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同学
合格院校:
东京工业大学 融合理工学系
出身校:
中央大学 人间综合理工学科
报名行知时间:
2023年5月
以下是和李同学的采访:
当初是为什么决定来日本留学呢?
我在高考完后,对当时录取到的大学不是非常满意。正好当时有阿姨的朋友在做留学相关的工作,咨询了一下觉得来日本读大学也挺好的,于是就来了。
最开始对日本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在决定来日之后才开始在国内简单的学习了一下日语。所以当时先是读了语言学校,然后考到了中央大学。
你觉得从零基础日语到直接就读日本本科之间,学习的难度大吗?
我是2018年4月来的日本,当时刚来就报了7月的JLPT N2的考试。虽然别人都跟我说以我的基础肯定很难合格,但我在那三个月非常的努力,结果合格了N2。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刚开始还是经常容易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尤其是很多文法的部分,需要根据PPT来猜老师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
JLPT考试本身也并不代表了真实的日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所以真的需要额外多去跟日本人交流,而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日语。中央大学从大一开始就有必修的日语课程,所以从时间来说大概1学期就可以适应了,但还是需要持续性的日语学习,才可以真正的更好理解学术的内容。
那你觉得对于零基础想要来日的同学们,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比较好?
首先,我认为在知识部分已经在国内有一定的基础的话,来日本考学一定不会考到一个很差的学校。尤其是物理、化学、数学这三科,只要基础好,基本问题不大。
但是来了日本以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安排有规划和自觉性。因为不像在国内的高中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教室里有老师盯着。在日本相对来说课时比较自由,更多还是要靠自觉和自我努力,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且对自己有要求。
所以即使是在国内考完大学,还想要来日本考大学也是完全可行的!那这次考大学院是为什么选择了行知呢?
我考学部的时候的塾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且没有能够指导我这个专业的老师,所以我就了解了更多大塾,前前后后对比了五六所。
一开始抱着“大部分人的选择应该不会出错”的态度来咨询了行知,对接的杨老师十分负责,高效率的帮我找好了对应的专业老师试听。在对比过程中,我发现不是每个大塾都提供试听课,但行知很快就可以提供试听,而且效果也非常的满意。之后老师对我的考学计划通过PPT做好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并且对应找好了各个档次大学的报考要求,我感觉到了老师的用心和负责。
在对比了之后,行知这边的老师是让我感觉最好的,而且整体体验下来,行知规模大,是一个经验很丰富的塾,教资也都有保障。加上行知对于学生的福利也非常好,线下一对一的教室都配有小黑板、空调、换气机,让我觉得上课环境很不错,综合考虑下来选择了行知。
那在这次考学的过程中,行知是如何帮到你的呀?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决定考大学院的。最开始我对整个考学进程是比较迷茫的,尤其是对于怎么考学,怎么定教授和课题非常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筛选大学和专业。
行知的老师分别给我列举出了适合我专攻的名校介绍和校内考内容,让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目标院校的筛选。进入到了专业知识部分讲解,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让我对重点知识点加深印象。其次,老师针对我薄弱的点强加训练,比如我的写作的框架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快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解决,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在考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备考方法~
我认为要准备东工夏季的大学院入试的话,1月份就要开始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书。所以在这之前得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2月之前考出英语成绩,最迟3月份就联系教授,带着自己完整的研究计划书和英语成绩跟教授面谈,会给教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给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在后面的入试中大大加分。
我本来的目标院校是东大和东工,最开始也是想以大学研究的课题来继续大学院的学习。所以我一开始完全没考虑Plan B,没有去研究自己原有的课题在大学院是否有适配的老师,以及自己课题的未来发展,所以我先按照大学的课题写了一份研究计划书。由于第一次写,花了很长时间,写的也不是特别好。然后用这个计划书联系了一位东大的教授,结果教授并没有回信。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方向性。于是决定在本科研究的基础上,换一个研究方向。然后拿着新的研究计划书联系了东工的教授和东大另外一位新方向相关的教授。
中途突然换研究方向会不会有点赶呀?
