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3个专项项目指南!

学术   2024-09-30 19:06   中国澳门  


今天(9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三个专项项目指南,涉及信息学部、管理学部两个学部。详情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指南

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和验证是科学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取向、研究热情和创新活力。为应对现有基础研究成果评价和验证方式单一、交叉研究缺乏标准、对新兴学科适应性不足、评价和验证机制滞后于科技发展等问题,信息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现公开发布2024年度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一、定位、资助范围

  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领域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科学传播、平台建设等活动。

  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 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验证技术(以下简称“科技成果评价类”项目),主要研究:i)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的数据平台构建方法;ii)基于要素化大模型及新型分析方法的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方法;iii)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示范。

  2. 科技竞赛测评及验证技术(以下简称“科技竞赛测评类”项目),主要研究:i)科技竞赛内容设计方法、载体形式、审核流程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机制;ii)安全可信、场景化交互、虚实结合的比赛场地设计与构建方法;iii)智能与数字技术驱动的科技竞赛测评方法与基于注入式技术的科技竞赛仿真验证。

  二、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专项项目。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1. 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

  3. 上一年度已获得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资助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或参与本类型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专项项目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注重科学研究范式变革,鼓励聚焦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开展成果评价和竞赛测评研究。

  2. 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资助经费约为100万元/项。科技成果评价类计划资助1-2项,科技竞赛测评类计划资助3-4项。

  3. 本期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2024年11月4日16:00。

  4.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选择“科技活动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申请代码1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信息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以F开头的申请代码)。

  专项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5. 项目的研究期限统一填写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6. 申请人应在项目名称中明确申请的科技活动类型,采用“XXX类:XXX(项目名称)”的结构。申请书正文应与所申请的类型相对应。

  i)“科技成果评价类”项目应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背景、面临的问题、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预期成果,可行性分析、组织保障措施、平台对科学基金管理及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等。

  ii)“科技竞赛测评类”项目应包括:背景、意义与必要性,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前期工作基础及预期成果。

  项目内容应与信息科学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及管理需求相匹配。科技活动项目预期成果中必须包括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活动总结/出版物/软件平台等;如果获得资助,上述成果将是结题审查的重要依据。

  7. 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如实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

  8.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9.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具体要求如下:

  (1)本专项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方式,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并及时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与之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2)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前(2024年11月4日16:00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完成审核、确认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须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2024年11月5日16:00前)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依托单位未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审核,或者未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提交项目清单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10.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本通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项目指南和本通告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三、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9778;电子邮箱:zhanglijia@nsfc.gov.cn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项项目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商管理科学问题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变革性技术,对商业组织的影响与日俱增,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组织系统设计、企业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构想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新技术的涌现亦对企业发展提出了诸多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改变企业内部各要素的组织逻辑?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企业价值创造与创新升级?如何平衡效率与风险,促进技术赋能过程中人、财、物的有效运作与长足发展?工商管理作为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需要积极关注前沿的技术变革与企业难题,助力中国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升级方面领衔前行,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商管理科学问题研究”专项项目。

  一、总体科学目标

  本专项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数字代理人系统、战略人力资本资源、会计信息、新产品开发以及个性化营销等方面,深刻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工商管理实践的内在机理和深远影响,鼓励采用跨学科合作、与实际场景相匹配的数据融合技术等方法,推动工商管理研究范式与理论创新,解决企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面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代理人系统设计与管理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代码)。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了多模态、互动型、智能化数字代理人,使得丰富的商务场景中涌现出数字代理人系统与人类代理融合的新模式,对商务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研究内容包括:1.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互动型数字代理人系统设计机制研究;2. 基于人类价值对齐的数字代理人系统设计优化调整;3.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代理人系统能力演化策略研究;4. 数字代理人系统多主体合作与交互博弈机制研究;5. 数字代理人系统的治理与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二)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本资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代码)。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知识创造逻辑,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知识生产的成本和门槛,另一方面也重塑了企业人力资本资源价值创造的过程,对知识型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内容包括:1.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战略人力资本资源的生成机制研究;2.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企业人力资本资源投资偏好的影响;3.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本资源价值创造过程;4.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人力资本资源价值评估与分配;5.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企业人力资本资源价值链的伦理议题及治理。

  (三)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代码)。

  生成式人工智能颠覆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信息生成与处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大样本、多模态数据的处理效率与输出能力,大幅降低对使用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门槛要求。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更高效的信息生成能力,但同时也加剧了虚假信息、有偏信息、同质化内容的产生,并可能导致信息过载的现象。研究内容包括:1.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企业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内容、方式、效率的影响;2.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信息中介搜集、处理及传播会计信息的影响;3.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过程及决策有效性的影响;4.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监管、审计机构识别和防控潜在风险的影响。

  (四)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代码)。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现实世界模拟、迁移学习、超级计算以及理性自主决策等强大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进化,推动产出创新程度更高和更富效率的新产品开发成果。研究内容包括:1.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融合机理;2.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3.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意获取、关联等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作用机制;4. 基于人智融合的新产品市场验证;5. 基于人智融合的新产品开发迭代优化机制研究。

