就能调剂。
②报考A区,成绩没有达到院线,但是达到了A区国家线,那么就可以参加A区、B区有调剂名额的院校调剂。③报考A区,成绩没有达到A区分数线的标准,但超过B区院校的分数线,那么可以在B区进行调剂。
④报考A/B区,成绩没有达到B区国家线,就没有任何调剂机会啦。英语:完形10分;阅读40分;新题型10分;翻译(英语一10分、英语二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英语一20分、英语二15分)数学:考研数学根据学科门类的不同,分成了数一、数二和数三,三者的区别如下:因为考研只能报考一个院校的特殊性,并且大部分学校大部分专业都是自命题,考察内容和命题风格上都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选择好院校(9月部分院校考研大纲可能有变动,最好再找1-2个同专业的参考书目差不多的保底院校,这样就算目标院校换了参考书,也不会那么慌张)PART1 确定专业(专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最开始就选择好)有了大学四年的基础,会比跨考更轻松一点,知识点吸收也会更快。如果是考本校本专业的话就更有优势了。很多同学在高考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就填报了志愿,可能也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欢的是什么,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考研择专业就是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次,大家更成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和本专业的相关度,你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个人能力,以及专业的背景和发展前景。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跨考那些明确说明不接受跨考的专业,不然一年多的辛苦都打了水漂。选择地区和选择专业不同,读研不仅仅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也要考虑这个城市的教育资源如何、自己以后是否留在这个城市发展、考研竞争是否激烈等等问题。越发达的地方,竞争压力也就越大。如果以后要在读研城市生活,能否落户、工作机会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建议大家把目标地区缩小到1-2个省份,给自己后续的进一步择校留有余地。确定好地区和专业,其实已经缩小了很多范围了。下面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确定院校。下面这些因素可以参考(信息可以去研招网、院校官网、各大公众号查询):
比如报录比10:1,就是指每十个报考的人里有一个人被录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信息,直接反映了该学校的该专业的火爆程度,也是决定我们是否成功上岸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学校只招几个人,其中还包括推免,那么我劝你最好放弃这个学校。大部分同学其实是想一战上岸的,所以不建议大家拿一年辛辛苦苦的努力去赌一个概率很小的答案!需要着重看专业课的分数线以及专业课的考纲、参考书目,也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些相关信息,该院校是否存在压分情况等等。本科院校的背景会影响到专业基础和学科素质,一般大家都会选择比自己本科院校高一点的当作目标院校。可以以高考成绩、大学专业课成绩、四六级成绩、平时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项、发表的论文等等为参考。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上确认、准考证打印、复试调剂、官方时间节点公布。中国教育在线:考研报录比、历年国家线、公共课真题、各个考研院校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汇总等。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章程、调剂公告、学费奖学金、住宿等。26考研的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点赞”+“在看”,全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