我本科的这个专业其实是一个文理结合的专业,学习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力学、自然环境、生物统计学等等不同的分类。而我自己的专攻选的景观环境,也是偏文一点的专业。我这次东工大学院的融合理工学系其实跟本科的这个专业有点类似,也是文理兼容。我选择的教授也是偏文一点,主要以再生能源相关的课题为主。
虽然本科的专业看起来学的杂七杂八,没有很精。但其实实际收获还是蛮不错的。课程设计不是很着重在技术,而是对现代社会有更多的认知,让自己可以发现感兴趣的课题,并且培养解决课题的能力。考虑到再生能源本身也更利于就业,所以大学院相当于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方向,也通过这次机会找到了更符合自己的期望的研究课题和领域。
那后来联系的两位教授有回吗?
东工的这位教授很顺利的就跟我约了面谈,在面谈中我们聊的非常好。他当时非常直接的告诉我喜欢我的计划书的哪个部分,而且还鼓励我出愿,并且告知我出愿时的注意点,甚至推荐了我两本书告诉我面试时的问题会从这两本书里出。所以我在聊完东工的教授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这位教授人非常好,而且跟我也很聊得来。
而另一位东大的老师是告诉我他有一个出愿说明会,会后可以聊一聊,所以我也去了说明会。但在聊天过程中,很明显感觉到东大这位老师风格可能跟我不算特别匹配,想到就算合格了,可能以后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也不会那么开心。所以我在东工合格之后,权衡了对教授的考量后,就没有再参加东大的入试了。
个人认为与教授面谈真的非常重要,碰到心仪的教授会让你整个考学过程很顺利,相信对日后大学院的生活和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那实际上教授真的问了推荐书目里的问题吗哈哈哈?
是的!除了一些基础的必备问题,比如为什么考大学院,计划书等问题以外的专业知识有关问题都是从教授推荐的书目里出的内容。
我本来没想过可以直接合格A日程。东工夏季入试是6月份出愿,7月份出A日程和B日程的结果,A日程只有面试(含口头试问),B日程有笔试+面试。在这之前我都是以B日程为要求天天刷笔试相关的题。结果出来后我通过了A日程,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复习老师推荐的两本书,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后成功合格了A日程。如果A日程没有合格的话因为也可以参加B日程的面试,所以建议大家都以B日程为要求,要刷校内考的题。
教授推荐书目
看来提前面谈到互相满意的教授真的是太好了!
是的,我认为事前联系教授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判断自己是否有机会合格,第二个是可以考察自己和教授的匹配度。
总的来说,考大学院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考学规划,尽量参考多个大学的报考要求最后决定要参考的大学院,尤其是参考校内考,有些大学是考专业知识,有些大学是考数学小论文,考虑到时间成本,找到有类似校内考的大学进行报考会事半功倍。
最后,希望每一位后辈都能有条理的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规划好考学路线,期待在东工大与你们相见!
感谢李学姐的干货分享!期待之后有更多的后辈可以参考学姐的经验,遇到自己心仪的教授,合格自己志愿的大学~!
融合理工学系では、複数の学問分野を横断し、かつ産業界や地域コミュニティなど学術以外の人々と協働して研究を行う「超学際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という新しい教育研究方法論の確立を目指しています。地球環境も人間の世界もかつてないスピードで変化している今、既存の学術の境界を超えたこの方法論は、これからの世界の問題解決に有効であろうと私たちは考えています。積極的に自らの学びをデザインし、未知の問題に果敢に挑戦する高い志を持つ皆さんを歓迎します。
融合理工学系致力于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称为“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这一方法论旨在跨越多个学术领域,并与产业界、地方社区等学术以外的群体合作开展研究。在当今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这种跨越传统学术边界的方法对解决未来的全球问题将是有效的。我们欢迎那些积极设计自己的学习路径,勇敢应对未知挑战,怀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