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三农频道消息:
中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在新疆喀什地区试种成功!今年6月份,这批沙漠小麦首次收割,近6000亩的沙漠麦田,最高亩产达到了294公斤。由于地理原因,我国一直存在着“南涝北旱”的情况,加上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比上一年减少了127.4万吨。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广袤的沙漠。中国有3亿公顷的沙化土地,如果能利用起来,那可是一个泼天的富贵!经过长期的勘测,最终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成了被选中的沙地。麦盖提县沙漠面积占到全县的90%,其中盐碱地面积超过60万亩,而且降水极少!那么沙漠种小麦这样天方夜谭的壮举,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沙漠种植最重要的就是推平沙地后必须快速种植,否则风沙一吹又会变回原貌,勤奋的中国人仅用两个月,就推平了7000亩沙漠!
加上智能化操作的普及,管理施肥、播种、培育...都能在手机上面操作,大大的减少了人工耗时。今年六月份收获之后,亩产竟达到了260公斤,且品质达到一级小麦标准。而且更令人惊喜的是,收割后竟发现剩下的麦秸秆却无意间形成了一道天然沙障。
原本只是为了增产粮食,但随着麦茬的腐烂,沙子里多了有机质,涵养水分的能力也增强了,慢慢地,以前寸草不生的沙地,也开始长出了一些耐旱植物。再加上,小麦根系十分发达,能够深入沙层,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小麦收割后,这些根系还留在沙里,让贫瘠的沙地变得疏松肥沃,一茬接一茬,曾经的流沙,也慢慢有了沃土的模样。最巧合的是小麦吸收了土壤里的盐分,在小麦的“净化”下,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开始长出了绿色的希望。本来只是想着种些粮食利用起荒地,竟搞了一个工程“大乌龙”,找到了一条治沙和改良盐碱地的新路子。治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这种效益是可持续的,它将惠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从最初的增产粮食,到现在的固沙治碱,沙漠小麦带给我们的,何止是一个惊喜。科学家们提出设想;技术专家攻破难题;农民兄弟大干快上......创造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麦盖提奇迹”,在大漠深处上演,会有更多的绿洲在沙海中崛起。刚开始寻求沙漠种地时,很多国家对我们冷嘲热讽,说中国异想天开闲得慌!现在看来那些曾经的“乌龙”,也许恰恰是通往成功的起点!早在去年就有外国媒体报道,通过卫星拍摄的照片发现,中国人似乎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他们的消息确实没错,在防风治沙的同时,我们在光照充足的沙漠地区,顺手铺设了上千平方公里光伏发电板。光伏板就像一排排遮阳棚,避免阳光的直射,降低了地表温度和水分蒸发。而定期冲洗光伏板表面的水,为下方的植物提供了水分。有时候杂草长得太高影响了光照,发电站还会养一些小羊“除草师”,实现光伏+种植+畜牧的循环经济模式。一个个看似无心之举的背后,其实也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塔拉滩光伏电站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为了让地球家园更美好,通过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努力拼搏、人定胜天。希望通过沙漠治理工程,把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最后为您推荐霞浦创作采风活动:
精彩推荐:
新|2024年霞浦滩涂风光摄影组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