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都城隍】庙向太行屹 名从光武扬

文摘   2024-09-02 21:37   山西  



庙向太行屹  名从光武扬

——楹联角度导游“天下都城隍”

□ 本刊记者 吴世超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学巨著,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这样的鸿篇巨制,开篇必为其要旨。查第一个故事是《考城隍》,作者借故事主人翁之口题联道:
有花有酒春常在;

无烛无灯夜自明。
这一联语,正是城隍文化信仰给人们的启迪:举头三尺有神明,为人要心地光明,行善最乐。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湘军名将彭玉麟也有一副题城隍庙联曰:
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间孽镜悬时,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可见城隍信仰影响之深远,从古至今,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社会各界都要共拜城隍,存敬畏心,作磊落人。城隍文化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山西长治上党区的一座古城隍庙,不但隐在深山,还居然叫“天下都城隍”。它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





自古以来,城隍庙都建在城市里。可是在距离长治上党区25公里之遥的天紫岭上,却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城隍庙。此庙红墙碧瓦,独矗于山巅,蔚为大观。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为什么这座城隍庙会建在如此偏远的山岭间,且还号称“天下都城隍”呢?

☞ 民间故事传神迹 天下城隍居太行

说到天下都城隍庙景区之前,咱们先来辨析一下这个特殊的名称,这其中包含三层递进的意思:城隍、都城隍、天下都城隍。
城隍一词,班固《两都赋序》有载: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圃,以备制度。《说文》载: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这说明城与隍这二者本来就密不可分,且本意即指城市设施。城隍神原意,就是守护一城安宁的神祇。


城隍信仰盛行于宋代,至明代由于太祖朱元璋力推,城隍由神灵演变为神职。各地因城隍庙的规制不同,而产生了各个级别的城隍,如都城隍、府城隍、县城隍。但无论这些城隍的级别大小,他们都一律在城内,以保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上党区这座城隍庙却在远离城市的天紫岭上,这就显得颇为另类。更何况还冠以天下之名。神州大地,惟此一例。
天下都城隍庙始建于何朝,已不可考证。目前正殿前墙壁上,尚存清顺治二年所刻重修碑,字迹多漫漶不清,但隐约可辨此庙曾在明代弘治年间重修,“其规模宏大,殿宇巍峨,诚一方之胜构也”。另一通立于光绪十年的《重修都城隍庙碑记》更有明确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光武奉命巡行河北,遭王莽之乱,经此逃避入庙,祷神曰:惟神暗中庇佑,日后大宝登基,封神‘天下都城隍’。及帝,握赤符乘龙遂降,封之。”来自马来西亚的林声耀先生,曾有一联题咏此事:
天子岭封神,尚一统城隍,护国安邦斯赐福;
太行阶拓界,敞千秋仙境,悠云巍宇此生春。
“天下都城隍”就这么隐在太行山中,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据资料所载,此庙应该是从汉代始建,屡有重建,一直传承至今。虽然地处偏僻,但它声名远扬,香火不断。在民间传说中,“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更是把这个记载演绎得活灵活现。
相传,此地原是一座小山神庙,供奉的是山神愚公。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带兵在附近追杀刘秀。刘秀逃到这里已是筋疲力尽。眼看追兵将至,无路可逃,只好往这个山神庙躲。由于山神庙长期无人进入,庙门口都挂满了蛛网,刘秀一过,即把蛛网戳了个大洞。刘秀心想:如果王莽追来,看到大窟窿,一定会来庙里搜查。于是便跪在神台前祈祷:“山神爷显灵,救我性命。他日如登皇位,必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让天下所有城隍都归你管。”语毕只几分钟时间,蛛网就弥合如初。追兵赶至庙门,见蛛网密布,料里面无人,便向别处搜寻,刘秀由此躲过一劫。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即封此地为“天下都城隍”,统管天下城隍,天紫岭也因此又叫城隍岭。




☞ 石刻屡题灵应事 香烟不断往来人

如果从传说中的东汉光武时期算起,“天下都城隍”建庙历史已达二千年左右,一直在此独享“与天为党、人神合一”神话胜境。因此名扬天下,尤其周边晋冀鲁豫等省份朝拜者终日络绎不绝,庙内香火不断、紫烟缭绕。


