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4日
《湖北日报》连续刊发
六篇系列评论员文章
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2013、2018、2022年这三次到湖北考察,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此次湖北之行,从“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的赞语,到“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的勉励,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寄语,到“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嘱托,总书记对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湖北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赋予使命担当。
勇攀科技高峰,要以硬肩膀扛牢国家责。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全面创新运筹帷幄。我们要站在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的高度,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加强基础研究,推进体系化、任务型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问题,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贡献湖北力量。
勇攀产业高峰,要以大担当展现大作为。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催生着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当前,各行各业正如火如荼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许多产业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发展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夕阳产业,构筑未来发展优势,要做到喜“新”不厌“旧”。湖北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既要推动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也要加快光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发展,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勇攀科技和产业两座高峰,要做好融合文章。此次考察湖北,省里汇报时有句话,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这个形容的是过去有种现象,教学归教学,论文归论文,创新归创新。这种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必须改变。”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资源要素的整合事关科技创新过程的整体协同优化。我们要加快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立以“用”为导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的模式,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湖北考察,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五大关系”连通方方面面的改革实践,并在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适应实践发展新要求、呼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内涵。新时代以来,湖北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大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列出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计划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任务。写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把党中央部署的改革“路线图”变成湖北的发展“实景图”,我们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开放、部署和落实“四对关系”,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要牵牢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扩大高水平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湖北,明确要求我们“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化区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内陆开放高地,必然是思想观念的高地、体制机制的高地,必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参与国际分工交换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商品、劳务、资本、服务和人才等更好地跨界流动,进而成为经济优势地区、有竞争力的地区、资源要素集中区。我们要充分发挥湖北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构筑互联互通大通道,塑造开放包容大环境,打造服务辐射大平台。
湖北是一个敢闯敢试的地方,改革浪潮此起彼伏。湖北是中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唱响开放之歌。我们要深学细悟力行总书记给予我们的时代性、方向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引,接续湖北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在新的时空方位中,在国家战略版图中,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发力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扩展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宽度。要稳扎稳打、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永远高扬改革开放风帆,让“关键一招”激荡出的湖北活力未来更可期,让用好“重要法宝”的湖北故事更加丰富、精彩。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关系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任务,将贯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全过程。我们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水往哪个方向流?必须与实践需要和社会制度紧密结合。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激活荆楚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激发荆楚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土壤中“别开生面”,让历史文脉在传承接续中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激荡。
大抓落实。湖北创造的辉煌,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得来的。当“实干”指向伟大事业,当“落实”对应繁重任务,就需要全省各地争当实干家、不做清谈客,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凝聚同心干的磅礴合力。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谋在长远、干在当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干事创业中去,鼓足精气神、时刻在状态,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气象。
开足马力冲刺全年目标,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我们要进一步拧紧思想螺丝、上紧行动发条,把安全贯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常念强化责任的“紧箍咒”,修炼明辨风险的“火眼金睛”,磨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隐患的“金刚钻”,打牢安全“地基”,筑牢发展“大厦”。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防风险、抬底板、打基础、提品质,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秋冬农作物收储、栽植,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