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观摩谋发展 凝心聚力共提升
海东市基层党建工作观摩团
走进查汗都斯乡
观摩团来到大庄村布尔塘山田园综合体,通过展板展示、宣传册说明、农产品展览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听取了“党建引领打好‘资源牌’,乡村振兴开出‘致富花’”党建品牌创建成果汇报,详细了解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环境整治、文明实践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观摩团一行对大庄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党建引领打好“资源牌” 乡村振兴开出“致富花”
查汗都斯乡地处循化县西端黄河南岸谷地,东连街子镇,西邻化隆县,南倚尕楞乡,北与化隆县甘都镇隔河相望,是我县红色文化独有、特色农业聚集、旅游资源丰富、川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全乡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5206户19994人,共有脱贫户264户1028人、累计识别监测户30户115人,有18个基层党组织44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7名。大庄村位于乡域中西部黄河沿岸,全村有10个社632户3022人,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4名,有脱贫户40户154人、监测户1户5人,村内现有党群服务中心1所,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2处,分别是振大养殖场和红旗农家院,耕地3250余亩(其中村集体土地900亩)。近年来,大庄村党支部依托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政策机遇和“黄河彩篮”现代农业产业优势,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紧盯要素保障,用好撂荒土地资源、发挥现代农业优势、盘活村内集体资产、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绿色沃土进一步焕发新生机,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开出鲜艳的“致富花”。
复耕撂荒土地,变废为宝强产业
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要求,针对“布尔塘”800余亩土地撂荒问题,大庄村“两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争取省移民局安置后扶资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和以工代赈等产业扶持项目,逐步实施土地平整、灌区维修改造、道路硬化等项目,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新机”。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共管模式,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本村种植大户承包经营,规模种植线辣椒、西瓜、西红柿等作物,进一步增加了土地附加值、优化了乡域农业产业结构,村集体每年收益流转费17万元,并在农忙、采摘时节吸纳脱贫户、监测户等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实现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集体经济稳定收益、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多赢局面,昔日撂荒地已成群众“致富田”。
依托现代农业,辐射带动抓融合
充分利用土地富集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庄村积极融入“黄河彩篮”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趋势,动员群众将1900余亩土地流转给“黄河彩篮”,村民按流转面积每年收益累计达170余万元。依托“黄河彩篮”和“布尔塘”种植基地,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育苗产业,为大庄村及周边农户提供新型线辣椒种苗和种植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突出农旅融合导向,巧打“生态旅游农业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特色养殖项目,实现生态休闲农业与红色文化旅游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景观,辐射带动发展作用不断彰显,农旅融合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盘活集体资产,复壮造血增效益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坚持以“看得见、效益好、可持续、能带富”的发展标准,以强化村集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为纽带,充分盘活用好红旗农家院、振大养殖场集体资产,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一方面,有效利用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资金实施大庄村集体经济生态牛羊养殖项目,并积极动员、鼓励致富能手、养殖能手入驻振大养殖场,引进牦牛优势品种,带动全乡牛羊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振大养殖场牛存栏150头,年收入30万元,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另一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填补乡域旅游餐饮业发展空白,吸引餐饮企业入住红旗农家院,村集体年收益租金5万元。在盘活村集体产业的同时,吸引村内劳动力就近学习养殖业、餐饮业经营管理技术,奠定了群众创业就业基础。村集体产业带富致富成效明显。
拓宽就业渠道,激活动能促增收
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依托“黄河彩蓝”、“布尔塘”种植基地、振大养殖场,引导群众在家门口的合作社实现就业,为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搭上“致富桥”。利用“黄河彩蓝”、“布尔塘”播种、采摘、育苗等农忙时节,组织村内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黄河彩蓝”吸纳60余人、“布尔塘”种植基地吸纳20余人、振大养殖场吸纳5人就业,每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助力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群众提供电焊、挖机、叉车等多领域、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群众更高质量就业,并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契机,协助村内年轻劳动力到东部城市就业。截至目前,大庄村外出务工创业人员305户1248人。务工就业已成为大庄村乡村振兴新的动力源。
指导:韩国忠
编辑:韩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