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埇桥区:秸秆变饲料 种养双增效

政务   2024-10-17 16:11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在收获玉米、大豆的同时,埇桥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利用“点草成金”。在永安镇,普通秸秆变废为宝,秸秆变“肉”工程既解决了传统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有效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助力村民做大“牛文章”。

走进安徽牧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牛舍里散发着天然饲草的清香,牛群正悠闲地享受着“美食”。

“这可不是普通的饲料,是专门配制的‘秸秆定制餐’。”安徽牧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明向记者介绍,“秸秆经过揉丝、除尘后,依据牛羊生长所需的营养日粮,配备青贮、精料,再经过TMR拌料机混合,便制成了‘定制餐’,不仅营养丰富还受牛羊喜爱。”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公司负责人刘明在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饲料配方、精细化的饲养密度管理以及采用前沿的饲养技术,再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实现了肉牛养殖的规模化与科学化。这样做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养殖效率,还显著提高了肉牛的存活率,走出了一条肉牛养殖与农作物秸秆循环使用的创新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今年我们收集附近村民的小麦秸秆七千多吨、青贮饲料一万七千多吨,经过专业打包团队打包,然后再由离田车队运输到我们草场里储存。”刘明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养牛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牛粪也没有造成污染,刘明笑着告诉记者:“日常养殖产生的大量牛粪也没有浪费,牛粪经过发酵,然后作为有机肥料还田。”粪肥还田不仅避免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埇桥区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总量大,“秸秆变肉”实现了“秸秆制草—草变肉—粪肥还田”的良性循环,不仅拓宽了饲料资源,也实现了种植业副产物变废为宝高效利用。
安徽牧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是全区秸秆变“肉”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埇桥区始终秉持“高产、优质、安全、绿色”的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农民通过秸秆变“肉”发展养牛业。截至九月底,全区有肉牛养殖场714家,出栏量50头以上的171家,饲养肉牛44000余头,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周胜权 张亮)

版权声明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叶明璐

一审:武银凤

二审:张华夏

三审:董   华

投稿邮箱:yongqiaonews@163.com

所投稿件需为原创稿件。要求图片清晰、文章逻辑清晰。

所投稿件需详细标注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宿州埇桥发布”微信

“看埇桥”APP

“宿州埇桥发布”微博

“宿州埇桥发布”视频号

NEWS


宿州埇桥发布
埇桥是中国孝贤之乡、书法之乡、曲艺之乡、烧鸡之乡。运河名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宿州埇桥发布”传递权威资讯,提供民生服务,推介埇桥特色,展示埇桥魅力,真诚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