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分手,女方成功复仇,我看到的却是把无敌的多功能刀!

乐活   艺术文化   2025-01-11 12:11   美国  

 



冷兵器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发展史。

属于它的时代虽已过去,

刀,

却仍将作为艺术品和不可替代的工具,

永远陪伴我们




2008年。


除了北京奥运会,还有部不错的电影,叫《拆弹部队》。

导演是昔日王的女人,凯瑟琳•毕格罗。

王是谁?

自然是拍了《泰坦尼克》《终结者》《阿凡达》《异形2》的詹姆斯•卡梅隆。

但强如卡神这样的王者,依旧没能降服这个1米8的女人。

俩人1989年结婚,1991离婚,同船两年。

有人说,这场婚姻让他们结下了解不开的宿怨。明里相敬如宾,好合好散,再见还是好朋友。暗里却恨不得在对方最得意的领域里,掐死对手。


也有人说,她偷了他的“九阴真经”,自修神功,欲成一番霸业。他窥出她无穷的野心,忧心忡忡,一怒将她逐出家门。

无论怎样,仇恨的种子都埋下了。从孕育、萌芽到成长,终于在2008年开出了恶魔果实,《拆弹部队》。


2010年。

第82届奥斯卡争夺战星光熠熠,强者如云。

《阿凡达》、《弱点》、《第九区》、《成长教育》、《拆弹部队》、《无耻混蛋》、《真爱》、《严肃的男人》、《飞屋环游记》、《在云端》……哪一部都是好电影。

但要说这里头最耀眼的,还得数卡神5亿投资25亿票房的神作,《阿凡达》。

“没错,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来给我卡梅隆陪跑的。”

但结果呢?却让人意想不到。

卡神前妻凯瑟琳携自己N年磨一剑,全球票房仅1600万的《拆弹部队》,如一匹黑马般凭空出世,横扫千军。

《阿凡达》和《拆弹部队》提名奥斯卡奖的数量都是9项,并且有6项重复,这里面包含着大家最看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差不多20年了。

那个1米8的女人,拎着把锋利的剑,又站回了前夫的面前。

冰冷,安静,眼中却是熊熊火焰。

人生这场戏,最讽刺的不是结婚又离婚,而是离了婚,还得站在同一个擂台上比来比去。

风吹云散,花落满地。

最终,在这场分小金人的茶话会上,凯瑟琳的《拆弹部队》夺走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俩最重的小金人,除此之外还,囊括手中的还有四个技术奖,可谓大获全胜。


而卡神的《阿凡达》只捧得了摄影、视效、艺术指导3个小奖,算的上乘兴而来,铩羽而归,再也不复当年《泰坦尼克》的寂寞无敌。

前妻终于踩趴下了前夫。

再牛逼的潘多拉钉子户,也没玩过拆X专家。

那这部《拆弹部队》好看吗?

整体来说还行,就是译名引发了不少争议。

原名Hurt Locker,不少人认为,这译成防爆服多准确。其实这话来源于美军俚语“被炸伤”,历史可以追溯到越战。此处的Hurt意为伤痛,Locker是储物柜,字面意思是装满伤心的柜子。根据剧情,可以译为伤心之地,苦痛之地。但要真搞成防护服、防爆服,就不大靠谱了。


故事一开场,就是混乱不堪的伊拉克。美军一个拆弹组,在漫不经心的处理一个拆弹任务。通常这种拆弹分两类方法处理,一种是拆引信,让炸弹无法爆炸。另一种是在杀伤范围内无人员受伤的前提下,就地引爆。

而他们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使用机器人放置引爆物去引爆炸弹。结果这小机器人要死不死的轮子忽然坏了。于是盖•皮尔斯所饰演的拆弹专家上场了。


对于这样级别的演员,这样的腕儿,肯定是不死英雄啊。救战友救平民救世界,最后功成身退,一堆美女左拥右抱。不知道别人咋猜的,反正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没想到我错了。低估了卡神老婆强大的人脉关系,盖•皮尔斯只是个酱油龙套。他在给观众示范了标准拆弹流程后,镜头里一个伊拉克人出现,他阴险的拿着手机,当电话拨通时,炸弹被引爆,盖•皮尔斯嗝屁了。

