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一中152班:怀念恩师包云喜

民生   2024-09-13 06:18   黑龙江  

编者按:几天前,萧乡文学社平台公号接到呼兰一中王新雨同学的留言。她说:值此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有一篇怀念呼兰一中152班班主任包云喜老师的文章,可以发给您吗?
我随后留了联系方式18246101877
月末,呼兰一中将举行110周年校庆,于是平台将这篇文章推发,以此怀念呼兰一中那些逝去的德才兼备的老师们,也正是呼兰一中那些先贤师者的厚德载物前赴后继呕心沥血的执教,呼兰一中才赢得了百年伟大的教育名校之誉。
最后也感谢王新雨同学组织了一篇这么好的怀念恩师的文章,以飨读者!
——萧乡文学社社长于宏远

        蓦然发现,明天又是教师节了。距离2020年10月4日,包老师离开我们已经近四年。回想听闻噩耗那天,有的同学从外地连夜赶回呼兰这个魂牵梦绕的北方小城。当时正值疫情,殡仪馆工作人员一度说不能举行告别仪式了,同学们潸然泪下,泪水打湿口罩。后来又说可以了,大家稍感安慰。沉痛的音乐声中,我们缓缓走近老师,泪眼朦胧,深深鞠躬,和敬爱的包老师做最后的告别。
        时光飞逝,转眼四年过去。人生过半,历经生离死别。离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分离也是有迹可循的,有的是主动离开,有的是我们凭心筛选。随着岁月流逝,站在筛子上的人越来越少,更加值得珍视和善待。深感身体和精神,都是易碎品,要精心呵护,要小心轻放。宽以待人,宽以待己。
        翻阅当时部分同学悼念包老师的文字,聊以表达对包老师师恩难忘和深切缅怀。
        郭洪池:今天收到消息,昨天晚上,高中班主任包老师走了。许多少时的记忆,就浮现出来,仿佛就在昨天。记得包老师个子不高,头发稀疏,额头突出,眼睛里经常流露出来洞察一切却不说出的那种狡黠的光,面色永远带着酒后的红润。老师住在大约二十公里外的乡村,每天骑着辆旧摩托车往来学校。东北的冬天很冷,他总穿一件黑色的棉大衣和棉帽子。中午常常喝几杯,不过,上课时板书的方程总是很清晰,言语依然沉稳。当年包老师是我们这一级的第一个班的班主任,同时负责中考后的学生分班。于是,县里各个初中各个乡镇的中考状元都被他选到的我们班级。高中同学都很有才华,今天还是我参与的最活跃的朋友群体。包老师带学生的方法很特别,大约算是深谙人心,无为而治。他几乎不批评学生,即使面对明显的不足或是违规。他经常和学生聊天,偶尔辩论,有时发现自己错会认输逃跑。记得自习课踢球回来遇到他,旷课参加围棋比赛见到他,心很慌,他却仿佛没发觉,只是问几句无关的家常,以至于后来再做这些事的时候都感觉理直气壮了。高中的时候,课余经常去当时县里还有的图书馆,看些收获、十月这类的闲书,几次碰到他。后来在班会上竟然因此得到他的表扬。对了,包老师是数学老师。老师总是包容各种爱好和行为,这许多年,能一直保持好奇心,不苛求别人,也不难为自己,这些大约很多得益于包老师当年的教导。记得多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去家里接他,他热情的和我聊了许多。我刚一走开不远,就听他小声问边上的同学,刚才和我说话的胖子是谁啊?有6年没见到他了,得到消息,唏嘘许久。好友庆枫写的挽联,七尺讲台英豪气,一生仁爱师长风。再见了,这个亦父、亦师、亦友的慈祥的小老头。包老师,您一路走好!听说,那边的酒,更香更醇。

