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厂”盈利与转型之痛。
作者|黄田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2024年底,国内外厂商密集的“AI眼镜”发布会催生出A股新一轮概念狂潮,让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次龙头卓翼科技(002369.SZ)股价在年末突破10元,攀上近4年来的最高点,区间涨幅超过168%。
而在近期万兆光网与WiFi 7的利好烘托中,公司股价反倒大幅回落近30%,快速跌落至6.5元,市值蒸发超20亿。
这种剧烈震荡背后,支撑卓翼科技的题材实际上反而是两个“炒偏”的概念,公司十年来的“惨淡”转型并未取得经营层面的反转,竞争力与成长性更与“困境反转”联系不多,与股价严重高估对应的是公司基本面的冰点时刻。这种“无厘头”行情在实控人恶意操纵并减持套利的前车之鉴下,亟需市场与投资者警惕。
“组装厂”盈利与转型之痛
卓翼科技是深圳南山起家的大型电子代工企业,基本盘确立于中国消费电子“黄金时代”的江湖混战,是小米、魅族、OPPO、vivo、360、联想、格力手机等初代派系的代工方。2004年成立之初,卓翼科技主要为客户生产ADSL调制解调器、无线网卡、无线路由、交换机等网络通信产品。2010年后产品线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TWS、IOT智能终端等领域延伸,通过为紫米科技代工移动电源等打入小米供应链。
公司目前生产 3C 产品和智能硬件产品,具体包括网通产品及智能蓝牙耳机、智能手表、AIoT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客户是华为、小米、HN、美团、罗马仕等,代工华为路由器、小米手机、手环、移动电源,以及美团、罗马仕充电宝等。
图源:公司公告
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分为3类:网络通讯生态、消费电子生态、其他类,网络通讯生态包含智能路由器、光纤接入设备等,消费电子生态即上述3C 产品。
与工业富联、华勤技术、闻泰科技等类似,在利润端,本轮行业寒冬让卓翼科技的处境极为严峻。2024半年报显示,整体毛利率仅为0.95%,网络通讯终端类产品毛利率为6%,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产品虽然收入增长69.13%,但毛利率已经低至-14.6%,较巅峰期大幅回撤。
图源:choice数据
回看过去十年,卓翼科技在转型路上抛出了数十亿巨资,但效应有限,反而导致其负债高增,陷入深度亏损。
2012年、2017年,卓翼科技相继通过定增募资5.18亿元、7.56亿元扩产,用于天津网络通信产品生产建设项目(二期)、深圳松岗网络通信产品扩产项目、深圳松岗精密模具生产项目、智能制造项目、创新支持平台项目、“机器人项目”等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加上IPO募资,公司总计股权融资18.38亿元扩产。而在外延并购方面,2014年至2019年,卓翼科技先后斥资1.32亿、1.42亿收购了Double Power、朝歌科技等公司。
这类投资体现了其对风口热点的紧追:
2013年4G商用浪潮袭来,智能家居初露头角,卓翼科技迅速加大4G投入,并发力智能家居及可穿戴类产品。
2016年,卓翼科技入局物联网,推动智能制造系统建设。
2017年,卓翼科技搭造柔性制造平台,并瞄准光电产业,切入量子点显示市场。
2019年,5G概念如日中天,卓翼科技开始前瞻布局5G、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2020年,卓翼科技将布局模式调整为“5G+AI+IoT”,并紧跟热度投入TWS耳机研发。
卓翼科技固定资产走势,图源:choice数据
随着量子点项目负责人离职,以及持续大额投入分散公司资源,卓翼科技2020年正式终止量子点项目以盘活资产。
从效益来看,其转型堪称惨淡,尤其是经营数据。2015年,卓翼科技因大举并购导致的商誉减值陷入上市后首次亏损,亏损5422.97万元;2016年,公司凭借2290万元政府补助扭亏,净利润1682万元;2017年,卓翼科技收回或转回坏账准备1045.52万元,为当年净利润0.17亿元的半壁江山,扣非后净利润仅为125.16万元。2018年至2022年,卓翼科技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0.47亿元、-6.03亿元、-1.65亿元、-1.31亿元。
“AR”or“AI”?两个炒偏的概念
2024爆火的AI眼镜,让卓翼科技跟随欧菲光(002456.SZ)和明月镜片(301101.SZ)等个股,在下半年涨势如虹。
