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南盘石遗址发现8000年前文化遗存

民生   2024-12-27 16:27   河北  
邢台市临城县南盘石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新发现。12月26日,记者从南盘石遗址考古队获悉,综合田野考古和碳14测年结果,考古人员判断这个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可追溯到约8000年前。
南盘石遗址位于临城县南盘石村西北、泜河南岸的台地上,2008年被列入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临城县文物保管所对南盘石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
这是临城县南盘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现场。

这是临城县南盘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现场。

发掘区位于遗址区东部边缘,考古队布设了12个探方,实际揭露面积约310平方米。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南盘石遗址考古领队牛东伟介绍,此次发掘的田野考古阶段共清理房址4座、灰坑45个、土坑墓5座、瓮棺葬3座、灰沟5条,同时还发现一批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初步统计重要的文物标本有100余件。

考古队员修复夹粗砂红褐陶直腹盆。

考古队先后取了7个样品开展碳14测年,结果显示这些样品的年代在距今5500多年至8300多年前之间。“遗址出土了一件夹粗砂红褐陶直腹盆。我们从材质、工艺、造型等方面分析,判断它距今大约8000年,校正后的碳14年代为距今8369至7874年。” 临城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索丽霞说,这件夹粗砂红褐陶直腹盆与容城上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易县北福地第一期遗存、磁山早期遗存的同类器十分相似。

“经过后期整理,此次南盘石遗址考古发掘的文化分期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相对年代比较早,相当于北福地一期文化阶段,距今约8000年,夹粗砂红褐陶直腹盆是这一期的代表遗存。第二期是后岗一期文化,是这个遗址的主体文化,距今大约6000年,出土文物有鼎、钵、壶等后岗一期文化的典型遗存。第三期大致相当于仰韶晚期,遗存中的篮纹罐与临城补要遗址北区发现的仰韶晚期遗存十分相似。”牛东伟说。

      牛东伟说:“我们今年发掘的目的一方面是开展考古研究,更重要的是为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实习平台,为国家培养考古人才。此次发掘我们邀请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专家介入,开展多学科的合作。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成果出现。”
      临城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刘振华说,此次考古发掘将临城的史前文化史提前了3000年。南盘石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与邯郸武安的磁山文化、保定易县的北福地一期文化属于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将太行山东麓地区距今8000年遗址的分布地域串联起来,填补了邢台市临城县该时段遗址发现的空白。

记者:陈雷 田晓丽

来源:我看邢客户端、临城发布

临城旅游
景区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