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观 | 看今朝,乌兰察布风华正茂

文摘   2024-11-08 17:38   内蒙古  



国庆临近,五星红旗飘扬在乌兰察布的大街小巷。橙黄橘绿的秋色中透出点点“中国红”,将整座城市装扮一新,洋溢出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从1949年2024年,乌兰察布大地发生的巨变犹如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讲述着从荒凉贫瘠到和谐宜居;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生动故事



金秋十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乌兰察布的秋天,天朗云浮,盈盈秋水,更胜春朝。凌空俯瞰,入目处层林浸染,涌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澎湃力量。


看吧!“天然氧吧”苏木山,金黄、深红、浓栗各色交织在一起,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塞外天池”岱海湿地碧波荡漾,水鸟拂过,生机无限;霸王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给“山城”平添了几息江南水乡的灵动气韵……曾经“地下无宝,地上无草”的乌兰察布,如今碧水黛山,花草掩映。


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如诗如画的美景背后是“塞上愚公”董鸿儒和一代代务林人的接续奋斗,更是乌兰察布步履铿锵、担当作为,在“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道必答题中,交出的高质量答卷。经过多年的努力,岱海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特别是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通水以来,已累计补水2800多万立方米,目前,岱海水面面积达46.6平方公里,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68%增加到现在的70%察汗淖尔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流域内地下水位平均水位上升,今年水域创下近20年来最大面积的记录。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023年全市完成各项林草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任务21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3.27%,比全国、全区分别高出0.231.17个百分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乌兰察布这座正在崛起的绿色之城,千里江山、万顷碧波、天野茫茫、万物生长的景象正徐徐展开。











金秋十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侧耳倾听,乌兰察布大地处处演奏着奋进的最强音。


听啊!在集大原高铁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抢抓工期;薯都凯达马铃薯加工车间里机器声不绝于耳;七苏木国际物流园中欧班列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75年披荆斩棘,75年乘风破浪,曾经一穷二白的乌兰察布,如今产业兴、百业旺。大数据产业大放异彩,34个数据中心项目纷纷落户,“把世界存在乌兰察布”的愿景正在加速实现;马铃薯也从解决温饱的“小土豆”变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大产业”,乌兰察布马铃薯品牌价值高达132亿元;文旅产业全面开花,乌兰察布火山、辉腾锡勒草原享誉全国,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就达71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89亿元。各类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乌兰察布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3200万元,一跃到2023年的1084.6亿元。这是乌兰察布艰苦创业、变化变革、团结奋斗的坐标和见证。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势如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枢纽经济联动发展的乌兰察布正以自信从容、海纳百川的姿态,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步履坚定地驶向未来。











金秋十月,是一个幸福的季节。放眼眺望,幸福藏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藏在麦浪重重的田野间。倾心感受,幸福藏在卓资县易地搬迁居民宽敞明亮的家里;藏在集宁区“为老餐厅”的一饭一蔬中……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乌兰察布市重点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问题。目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有序进行,115个“温暖工程”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情系“一老一小”,2023年新建养老服务中心(站)240个,新建续建幼儿园8所、小学1所;城市居住环境品质不断提升,见缝插绿、逐绿而行,城区绿地率4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5㎡……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账单持续“加码”,一项项具体的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受益。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欣欣向荣的教育事业、不断改善的医疗卫生条件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织密、织牢了社会保障安全网。


回望过去,乌兰察布市实现综合实力由弱到强,经济总量从小到大的历史性变化,绘就了一幅蒸蒸日上的美丽幸福画卷。展望未来,乌兰察布市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来源 /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

生态乌兰察布
综合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