        徐继超:闯荡江湖很多地方,大开脑洞向人家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是来自北方小城的一个班,老师和同学亦常有令人自豪、可有一比的地方,殊为不易,那是一直在生长的三年时光,不仅是喜欢怀旧才有的情愫。前几天和庆丰聊起,包老师是管理大师,我举例说明一下,包老师当年干了一件事,让我们同学的弟弟妹妹都去了他的班(相当于呼兰的常青藤),最近了解,世界常青藤名校也有类似举措,这种做法的内涵还是挺深奥的,所以我认为包老师的认知是管理大师的水准,与其他老师一道,为我们认知世界开了一扇窗。洪驰感念的一些案例,包老师既能让大家提高效率又能让内心特别舒服的管理,体现了老师悟道的深度,英雄不问出处,悟道路径不同而已。很荣幸年轻时得到了管理大师的点拨,也可以预见老师会潇洒地离别,相信老人家一定会一路走好!
        果育红:时过30年看,152的确是个神奇的集体,哺育出很多优秀的人才,这种优秀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精神的富足和不受羁绊,这些得益于每个人30年在社会上的领悟,也得益于30年前在我们刚刚开始探讨人生时的领路人-敬爱的包老师。我其实在心里对老师是有一些愧疚的,自己可能当时年龄偏小,思想不够成熟,想问题的深度和理解力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而且还给老师惹麻烦,但好在老师就像同学们所说非常宽容,“看破不说破”始终给你留有余地。记得当时当团支书,学校团委开会收什么费用,当时也不懂直接就在会上说“只知道收费,也不搞什么活动”,当时团委老师一下就楞了,没想到一个学生竞然这么说话。过后包老师找我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在学校团委老师那说学生说的有道理。我想可能正是老师这种宽容让我们没有过早的体会到世俗的羁绊,而是按自己的理解慢慢成长、成熟,老师的大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同学们的回忆理解得越来越深入,受益终生!7:19分了,再见,包老师,祝您一路走好!
        赵振友:2014年国庆包老师来上海看望他一手带大的孙女,不巧刚上大学的孙女利用假期去武汉见网友去了,接待的事就幸运地落到我头上。我本来计划陪家人一起出去逛逛,就顺便带上包老师和新师娘一起逛了几天,包老师那几天给我带来的是跟高中时不同的震撼教育!那时的他,按照他的说法,每天早上要练接近2个小时的太极拳,按照同村师兄的说法,包老师还是太极拳领队。中午一般睡个午觉,晚上每天散步七里路。平时每天是体育节目就看,奥运会时熬夜也看,就是第二天中午会多睡一会儿,    那时的他,心态也好得惊人,口头禅就是"行,实在是太行了",从包小光的工作稳定,收入也挺好;到自己在县城的稳定生活;再到孙女的考学;他说每周跟朋友下一次饭店,吃牛肉,轮到他请客时,他都多点几样菜,因为他跟新师娘一起的退休工资接近1万;新师娘也很能体贴他,一切的一切都实在是太行了。    那时的他,尽管抽着烟,喝着酒,但是真能健步如飞;我坐在他对面,我不怎么敢直视他的眼睛,老感觉他眼里有光射出来........那时的他,絮叨着他的荣光岁月,从当上老师到养鸡挣钱买第一辆摩托车,到他的152学生们......   我那时的结论是,像他这样丰富生活阅历的人,退休后解放了自己,建立了这么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一定还能走得很远......我那时就想,退休能过上包老师的生活就好,这也算老师给我的震撼教育,开始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适当减少上网熬夜,调整心态......接到班长消息,我跟同学们一样震惊,家领导也非常惋惜,这种命运不该发生在包老师身上,这跟我那时的推算完全不同......大约跟老家老人不太重视每年体检有些关系,我们也接近50岁了,得开始适应并接
受体检的习惯......我没有更好的告慰包老师的方式,只是把这段短暂的时光,以及包老师给我的震撼教育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就算包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吧,包老师一定希望他的学生们能走得更远,就像他30年前一样!
        刘铁:三十年前的音容笑貌依稀浮现在眼前,个子不高,短发,目光炯炯有神!时而拿出一根烟,轻轻的在桌子上顿了几下,缓缓的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开始给大家讲代数;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淡定神情,尽管也可以让人丝丝察觉到内心的恐惧,这些都像过电影一样,每一个桥段在脑海里清晰闪过!    包老师,给我人生最直接的经验就是:不怕遇到事儿,一旦遇到,一定要镇定,捋清思路,沉着应对,一定会解决的!    包老师,一路走好!
        王新雨:惊闻包老师驾鹤西去,难抑心中唏嘘万千。高中三年,师恩难忘。何其自豪,能做包老师的学生。多么幸运,成为152的一员。难以忘记,包老师的睿智包容,洞察一切,从不深究,点到为止。记忆中很多往事,浮现眼前。海边拾贝,挑个最普通的小事,可见一斑。记得高一下学期,我在班级的考试排名远远落后于入学时的年级排名,包老师找我去他办公室,先随便聊了几句家常,然后问我:“这次没考好,是因为家里有什么事吗?”他的眼神很慈爱,很包容,眼角满是深深的笑纹。我轻轻摇摇头。他说:“那你知道原因?”我轻轻点点头。他说:“好好调整自己,相信你会处理好。”我说:“我不会再有这样的成绩了。”然后,他就让我上自习去了。后来,我上了一所纯理工科的大学,机械制图等不喜欢的课程,成绩也没太糟烂。因为遇到困难时,眼前会出现包老师充满期待的表情。包老师教过的学生,优秀的不计其数,我算不上其中一员,但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包老师的智慧慈爱、冷静淡定、潇洒大气、张驰有度,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此方缘谢,他方缘起。师恩难忘,包老师一路走好!


萧乡文学社
原《呼兰之声》更名为《萧乡文学社》!视频号《萧乡文学》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