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县域城乡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是连南瑶族自治县打造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盘活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县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
今年来,连南教育局凝聚全县教育系统力量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致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差距,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共体”建设成效初显。
“教共体”浸润下,连南德育一体初见成效,激发了学生成长内驱力。曾亮超 摄
“教共体”定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更为丰富的平台。
优化布局
构建更科学“教共体”架构
根据教育发展实际需求,连南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县“教共体”建设布局进行了科学调整,由2023年的5个“教共体”(1个学前教育教共体、4个义务教育教共体)增加至9个(2个学前教育教共体、7个义务教育教共体),实现全县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这一调整,使得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加精准有效,能充分发挥核心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激发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中,连南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教育共同体高效运转。一方面,成立县域城乡“教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领导干部、“教共体”核心学校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制定“教共体”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定期召开“教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修订《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域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域城乡教育共同体考核评价方案》等相关制度,保障精准落实各项“教共体”活动任务。
另一方面,实行集体议事会议制度,确定总召集人和第二召集人负责组织安排“教共体”召集议事会议,明确规定了议事的时间、参与人员和议事内容。在议事会议中,核心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与成员校共同商讨教学管理、师资调配、资源共享等重要事宜,形成了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使得每一项决策都能充分考虑到各成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此外,该县还建立“教共体”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安排固定资金,用于“教共体”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文化建设、资源共享等,确保“教共体”重点改革创新项目正常运行。
共商共建
“五位一体”激活“教共体”活力
在“教共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互动共生、共同发展”建设理念,连南通过深度的共商共建,创新性推行 “五位一体”(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一体化师资、一体化考核) 运行模式,充分激活“教共体”的内在活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了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一体化管理,育人水平和能力整体提升。该县建立“教共体”师资调配机制,打破校际界限,教师由“学校人”向“教共体人”转变,合理调配教共体内学校教师,实现“教共体”内学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教共体”核心校每学年派不少于一名行政干部到成员学校帮扶交流,每所成员学校对应选派不少于一名干部到核心学校学习交流,盘活教师资源;同步建立“教共体”教师管理考核机制,制定《连南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对学校、学科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加强结果运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和能力。
创新教研实践模式,教学素养切实增强。“教共体”定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统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研修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更为丰富的平台。一方面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同课异构、入校指导送课下乡等活动,交流共享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提高管理能力,聚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开展学生团队活动,落实县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常规教研意识,共享高效教研方法,实践研学蔚然成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共享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2023年至今,召开联席会议、走访调研、指导工作等共同管理活动共87次,开展线上线下教研等活动共367次,进行师资调配64人次,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等共同考核活动16次。
同步教育教学活动,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各“教共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一体化教学活动,包括同课异构活动、联合新生入学培训活动、共同交流活动等,2023年至今超4800人次参与一体化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教学同步,努力破解城乡教育质量差异性,加快缩小教育共同体内校际之间的教学差距,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成效显而易见。德育一体初见成效,重视“五育并举”过程中的养成教育,推行以活动促进学习,学校加强沟通协调,同步开展德育活动、主题活动、跨校交流活动,增强凝聚力,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设立统一的早读、写字、晚读课程,共享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校风校纪越发优良,交流学习活动增多,各校师生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学风、校风焕然一新。
来源: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杜栩龙
责编:丘志高
编审:黄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