这个题材翻红源自Meta和雷朋的第二代产品Meta Ray-Ban在2024年4月大范围推出AI功能,带动月活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暑期其最新激活量环比增长25.2%,持续处于缺货状态。
Meta Ray-Ban眼镜设有两个镜头,配置按钮可一按录像及拍照,图源Meta
在临近底的11月、12月,国内厂商新品更是到了密集发布期,至少有12款新品发布,例如百度旗下小度AI眼镜、Rokid旗下新品AI+AR眼镜Rokid Glasses、谷东科技旗下新品Star1等。
由于2015年就涉足了AR眼镜业务,卓翼科技获得资金拥趸看似合乎情理。毕竟从硬件拆解来看,AI眼镜的核心产业链环节包括SOC芯片、存储芯片、摄像头、声学、电池、PCB和组装等环节,暂时未涉及新增零部件产品,现有消费电子产业链能力完全可以满足AI眼镜的生产。
从AI眼镜的功能来看,主要用于语音交互和拍摄;相较于过往的主流AR眼镜类产品,AI眼镜最大的变化是解决了用户佩戴舒适度的痛点。以Meta Ray-Ban第二代为例,它的重量仅为49g,不到Meta VR产品重量的1/10。并且AI眼镜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算法,它能实时翻译语言、识别物体并提供信息查询、提醒等功能。CES 2025上,AI眼镜继续大放异彩,雷鸟创新、Rokid等众多厂商纷纷推出新品。
图源:公司官网
卓翼科技代工AR眼镜已经有接近10年的历史,但直到2023年年报中,卓翼科技才披露该年AR眼镜已达到量产状态,售后返修机≤1%,“预计今年上市后将产生收益”。
2023年公司首次将“AR智能眼镜”列入研发项目:“研究开发此款产品,消费市场宽阔,技术可行,特立此项目研发”。2024年4月,卓翼科技取得了一款AR眼镜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这一并不新颖的概念在10年之间已经多次让卓翼科技成为二级市场的热炒龙头,公司官网上也赫然挂着四款AR眼镜产品。然而,其真实境况可以概括为“有研发,有一定技术储备,但唯独没有订单”。
图源:公司官网
12月19日,卓翼科技披露股价异动公告并提示风险:“公司产品没有应用在AI眼镜相关领域,没有签署相关协议或订单。公司具备AR智能眼镜产品相关设计制造能力,但公司没有签署过AR智能眼镜产品的订单,对公司营业收入没有影响”。
这也是在卓翼科技近几年的各期年报以及信披中,AR眼镜业务近乎“隐身”的原因。
在国内市场热度滔天的当下,“0订单”的进展是极为落后的。2024年,中国厂商至少已发布了37款智能眼镜新品或者有明确计划发布,新品数量前所未有。明星品牌有雷鸟 V3、李未可Meta Lens Chat 、界环AI音频眼镜、星纪魅族StarV Air2等。开发者矩阵已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AR眼镜厂商,如雷鸟创新、李未可科技、Rokid等;二是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星纪魅族、OPPO等;三是互联网大厂,如百度、字节跳动等。
从创业公司到巨头,从互联网到手机企业,一年之间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开始入局AI眼镜赛道,其中并不乏卓翼科技的旧客户。
供应链上,真正的“概念股”如亿道信息(001314.SZ),已经与Rokid等多家企业合作,具备智能眼镜ODM/OEM能力,是重要的代工企业;天键股份(301383.SZ):提供AI眼镜的音频组件,以及结合开放式音频设计和高画质、高音质、高亮度等特点的AR眼镜,适用于多种智能视听场景。AI眼镜产品正处于研发和试产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出货。
其次星宸科技(301536.SZ)拥有适用于AI眼镜的SoC芯片、AI处理器指令集等,可满足AI眼镜对小面积、低功耗、视觉效果和智能化的要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终端产品;华灿光电(300323.SZ)为AI眼镜厂商提供的Mini/Micro LED芯片是AI眼镜的核心显示器件之一。AI眼镜项目已进入公司研发试样及方案验证阶段。
另一方面,卓翼科技从AI眼镜上“困境反转”本就不具备现实基础。
当下AI眼镜的主要功能和大部分 AI 硬件并无区别:语音互动,大模型加持,只能算是“鼻梁上的Chat GPT”,落地场景非常有限,上述四家供应链内的上市公司也并未立即实现可观的业绩增量,广阔的想象空间仅存在于数年之后。
去年,卓翼科技研发投入总5838万元,占营收的3%,在一众概念股中处于垫底位置,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只有12位,其竞争力也仅支撑其走低利润的代工路线。
