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九六一年(代序)
人生苦短,岁月留痕。马上进入七十七周岁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到了人生的暮年。退出江湖二十多年了,盘点旅途风雨云烟,静思之后,仍然觉得1961年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节点、起点。
记得那一年夏天,我的姥爷(外祖父)在我家生活了两年多后,就要回河北白洋淀老家去了。临行前他对我嘱咐说:“你大了,懂事了。要照顾弟妹,有空照看一下地里的庄稼”。我点头应允,心里有些诧异。1959年家乡遭灾,家乡很多人外出逃荒,方向一是内蒙,二是东北。我的爸爸妈妈就接我姥爷来呼兰我们家里,一晃就过去了两年。他老人家可是闲不住的人。在我们家附近铁道沿线的隔离带内,刨了好几块荒地,头一年种白菜和萝卜,后来又种了瓜、菜,走时的春天又种了菠菜和小白菜,玉米,夏天豆角也收获了很多。这样,家里就减少了很多买菜的支出,感觉缺粮食吃的情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善。令我不解的是:过去,爸爸让我跟姥爷去干活儿,姥爷总说:别耽误孩子念书,我慢慢地干······我想姥爷要走了,我该帮家里多干些活儿了。我也已经长大了,那一年秋天我满13岁了。这一年,我开始负责给家里挑水,虽然只装半桶,且扁担钩要打个折扣。
当我独立挑满水缸时,我看到了大人满意的目光。那一年我开始做了一些以前大人没有让我做的事,比如62年春节前,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委发了很多节日购物券,我记得有三四十样多,如糖果,瓜子,粉条,冻豆腐,干豆腐,茶叶,红白糖,红纸(写春联)等等记不全了。我们火车站附近商店不全,我就和小伙伴王文波、吴墨森拉小爬犁进城里买,有时一去就是半天。感觉自己很能干,长大了,大人对我放心了。
1961年,对我和家里最大的事,就是秋天我要上中学了,而且考上了呼兰县第一中学。当期我们铁路小学只有魏平福、孙宝来和我考上了。我们三个人都是普通工人的孩子,因此我们也受到了老师和邻居的夸奖。
难忘的是开学前的一个礼拜天,爸爸坐在家里的炕桌前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改善生活。妈妈做了一个炒鸡蛋和一个土豆丝,最重要的是要烫一壶酒。酒是宋家窝铺(道东工农大队)烧的。爸爸喝酒有一个习惯,就是必须温烫一下,他常说: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爸爸爱喝酒,酒量不大,酒后爱说话。那一天他好像心情好,对我说:上中学了,就是大人了,要好好念书,对的起家里,对得起社会。我说:你那时咋不上学呢?他说:我那时候是旧社会,我十四岁(1939年)闹灾荒,大人怕我饿死,托人送我去北平当学徒,只为有口饭吃。
开学前,家里给我买了新书包,旧书包让给妹妹、弟弟了。爸爸还把妈妈给我做的新布鞋打了掌和钉了铁钉,可以多穿些日子。穿着新鞋,背着新书包,我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去寻找属于我的诗和远方了。
教室里的初中学习生活
1961到1964年的三年课堂教学,使我获益匪浅,这是我多年后沉淀思考的感悟。回想那一段在55班(原53班)的学习还是蛮有意思的,那三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吧。那时候每学期结束都排榜,我最好的排名也就八、九名,大多时候列在中等靠前,二十名左右,自认为还可以,不像小学时常受表扬了。数学小学叫算数,初中叫代数,我有些基础,学的还可以,主要原因是教这门课的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周英华老师。他的课讲得好,容易听进去,更重要的是怕学不好,他会找家长。语文课王友莲老师,讲课声情并茂,能吸引注意力。更令我忌惮的是她要求严,一次作业潦草,她让我重新抄写,以后我再也不敢马虎了。还有些课是新开的,如地理课、生物课,课的内容很新奇,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所以听课觉得有味道,不困,而且基本没作业,我很喜欢,甚至有时下课了,没听够,围着老师乱问,有时老师会说:以后会讲的。
还有一门课也对我后来的学习有一定影响,那就是初二年级我们开的历史课,王化玉老师的讲课风格很对我的口味。我在他的课堂上,没有打瞌睡的情况发生。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是历史科代表,上课时老师提问时总要积极带头举手,我感觉他对我的学习情况是比较满意的,其实我在课前也是有准备的。我在初中的三年课堂学习中,经常发现,上课铃响了,匆忙跑回教室时,教室后面已坐着几位自带凳子的听课老师,后来知道这叫观摩教学。我们班的观摩教学比较多,别的课观摩教学我不紧张,因为大概率不会提问叫我,即便我也举手。但是历史课不行,有一次我没举手,可王老师仍叫我回答问题。以后我明白了,老师信任我,不会给老师丢人。我家离学校八里路,上学都是提前一小时走。一般有语文课需背课文时,正好就在路上解决。凡有历史课,那天早上上学路上总要预习一下有关内容,特别是课文后面的作业题,这样我就对老师提问有底了。
初中三年的课堂学习平淡顺利完成。对我没有太大压力,也没有突出成绩。因为我觉得自己也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成绩上,因为感觉比我强的同学太多了,特别是头两年,女同学排在前面的是多数。但是我感觉到了以周英华为代表的那一代老师从各自的讲台上,把我们引领上学知识的路径,帮助我们确立了奋发读书、努力成材、报效家国的方向。对我而言确是多年后才感悟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来源:《风采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