影片开头就树立了一个反英雄反常规的基调,战争面前,人皆会死,不死的兰博只在开了外挂的魂斗罗里。

于是男主詹姆斯虽然另一个身份是妇联里的超级英雄鹰眼,但在这部片子却只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在这种遍地危险,到处充满恐惧的环境里,拆弹小队每天都活的心惊肉跳,感恩上苍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而詹姆斯不这样想,对于拆弹和战场上各种未知的危险,他无比兴奋。离死亡越近,他就越快乐。

什么防护服,机器人,完全不要。徒手触摸引信,才是真正的拆弹老炮。

很显然,这份危险的工作对詹姆斯来说就像修车,他喜爱并沉醉于整个拆弹的过程。

即使能正常引爆的炸弹,这家伙也绝不撤离,对于会不会炸死自己他不管,会不会炸死队友他也不管,不把炸弹彻底拆除绝不收工。可以肯定拆弹这事,能给詹姆斯带来极其强烈的快感。当他拆完炸弹,回到车上抽起一根事后烟,那脸上的表情疲倦而又满足,就像刚“啪啪啪”完。


电影里,有个当官的跑来问拆完弹的詹姆斯“你丫一共拆过多少弹?”

詹姆斯有点腼腆的笑笑,然后坚定的回答:“长官,837个。”当官的钦佩之情无以言表,心想:“可以发五一劳动奖章了。”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的一个奇怪嗜好,收集炸弹引信。不但收集,还都放床底下,想起就拿出来把玩一会,感慨一下:“这个弹好,当年差点炸了劳资的腿。这个也不错,差点送我去见上帝……”

这种收集癖,就像集邮玩刀和收藏古玩字画一样,不断的鞭策着詹姆斯去拆更多的炸弹,涉足更多的危险。

拆弹早已不是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在这种奇特的动力驱使下,或许把拆弹总数定一个宏大数字来机械的完成,已经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电影里有个片段,拆弹狂人詹姆斯对儿子说:“小崽子,你这么些玩具,要好好珍惜。人长大以后,就没这么多好玩的了。你看劳资我,除了玩弹一无所有。”


和其他故事里热爱生命的英雄不同,詹姆斯对于重返战场的需求更像是一种借口,他对拆弹的迷恋早晚会送他见上帝,如此急切的追逐危险,只不过是想寻求一种生命的解脱。

导演用一种纪实的手法进行拍摄,摇晃的镜头画面让观众无比真实的感受到纯粹的伊拉克战场。蝼蚁般的平民,紧张兮兮的美军士兵,身处混乱的战争中,无论是谁都有可能会随时死去。

整部电影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散漫的片段。叙事不紧凑,更没有步步紧逼的迭起高潮。但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却让人紧张,气喘,甚至有点想尿。

这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狂人詹姆斯疯狂的做派,就是他拆弹时手里的多用工具钳。


剪电线,拆除引信,成功解除一个又一个爆炸物。


绿的?还是黄的?有时候命运就在一剪之间。


对于多用工具,我和群里很多刀友一样,是迷之热爱的。

当机械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和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后,刀友们恨不得自己的EDC里随便掏出来个家伙都是十万功能要你命三千。