一个风和日丽的夏日里,记者一行驱车早早奔赴天紫岭。汽车还在山路间盘旋之际,远远就望见山巅上方方正正、富丽堂皇的宏大建筑群。从停车场出来往北而行不数步,即见一座高大的牌坊矗立眼前,六柱五门式,飞檐斗拱,白云缭绕,流光溢彩。牌坊正中间镌有“太行仙境”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步上台阶,见四根柱子上均悬有楹联。其一是:
复国备艰辛,记蛛网封门,佳话长留天紫岭;

安民多惕厉,借城隍言志,祥光高照太行山。
——河北 董汝河
上联从传说故事中,联想到光武中兴大任之艰巨。下联写城隍最重要的“安民”功能,敬业的城隍神让此地祥光高照,百姓安乐。切题切事,允称佳构。
另一副对联是:
府开仙境,眺数百里群山蕴黛,碧水浮金,秀气满门从地起;

庙统城隍,欣两千年紫雾环阁,白云绕宇,祥光万道自天来。

——山西 王彦平

站在牌坊下,极目四望,还真能体会到这副对联所描绘的神奇境界。大地蕴黛浮金,高天白云紫雾。层峦叠嶂,美不胜收;亭台楼阁,巍为大观。此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田原风貌尽在眼前,确有一种统御万物的感觉,果然不负“太行胜境”之盛名。山西杨怀胜先生亦题有一联,记此壮观景象:
八百里太行,于斯昂首,聚天地气,凝日月华,春风吹拂中原脊;

两千年古邑,若此归心,听虎龙吟,壮江山色,雅韵飞扬上党城。



穿过牌坊,前方是面积高达一万平方米的太极广场。广场南面是经常唱上党地方特色戏剧的神州太极楼。东侧是光武行宫,进门就是一面九龙壁,背面书有《光武帝赋》,大院中间塑有高大威猛的刘秀铜像。广场中央还有巨大的太极图案,整整64盆盛开的睡莲绕着太极图摆了一整圈,象征着《周易》64卦象。正值盛夏,莲花粉妆玉砌、亭亭玉立,煞是好看。来自江苏的江以虎先生曾题咏此景:
日照神州,江山一幅自然画;

坛开胜境,天地两仪太极图。
整个广场规模非常宏大,可容纳上万人。太极广场北面,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香炉,炉中供着“天下第一香”。香炉造型生动,整体古朴典雅,中有一条腾空而起的威猛金龙,昂首摆尾,飞旋而起。炉中所燃的香为特别研制,不怕日晒雨淋,且一只香能燃整整一年,可一直到次年的城隍爷生日时再换供新香,堪称一绝。
大香炉后面是108级陡峻的青石台阶一路向上,望之如天梯一般。这108级台阶,象征游人登临时,能把人世间所有108种烦恼统统踩在脚下。因此每一级中间的铁链上,都挂满了香客所系的祈福用红头绳,随风飘扬,洋洋大观。台阶起始处亦有牌楼,中有“凝古”两个古朴的金光大字,左右柱头上刻有一副对联:
太行立柱,绕紫雾祥云,举步即为天上客;

仙境开门,耸雄楼伟阁,闻香已是福中人。

——陕西 马向星
此联镌刻在此地,恰到好处。向太行立柱、为仙境开门,最切这一小平台的功用。登台小憩,环顾四周,举步即是仙境,闻香已在福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诵读罢,顿觉口角噙香,交口称赞不绝。联语既为风景增色,也为游客助兴,让人久久流连。
牌坊后面也刻有一联:
二千年护守恒持,独此荣封,长教庙貌崇天下;

百八级攀来不易,诸君莫废,别有风光在上头。

——浙江 金震欧
此联分而叙之。上联写天下都城隍的独特地位与恢弘气场,下联切到游客脚下的每一步,更是对一些望高阶而生畏的游客的殷切鼓励:勇敢地登上去,风光无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人间智者长流水 仙界愚公独在山