  (五)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数据洞察与个性化营销内容生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代码)。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数据洞察有助于全面理解营销线索,深入挖掘营销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生成营销理论驱动的个性化内容,如: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与消费者开展有效互动。研究内容包括:1. 营销理论驱动的多模态数据洞察;2. 营销理论驱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3.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个性化营销内容生成;4.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跨模态营销内容生成;5.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营销策略优化。

  三、资助计划

  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拟资助5项左右,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200万元/项。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本专项项目申请时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接收时间为2024年10月30日—2024年11月3日。

  2. 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专项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专项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1应选择管理科学部G02下属相关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名称可以不同于拟资助研究方向下列出的研究内容名称,但应属该内容所辖之内的研究领域。

  管理科学部不受理如下申请人的项目申请:①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19年1月1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但在本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若已获得《结项证书》,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书后附《结项证书》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②2024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

  (5)每个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3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人应当按照专项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请在申请书正文开头注明“2024年度专项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商管理科学问题研究:***(按照上述5个拟资助研究方向之一填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总体科学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8)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必须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2024年11月3日16时)前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3. 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1)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如材料不完整,将不予接收。联系电话:010-62328591。

  (3)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联系人:何毅,电话:010-62326898,电子邮箱:heyi@nsfc.gov.cn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专项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专项项目集群的形成,本专项项目将设专项项目指导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上述学术交流活动,并认真开展学术交流。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项项目指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当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仍很艰巨。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人口形势、村庄格局加快演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亟待补齐,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工作任重道远。应对新矛盾和新挑战,既对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问题,又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提出了现实需求。为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优势,构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础理论,优化机制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决定启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专项项目。

  一、科学目标

  本项目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于对农业农村的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情况,通过对典型事实、基础理论和实证数据展开研究,探索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项目旨在揭示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完善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本专项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结合创新性的理论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基础理论与实证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主产区种粮农户收益保障机制与政策(G0311、G0308)。

  加快健全种粮农户收益保障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的明确要求。从资源配置优化视角研究保障机制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构建,对推动实现粮食安全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不同地区、不同经营模式下农户种粮收益的动态演变和相关主体利益格局变化;2.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及其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影响;3.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升种粮农户收益的机制、路径与区域异质性分析;4. 基于地区差异和比较优势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5.粮食价格补贴、农业保险等支农政策的协同设计与绩效模拟。

  (二)农村土地配置优化和利用效率提升研究(G0311、G0308)。

  我国人口在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大规模流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速,以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的数量和结构产生了明显影响。科学评估我国未来农村人口变迁,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对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采用量化方法研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农村人口的变化规律和趋势;2. 定量分析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资源在区域间、区域内的配置以及各类农村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3. 结合不同地区人口变动和农村居民分化等趋势,基于量化模型提出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闲置农房(宅基地)高效利用以及其他各类低效用地提质增效的不同路径;4.总结既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验,识别农村经营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和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制度等用地制度改革完善的瓶颈问题,针对全国范围内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重大变化,提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具体政策。

  (三)防止返贫与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及政策评估(G0313、G0410)。

  在全面脱贫后,尽管绝对贫困问题已解决,但城乡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返贫风险。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脱贫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自主流动、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收入补贴和公共服务补贴等政策对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活动和提升农民收入的机制与路径;2. 各阶段收入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减贫的影响,以及政策退出后的可持续性及长期效果评估;3. 收入政策在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居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改善性别平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的作用;4. 不同区域和经济环境下收入政策的有效性,以及重点人群的返贫致贫风险控制;5.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常态化背景下,设计防止返贫与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并构建政策体系。

  (四)农村地区教育帮扶机制和政策研究(G0407、G0313)。

  农村公共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加剧,区域间及城乡人口分布出现分化,对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在人口变化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如何持续推进和优化教育帮扶工作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评估现有教育帮扶政策效果,从一般均衡角度和区域流动维度出发,探索提高政策有效性和协同性的手段;2. 分析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优化机制和政策设计;3. 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影响,以及支撑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人才振兴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策优化设计;4. 从理论与实证层面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教育信息化技术优化地区间和城乡间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探讨提高人力资本的机制和路径;5. 分析以区域和城乡人口增减分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政策,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制度适应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

  三、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除撰写提纲要求外,申请书内容还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 申请项目对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2. 针对本项目指南中研究方向拟重点突破的科学问题、达到的研究目标或技术指标。

  四、资助计划

  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拟资助4项左右,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150万元/项。

  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2024年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专项项目。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专项项目申请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接收时间为2024年10月23日-2024年11月5日。

  2. 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管理科学部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专项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专项项目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相关学科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名称可以不同于拟资助研究方向下列出的研究内容名称,但应属该内容所辖之内的研究领域。

  (5)每个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3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人应当按照专项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请在申请书正文开头注明“2024年度专项项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方向:***(按照上述4个拟资助研究方向之一填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8)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必须应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4年11月5日16时)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3. 专项项目咨询联系方式:

  (1)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如材料不完整,将不予接收。联系电话:010-62328591。

  (3)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

  联系人:陈老师 吴老师,电话:010-62327155、010-62327152。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为实现专项项目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专项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专项项目集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专项项目集群将设专项项目指导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上述学术交流活动,并认真开展学术交流。


声明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群聊!

火行
深耕自然科学(国自然、重点研发,省市科研项目等)与教育两大领域;提供各类申请经验、资讯、前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