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权威科学期刊 Nature 公布了 2024 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单(Nature’s 10)——这一榜单旨在选出 10 位在这一年所有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共有 2 位中国科学家上榜,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主任、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李春来,牵头研究嫦娥六号任务带回的月球背面岩石样本,推动月球演化与行星探索研究。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北大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和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通过 CAR-T 细胞疗法试验,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李春来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一期、二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兼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多种学术杂志编委等职。
2019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该台研究员李春来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刘建军领导的研究团队,证明嫦娥五号月壤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其富含的富铁高钙辉石引起的,而非此前遥感探测推断的橄榄石富集。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2024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发表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徐沪济
徐沪济 ,男,医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至2002年期间在澳大利亚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1998年通过澳洲国家医学会考试获得澳大利亚执业医生资格。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各种风湿免疫病疑难杂症,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4年7月15日晚,徐沪济团队发布的通用型CAR-T成功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研究显示,3名患有严重复发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2024年10月5日,权威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官网头条发布了一篇由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徐沪济教授领衔发表的临床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使用邦耀生物研发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帮助3名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达到长期缓解,为全世界难治性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提供新路径、新思路。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