登上108级石阶后,就进入庙宇的第一进院落内,迎面而来的是偌大一通《天下都城隍愚公神功德碑》。据碑上所录的民间传说,此地原是山神庙,所供山神就是大名鼎鼎的愚公——“老三篇”中《愚公移山》故事里的主人公。从老百姓的视角看来,愚公就是天下都城隍的守护神,代表了群众的无穷力量。有顽强的毅力,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定能保境安民,共创美好生活。我们所熟知的“王莽赶刘秀”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在这通碑上定格为公元10年,而此碑立于2010年,刚好跨越2000年的时空。厚重的人文历史,引得游人百般感慨。

绕碑信步前行不数步是一小院,环顾四周,前面是供游客敬香的铁香炉,南面是山门与上面飞檐翘角的古戏楼、两边是小巧别致的妆楼、看楼,共同构成了精巧的第一进院落。戏台上古屏风上书有诸葛亮《出师表》,为民国时期书法家王鹤鸣所写。戏楼两边挂着一副非常有气势的对联:
非此庙何来汉家光武帝

惟斯神敢称天下都城隍
这副对联把民间传说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细想来作者口气虽大,却又尽在情理之中。当年刘秀因在此躲过一劫,才有了后来的光武中兴。而被金口玉言的皇帝所封,反过来又成就了这个小山神庙。平民愚公与天下都城隍神,从此俨然一体,两千年来一直雄踞天紫岭,盛名远播。


此庙依山而建,地势高低不同,拾阶而上即步入上院。天下都城隍的主殿坐北朝南,两边是配殿、献殿及东西厢房。主殿、配殿和献殿都保持了清代建筑的原貌。整个主体建筑琉璃迭脊,雕梁画栋,精巧恢弘,华丽壮观,极具视觉冲击力。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梁柱间镂空雕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武将文臣以及戏曲故事。殿内人山人海,前来敬香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忙着祈福与披红。好不容易挤到神案前虔诚仰望,城隍神面目非常慈祥和善,这与许多地方的城隍神狰狞的面目形成强烈对比。原来,这位尊神的任务是“剪恶除凶、护国安邦、赐福降祥、抗旱防涝、管领亡灵、超度众生”,同时还要掌管天下所有城隍老爷,神通广大、地位与众不同,所以备受人们的尊崇敬仰。

正殿前门两侧所刻的对联,再现了那个著名的传说:
蛛网弥合,典故千秋传唱;

民心向善,香烟百世缭绕。
这副对联进一步诠释了这座城隍庙香火不绝、千秋传唱为天下都城隍的原因。最关键的是,经此御封后,天下都城隍庙中供奉的山神愚公,摇身一变而为统管天下所有城隍的大神,可谓位高权重。伫立殿前,静心膜拜之余,想起了河北董汝河先生所题的朝拜联,特别应景:
登临放胆,摩天而问:谁是神仙,倚万里风云,开山上党?

朝拜皈心,揖手以求:我为龙裔,举千般愿景,祈福中华。
引领我们一路游览的景区游客中心经理郭慧茜女士是上党本地人士,她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和其它城隍多在明代受御封,从而变成神职不同,这里的城隍一直就是一尊神,而且是一尊非常灵验的神。别看上党区共有30多万人,基本上每个家庭一年至少都会来拜一次天下都城隍,就是因为城隍老爷灵验,有求必应。许愿、还愿者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城隍老爷生日(《续文献通考》:明初,都城隍之神,岁以五月十一为神之诞辰及万寿圣节,各遗官致祭),更是蔚为壮观。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等地的信众们,都会齐聚上党一起来祈福,场面非常盛大,由此而衍生的城隍庙古庙会,也越发红火起来。





