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污探新知》——全球共同应对“隐形坏蛋”

学术   2024-07-31 23:22   云南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推出“每日科普”《污探新知》栏目,以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为焦点,带您走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挑战。本栏目详细解读新污染物的来源、特性以及它们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让您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这些“隐形的敌人”——“新污染物”。

上一期我们说到,如何“消灭”这些“坏蛋”?目前在面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国际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面对新污染物的严峻形势,国际社会迅速形成共识,并采取了实际行动。联合国环境署(UNEP)通过制定国际公约、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推动全球各国共同参与新污染物的治理。例如,《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便是国际社会合作治理新污染物的典范之一。


德 国

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德国以其严格的化学品管理法闻名于世。该国实施了《化学品法》和《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对化学品的生产、使用、排放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监管。这一制度有效降低了新污染物在德国的产生和排放,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美 国

多部门协同治理。美国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采取了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策略。环保署(EPA)与其他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新污染物的识别、评估和治理。例如,EPA通过实施“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加强了对高风险化学物质的管控。


中 国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行动。中国政府发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和措施。例如,针对全氟和多氟类化合物(PFAS)这一新兴污染物,中国加强了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监管,并推动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


北太平洋垃圾带治理

北太平洋垃圾带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垃圾聚集区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为了治理这一问题,多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了“清洁海洋”等行动。通过清理海洋垃圾、研究微塑料的来源和迁移规律、推动国际公约的制定等方式,国际社会正逐步改善北太平洋的生态环境。


跨国科研合作项目

为了加速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多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了跨国科研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新污染物的筛查、评估、治理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共享研究数据和成果、联合申请专利等方式,全球科研界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总之,全球共同应对“隐形的敌人”——新污染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科研创新、加强公众参与等方式,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新污染物治理的攻坚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健康的地球家园。


END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云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