需要注意的是 ,主业方面,卓翼科技也提前布局了另一个风口:新一代WiFi技术—WiFi 7,这是公司近期消息面主要利好之一。
尤其工信部近期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和地区,聚焦小区、工厂、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通知》还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实现50G-PON(无源光网络)超宽光接入、FTTH(光纤到户)/FTTR(光纤到房间)与第7代无线局域网协同、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光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等技术的部署应用。
华为Wi-Fi 7路由器
据德邦证券研究报告,万兆光网试点启动和推广将为光通信和WiFi 7带来发展机遇,预计将带动Wi-Fi 7销量的持续增长,相关上市公司或有望受益。目前,A股市场生产Wi-Fi 7的上市公司包括卓翼科技(002669.SZ)、卓胜微(300782.SZ)、富满微(300671.SZ)等。
卓翼科技数月前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自首个Wi-Fi 7项目自立项以来,在核心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当下已迈入量产环节。
然而,从2023年卓翼科技网络通讯终端类产品低至1.06%的毛利率来看,其竞争力或相当有限。近一年来,相关产品营收贡献亦连续下降,组装生产、销售网通、移动终端产品的两大子公司卓翼智造、天津卓达上半年均处于亏损状态。
高估风险大,前车之鉴需警惕
结合上文,智能眼镜、Wi-Fi 7等新业态的重要作用是让卓翼科技股价在2024年翻了接近4倍,实际贡献极为微弱。而自上市以来,卓翼科技已连续多次涉嫌内幕交易,最近几个月的 “无厘头”拉升也已让公司股价超过了此前实控人操纵股价并套现的前值顶点。
卓翼科技PE
业绩颓势难改,卓翼科技负债率已经攀升至历史顶峰,在行业竞争格局几乎看不到“逆转”风向的情况下,新的业务迟迟难以造血,公司已经处于冰点时刻。
此前,卓翼科技实控人已经有过恶劣操纵股价之举,配合消息面拉升并减持。
2018年5月,卓翼科技发布公告,计划收购腾鑫精密,准备进军芯材行业,释放出巨大的扩张利好。
同年11月,卓翼科技又发布高价回购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在1.5亿-3亿之间,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高于9元每股。此时,公司股价在7元左右。
三个月后的2019年2月,卓翼科技发布了一份虚假的业绩快报,表示18年全年实现营收30亿,净利润4968万,同比增长142.49%。
在三重组合利好消息的炒作下,卓翼科技股价从6元一路涨到12元,翻了一倍。于是2019年3月,公司实控人夏传武在股价12元区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155.27万股,减持均价9.69元,套现1.12亿元。
减持完成后的第一月,卓翼科技2018年报公布,全年实际亏损1亿元。第二个月,卓翼科技公告终止收购腾鑫精密。当年,卓翼科技股价从12元一路跌到4元。
2021年,证监会没收夏传武违法所得2130万,并罚款2130万。
2023年12月,夏传武又“二进宫”,因涉嫌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罪,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被深圳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其高位违规减持的平均价格是9.69元,眼下,卓翼科技股价在突破这个数字后已经大幅回撤近30%,在业务改观极不明朗的背景下,这样的压力位无疑具有相当的风险。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热点视频推荐
SpaceX星舰第七次试飞:成功回收超重型火箭,“筷子”夹火箭再度上演。#AI #AGI #SpaceX #星舰 #“筷子”夹火箭 #Mechazilla #钛媒体 #钛媒体AGI
-----------华丽的分割线------------
下载钛媒体App,打开科技,打开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