☞ 满山紫气烟霞境 百尺浮雕锦绣图

正殿的后方有个超大的院子,灵霄宝殿中供奉有道教最高的三位尊神:玉清大帝、上清大帝、太清大帝。东边是道德经园,长廊中有长达40米的画卷,图文并茂地演绎了八个故事:老子诞生、孔子问礼、老子出关、尧帝禅让、商汤祈雨、太公垂钓、孟尝君纳贤、三顾茅庐。西侧是山海经园,也有长长的巨幅鎏金长卷,叫《新山海经传奇》,以上党地区流传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为主题,荟萃了名著《山海经》及华夏数百个神话故事,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徜徉在金碧辉煌的画卷前,封神榜、西游记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历历在目。记者一行更是很意外地发现了神秘飞碟、神州飞船等也在图中,真可谓是匠心独蕴、与时俱进的典范。甘肃李来子先生有联题咏道:
老子五千文,引来众圣谈经,群贤问道;

江山九万里,浓缩一园锦绣,三晋风情。
正殿东面是中华祖亭,亭上挂有“华夏归宗”的巨匾。这里有专门的祭坛,可供烧纸钱。祭坛总体呈天圆地方状,炉子的造形就是道家经典的八卦炉。不同的拜祭,会分不同方位。虔诚的人们披红悬彩,在这里焚香烧纸钱,香烟缭绕,别有洞天。
从都城隍通往祖亭的侧门外,有一面镌有“福”字的照壁。这个福字已被过往信众摸得油润乌亮。壁上悬有一副古联:
水声常在耳;

山色不离门。
联语简单而空灵,进一步诠释了此庙为观山听水、怡情养性的大雅之地。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融汇交织,把这一方山水点染得灵秀非凡。来自江西的胡小敏女士感而题咏:
踞中原而佑中华,统天下城隍,剪恶驱邪,八百里河川秀丽,功归长治;

崇上古而兴上党,开山西人境,臻和趋善,十万家烟火通明,乐在久安。



☞ 润物无声福泽厚 约民以礼古风存

步出天下都城隍山门,极目远眺遥山近水,但见群峰来朝,苍翠连绵,绝似画屏。云从脚下生,紫烟缭绕,天地一统,喜茫茫空阔无边。



山门前的城隍人物雕塑旁,红墙碧瓦、古朴典雅的一排厢房里,正在举办“礼约上党 约民以礼”上党乡约文化展。城隍文化本就会引人向善,历经数千年的浸染,上党区更是民风纯朴。展览汇集了上党区现存古碑刻中的乡规民约计21块,内容涵盖了村民自治、妇女婚嫁、土地买卖、护林防火、社会治安、维风励俗等内容,是明清时期上党区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另配有大展板13块,以现代化的方式,用全新的碑刻加解说形式,图文并茂地再现了这些乡规民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者漫步其间,《乡约记》《雄山书院记》《三晋第一家》等古篇章引人驻足,上党区各乡村的乡约历历在目,可见此地自古就有陶唐氏遗风,其俗俭以勤,其民乐而善,崇德尚礼。


上党乡约是上党先民以儒法共治的智慧结晶和历史见证。乡约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以圣谕为纲领,教化百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耕作、扬善惩恶,倡导互敬互爱的淳朴民风。在约束百姓行为、树立良好道德规范,以及调解纠纷、惩凶治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上党文旅集团组建以来,就注重挖掘本土文化旅游资源,从上党老宅院到荫城老门匾,从雄山书院到东山书院,从《雄山古诗赋》到潞商《劝号谱》,潜心耕耘多年收获颇丰,社会反响强烈。在天下都城隍景区举办的《上党乡约展》独树一帜,丰厚的乡约碑刻文化非常罕见。这是上党文旅员工寻访挖掘、甄别拓印、整理成展的。这是对城隍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外延拓展,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实践。城隍赐福,约民以礼,相辅相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建设宜商、宜居、宜学、宜养的“四宜”上党增光添彩。



上党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向荣先生说:“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上党文旅集团尝试传统文化与当下旅游产业从理念到形式的深度融合,聚焦上党文旅一盘棋,精心打造上党文旅公共品牌,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主题赛事与景区品质提升深入结合,努力实现上党文旅产业发展新突破,探索特色景区品质提升发展的新路径。”文化搭高台,经济唱大戏。这其中就包括越来越热闹的“天下都城隍”庙会经济。