不论什么样的小麻烦,总有一个小工具可以完美解决。

但现实很残酷,哪一种多用工具的的功能数都和重量成正比,功能越多,便携性就越低。轻便和高大全,自古两难全。

传统多用工具不合手,那就只能看回咱们熟悉的战术厂牌了。

对于附加功能,有些刀厂大佬也是很热衷的,脑回路一闪,做个创新,增加点附件也是不少人喜欢干的事。

而且和那些民用休闲钳子比起来,战术刀厂出的东西,绝不累赘,一水的干净利索,让人赏心悦目。

比如DPX,就是这么一个有个性的牌子。

我们都知道,DPX的创始人佩尔顿,是个久经沙场的战地记者。血雨风霜,战火硝烟,那是闻惯了看遍了,死人堆里也是爬进爬出过不少回。

所以对于刀,对于工具,他有着一套自己的执念。

而DPx HEFT 4 突击,就充分体现出了他对多功能战术刀的设计想法。


突击这把小直,全长22.86cm,刃长10.2cm,厚0.46cm,刃材Niolox,重199.86g,意产。

从外观上看,按照隔壁邻居TOPS老板的话说,这是一支主流的战术生存刀。

当生存爱好者越来越多,战术刀厂纷纷做起了跨界,战术和生存,这俩类别的区别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战术刀越做越厚,生存刀越做越利。战术生存这个模糊概念也被刀友们玩闹似的叫了起来。

突击这把刀就够厚的,0.46cm了,对于小直的话,我是不会怀疑你的坚固程度了。


刀尖是常见的水滴头,开锋方式估计是考虑到了厚度,采用偏向于切削的高位大平磨,配合10.2cm的切割线,这个尺寸能干的切削相关的活,无论处理个树枝还是对付果蔬猎物,都没什么问题。

刀身表面带有石洗黑的涂层,晚间使用不会反光。

刀背至刀柄的位置,凸起了一段“鱼鳍”。背面是三种尺寸的剥线口,接线的时候,如果没趁手工具,给电线剥皮就可以用得上了。


由于和ESEE当年的渊源,DPX的刀不少都能找到些老大哥的影子。

这支突击小直的刀柄也不例外,整体呈纺锤形,中间粗,两头细,贴合掌心,配合护手,握持感良好。

刀柄是机关所在,拆下好拧的螺丝,里面是个迷你空仓,可以放打火棒、鱼线、鱼钩、螺丝批头、迷你指南针之类的小物件。


在刀柄的尾部有个可以组合螺丝批头的插孔,批头插进去,就可以临时客串螺丝刀拧螺丝应急了。

柄尾是伞绳孔和每把DPX都不可或缺的开瓶器。大概是因为佩尔顿洒脱的性格使然,他觉得人生在世,唯刀和好酒不可辜负。所以就给每把刀增加了开瓶盖的功能。


虽然佩尔顿是美国人,佩尔顿的刀也是美国牌子。但由于和钢狮浓厚的基情, DPX一直都由钢狮代工,所以准确来讲,突击小直该算是意大利土产。
而且依赖品质可靠的欧洲第一大厂,DPX质量一直都很不错,

总体而言,DPx HEFT 4突击是一支粗壮的户外生存小直。整体造型战术感很强,刀身集成了剥线钳、开瓶器、螺丝刀、储物仓多种功能,手感优秀,可玩性丰富。在多用工具界博丑的当下,这刀算是长的相当好看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麻烦请点个在看
码字不容易,算是对兄弟我小小的鼓励,谢谢


倘若你有喜欢的冷兵器想了解,可以留言
只要我平时有空,一定尽量满足大家


人间毒药

不看这些晚上我真睡不着








更多精彩内容

【新年福利】玩主会鼠年许愿墙

这刀,隔着手机都能溅你一脸血

杀一只猛虎,用啥刀最好?

换把刀玩玩吗?看一眼能死的那种

深挖爪刀的祖宗,原来还是件古董?

我知道这刀玩不好会割手,但我就是想要

杀一条龙,需要几步?

原来,这刀是给特种兵头头们做的

黑人的刀,究竟有多危险

做出绝世好刀的放羊娃

合理合法有钱拿,这样的刀客你羡慕不?

干货,巴斯刀入门不能错过的一盘硬菜

当刺客不容易,没把好刀你下的去手吗?

老牌战术刀,黑水雇佣兵都拿它来保命

拿这刀做海盗,会不会死的慢点

这刀设计出来,就是干外星狗的

如果刀和老婆,只让你选一个

很多人还在死磕房子,我却说最值得投资的是刀子

放毒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没有。

更猛的料见【美图传真】



玩主会
小众摄影期刊,国外摄影作品分享,古今冷兵器\x5c户外装备\x5c自然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