☞ 普惠仁风海内外 长萦瑞气晋东南

虽然天紫岭远在深山,路途遥远,但每年农历五月十一左右,来自各地乃至海外的香客还是会不辞劳苦、如期而至。祈愿还愿的人潮络绎不绝。在老百姓的传统观念里,都城隍老爷“祈无不灵,而祷无不应”,是人们心中的“万能之神”。祈求城隍老爷护佑健康平安、顺遂无忧、得偿所愿,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
人们虔诚地备好供品,从四面八方赶到天下城隍庙,烧香叩头、顶礼膜拜、诉说夙愿。以前来过并如愿以偿的香客,更会在这一天向城隍老爷虔心还愿,有的送金匾、有的挂花灯、有的捐服装、有的献供品,还有不少人请来当地戏班唱大戏以感谢神祇……院内外人头攒动,云烟缭绕,场面十分壮观。
赶庙会的人们在祈愿还愿后,会坐在戏楼对面的台阶上看演出,顺便与熟悉的乡邻话家常。戏台上时常有“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前来助兴,喜庆的锣鼓十分威风。“干板秧歌”也是本地区常表演的曲目,深受百姓喜爱。一时间,大戏锣鼓、鞭炮燃放、香客祈愿、伶人说唱等各种声音交汇在一起,红火又热闹。赶会观景两不误,斯乐无极。庙门周边的空地、山坡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这一方独特的民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来自广东的成小诚先生感叹道:


天尊道德千秋,九鼎咸封,一元复始;

地借城隍半角,三清仰止,四海来朝。



除了独特的庙会之外,天下都城隍景区更积极拓展其外延,跨行业互动、跨省际互动,积极践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融合。
天下都城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请来长治市古琴学会作古琴展演、长治市武术协会作太极拳展演、长治市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作书画联动、长治市戏剧家协会表演上党梆子。八音会的喜庆锣鼓,时常回荡在挂满大红灯笼的太极广场上。红红火火的祝福对联,贴满广场四周高大的展架,内容创新、绝不雷同。远道而来的游客徜徉其间,氛围感直接拉满后,自愿参与古诗诵读和才艺展示的也就水到渠成、十分踊跃。
最近两年,景区还成功举办了两届热闹非凡的中国象棋擂台赛,因其影响力日益彰显,还将一直举办下去,打造为景区的新名片。同期举办的文化旅游节,以“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打造特色景区”为主题,设置文化讲坛、非遗交流、非遗市集、旅游推介、文创上线、融合创新等6大版块,创新性地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融为一体,因地制宜,打造有景区特色的经典主题赛事和传统文化展演。长治市象棋协会会长王华赞道:“天下都城隍举办的中国象棋擂台赛,是彰显上党文化自信的品牌赛事,吸引了象棋大师,吸引了文化大咖,更吸引了海内外游客。”来自广东的谢潇先生亦有联曰:


由中古以望中原,两千年城隍笑看:世代江山、往来俊杰;

座太行而屏太岳,八百里上党争呈:无边隽秀、不老传奇。


天下都城隍以其雄踞山巅,正对上党南界,纵享“与天为党、神人合一”的神话胜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祈福圣地。以文化铸灵魂,更能激发创造力、竞争力。借弘扬传统文化的东风,上党文旅集团正在积极采取“全盘联动、节赛并举、景产融合”的模式,充分激活并释放“旅游+”的巨大能量,促进文旅产业大融合,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努力将天下都城隍打造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探索一条具有上党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行文至此,记者突然想到:雄踞太行的上党人,就具有这种独特的“愚公”气质。业精于勤,他们心存敬畏,踔厉奋发、勠力前行,这其实是新时代的“智者”,所谓大智若愚者,难怪他们要把愚公奉为至神。有感而沉吟,撰得一联,以致敬这片热土和这里的神、这里的人:


天下都城隍

我本愚公独在山,与过客结善缘,一诺越千年,守初悟道;

殿前智者长流水,既言明且放下,此行纵万里,后会有期。


封面摄影 李会军      




来源:《对联》2024年第8月刊下(总412期)



上党文旅集团
山西上党文旅产业集团是长治市上党区投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坚持“数智文旅、品牌文旅、创新文旅”发展战略,采取“专业化重组、板块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是上党区具有创新力、引领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发展产业的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